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正式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⑴ 明确施工目标
根据业主全线创优规划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施工质量、安全、工期、环保及水土保持、文明、成本控制等各项工程管理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保证体系,制定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⑵ 制定管理方案
从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项目法特点的施工管理流程和程序,明确施工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管理方案,确保对工程管理的有效控制。
⑶ 建立保障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期、质量、进度计划,建立健全工期、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编制项目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同时,根据施工特点制定各种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⑷ 抓好进度落实
根据总工期和阶段性工期目标,编制详细的工程总体网络计划和年、月、周进度计划,对工程进行计划管理。施工中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展开流水作业,相互协调配合,对照施工中发生的变化及时修改计划,每周一总结,提出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确保每月、季度工期的实现。同时加大关键线路项目的资源投入,以确保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
⑸ 加强调度管理
成立施工现场调度中心对施工加强指挥与协调,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按时召开调度交班会,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劳力、设备和器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抓施工的正规作业、标准化施工,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指导正确的施工方法来保证施工进度。
⑹ 组织技术攻关
作好施工中的技术保证工作,接到设计资料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并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抓紧时间进行技术交底。设立技术攻关组,对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测试工作,杜绝发生技术性失误;积极推广应用“四新”和开展“五小”革新工作,不断改进施工作业工艺,提高工效。做好施工阶段的文件资料管理,为竣工验收提供完备的内业资料。
⑺ 强化安质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根据质量目标编写详细的质量计划,对各施工环节及每道工序的进行质量监控,杜绝返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现场安全和施工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⑻ 设备材料保障
在施工中科学地组织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和流水作业,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作好设备的用、保、修工作,组织好设备配件的采购、供应,配足常用易损配件,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按施工计划做好材料供应,所有施工材料满足需要,并根据工程的进度提前运到
施工现场,并保有一定的储备量。
⑼ 协调交叉作业
施工中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全方位协调路基、桥梁、隧道、线路、铺架、站场等各工序的循环作业和交叉干扰,强化计划管理、网络管理、目标管理和成本管理。
⑽ 加强资金管理
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和调度,工地设专用帐号专款专用,前期工作可动用本企业自有资金,施工中加强资金管理和资金调度,确保重点工程的资金使用。
⑾ 落实责任管理
开展责任目标管理,将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环保等责任目标层层分解,由施工队落实,责任到人。搞好经济承包,奖惩兑现,提高全体参建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
⑿ 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外部协调,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一是主动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建立良好关系,通力合作,主动认真接受监督指导;二是在业主单位的指导下与相邻标段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施工中密切配合保证施工高效率进行;三是与当地政府及沿线群众建立融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减少干扰,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