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第16课《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污sè( ) sǒngyǒng( ) bì女( ) quán伏( ) chéng戒( ) chàng然( ) zǔ骂( ) 红líng( ) 2.【课文梳理】学生朗读,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 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感情变化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3、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1、2只猫?
4、你读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
◆满招损,谦受益。
答案:
1、污涩 怂恿 婢女 蜷伏 惩戒 怅然 诅骂 红绫 2、答案、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 特点 (外型、性情) 可爱活泼有趣 猫的归宿 对猫的情感变化 蕴涵思想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不能臆断 第一只 要来 病死 喜欢忧郁酸辛 第二只 第三只 要来 收留 可爱活泼有趣 懒惰,不活泼 走失 受冤死 更喜欢担心怅然 不喜欢憎恨后悔 3、第3只猫,揭示文章中心,写第1、2只猫是为了突出第3只猫,与它对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