模拟试题
1、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6分)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_______,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hào)______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lì)______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xiè)_______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①内(hán)_______②(hào)_________然正气 ③激(lì)________④不(xiè)______奋斗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B.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C.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D.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2、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从何得来?
②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文化和科技教育融合的影子。
④科学还是一种文化,科学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先进文化。
⑤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他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
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A. ①②④⑤③ B. ②①④⑤③ C. ①④②③⑤ D. ②④①③⑤3、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荆门市博物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B、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荆门市的全体初中生。
C、荆门市“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D、由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使中国动漫电影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4、名著阅读(4分)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获得前行的力量,助我们登高行远。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可以获得理想的力量成为厄运打不倒的人;从《西游记》中,可以获得初心的力量,成功捧得人生真经;从《简·爱》中可以获得敢于追求的力量,成为一个人格的人……请结合的具体内容谈谈阅读《艾青诗选》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又给了你怎样的帮助?
5、古诗文默写(8分)
(1)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远大的志向和夺取胜利的信心。
(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朝暮之景;也可以沉醉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光湖色之中。6、如图是漫画《瞄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寓意?(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共15分)
修鞋匠雪樱
①小区对面的空地上,有一个修鞋摊。修鞋阿姨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他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很多时候,人们不修鞋,每天过来坐一会儿,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拉家常,心里也欢喜。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沸,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筒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又说,“你没问题。”旁边的人跟着翻译。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此时,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助教。接过崭新、锃亮
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处有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儿子从回来探亲了。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我不禁对阿姨刮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毕业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着心里不慌张。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她缓缓地说道。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⑧《红楼梦》里曾写到晴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晴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由此,我对修鞋匠人更加敬畏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根据选文③—⑦段内容,梳理故事情节。(4分)老修鞋匠拒绝修没有把握修好的鞋,在外教信任下接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姨继承父亲衣钵,判断出“我”母亲的鞋是出厂残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
9、分析选文第③段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10、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共14分)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①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②奋斗能请写壮丽的青春之歌。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责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运动以未的100多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广大青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广大青年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建功立业:为了让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广大青年开拓进取,勇做改革弄潮儿,用青春激荡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的青春之歌。
③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逆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深受感动。我国冰雪健儿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向
上的中国青年形象。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说:“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感到十分幸运,我要努力为中国冰雪运动添彩,为祖国贡献青春和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责任,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④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这个伟大时代为每个青年提供了实现青春梦想、创造人生辉煌的机遇。青年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更加自觉地肩负时代使命,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彰显当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传达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用激扬青春梦,点染生命的底色。
⑤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全力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成绩,让人生在实现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判断两个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分别阐述理由。(4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关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她说:“我委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材料二: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
1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14、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奋发向上,做有为青年。(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18小题,共11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1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树林阴翳
翳:______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_____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17、“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甲】文结尾运用设问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作者______之情。(1分)
18、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甲】【乙】两文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
(二)阅读古诗,完成19—20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说明。(2分)
20、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2分)
四、写作。(满分50分)21、按要求完成作文。
“喝彩”是动词,在字典里被解释为“大声叫好”。在生活中,“喝彩”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阵掌声……总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地方让你忍不住为之喝彩,在你生命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请以“这一次,我为____________ 喝彩”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结合对上面文字的理解,选取真实的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卷答案
一、1、(1)(4分)①涵 ②浩 ③励 ④懈 (2)(2分)D 2、(2分)D 3、(2分)A
(4分)示例:读《艾青诗选》我获得了光明的力量。《光的赞歌》(作品名1分)赞美了光的神奇,它驱逐黑暗,带来社会文明(作品内容1分)。我也愿意手握《火把》,心向太阳(结合自身2分)。
5、(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6、(1)示例:图中有一高耸云端的支架,一个人和一头鹿分别位于支架的两端(1分),那个人正举瞄准鹿,准备射击(1分)。
(2)示例:人类和野生动物要友好相处,如果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能答出“人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1分,“最终会损害人类”1分的答案即可)
2、(一)7、(1)老修鞋匠将鞋修得焕然一新(1分),拒绝多收费用。(1分) (2) 阿姨坚持出摊(1分),修鞋不涨价(1分)。
8、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至少答出2个,即得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修鞋匠解释自己拒绝接单原因时的急切(认真)(1分),表现了他的诚信(或质朴、不贪财也可)(1分)。
9、描写了阳光从树梢洒落的静谧美好的景象(1分),烘托了人们看到眼前温馨的一幕而感到
温暖的心理(1分),为下文鞋子被修好做铺垫(或者暗示了下文鞋子被修好的情节)(1分)。
10、由《红楼梦》里晴雯抱病补裘的情节,写到日常生活中的修补(1分),表达了“我”对修鞋匠人的赞美(1分),修鞋匠不仅修补出了美好生活,更丰盈了我们的内心世界(1分)。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或深化主旨)(1分)。
(二)11、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2分)
12、(4分)(1)材料一可以作为论据,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为脱贫事业做出贡献,能够展现青年人的青春姿态和青春梦想,材料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判断1分,内容分析1分)(2)材料二不可以作为论据,卢永根设立基金、捐献遗体,体现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材料不能为中心论点服务。
(判断1分,内容分析1分)
13、(5分) 由他的话开篇并引出中心论点(1分)。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奋斗能谱写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青春梦想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最后总结,发出号召:青年人要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砥砺奋进(1分)。
14、(3分)示例:由本文内容可知,每个青年人都应当把握自己的青春,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随时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让青春散发光芒。(能结合实际,并符合题意即可)
三、15、 (2分)(1)遮盖 (2)以……为乐
16、(4分)(1)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 17、(1分)自豪、自得、自许
18、(共4分)甲文以民为本思想体现在与滁州百姓同游;与宾客同宴、同乐、同醉(1分);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与民同乐(1分)。乙文中姜太公认为要给百姓利益、让百姓成功、让百姓活下去、给予百姓快乐(1分),治国者对待百姓要像父母对待孩子、兄长爱护兄弟一样,对百姓遭遇感同身受(1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甲文乙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各2分)。
1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1分)。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怀念好友。 “烂柯人”指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王质观棋),棋局终了,手中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已过百年(1分)。
20、示例一:我认为诗中有被贬的苦闷之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点明了被贬谪的时间之长、地点之偏远,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抑郁。
示例二:我认为诗中没有被贬的苦闷之情,诗中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