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练习】
s=txt>生字锤炼。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各( )各( ) ( )有( )有郁郁( )( ) 清澈( )( ) 湛蓝( )( ) 清新( )( )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_____,
村前河水_____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
2、谁家想________,谁家想________,就_____________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一棵____下来。
3、一年年,__________,山坡上的树木不断________,裸露的土地不断________??
4、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覆盖()减少( )一无所有( )存在()
(2)照样子,我能再写几个。
一年年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各式各样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请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排比句。
(4)我从两个“谁家”体会到小村庄的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等几个词语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砍树很随便。
(5)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小村庄里的人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出现——() 增加——()缩小——()
2、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2分)
4、“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5、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文中省略号表示。
6、用曲线画出表示“雨水奇多”的句子。
7、你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段?
8、你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吧。
答案
生字锤炼。
山谷 森林 湛蓝 甜润 盖房
裸露 扩大 工具 家具 锋利
黎明 洪水 喘气儿 郁郁葱葱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式 样 应 尽 葱葱
见底 深远 甜润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2、盖房 造犁 拎起斧头 砍
3、一代代 减少 扩大
4、(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裸露 扩大 应有尽有 消失
(2)照样子,我能再写几个。
一天天 一粒粒 一朵朵
各行各业 各门各户 各就各位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4)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拎 、
一棵棵
(5)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这就是你们乱砍乱伐的后果,只是贪图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
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失 减少 扩大
2、一年年 家家户户 一滴滴 明明白白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4、拟人 大雨一直下个不停
5、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6、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7、一切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所有物品,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都被洪水冲走了,这就是乱砍乱伐的后果。
8、这就是你们乱砍乱伐的后果,只是贪图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
【篇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练习与答案】
环境恶劣 。 3.冒充。 ◎不法小商贩用党参假冒人参。 ( )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 ) ◎居民们冒着春寒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 ) ◎大量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庄( ) 斧( ) 减( ) 犁( ) 压( ) 爷( ) 喊( ) 梨( ) 锋( ) 断( ) 扩( ) 消( ) 峰( ) 继( ) 矿( ) 削(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少mdash;mdash;( ) 消失mdash;mdash;( ) 扩大mdash;mdash;( ) 黎明mdash;mdash;( ) 四、阅读课文,填写不同的叠词。 一( ) 一( ) 一( ) 一( ) 五、将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 美丽的 家具 裸露的 小村庄 咆哮的 土地 大量的 洪水 锋利的 树木
各种各样的 斧头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序号上打radic;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1.小村庄的人们很勤劳。 ( )
2.洪水威力大,连小村庄都冲走了。( )
3.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乱砍乱伐,破坏了生态平衡,终于造成水土流失,招来洪水,毁灭了家园。( )
七、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mdash;mdash;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的斧头。
1.喘气通常是写人的,而这里说大雨没喘气儿这是( )的写法。
2.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什么都没有了mdash;mdash;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全段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请抄录下来。
2.这段话用了什么写法?
3.接原文连线。
头上的羽毛像 赤褐色 外衣
背上的羽毛像 橄榄色 头巾
腹部的羽毛像 浅绿色 衬衫
答案:
一、冒充 往上升 不顾环境恶劣 往上升
二、
庄(村庄) 斧(斧头) 减(减少) 犁(拉犁)
压(压力) 爷(爷爷) 喊(喊叫) 梨(鸭梨)
锋(锋利) 断(间断) 扩(扩大) 消(消失)
峰(顶峰) 继(继续) 矿(煤矿) 削(削皮)
三、
减少mdash;mdash;(增多) 消失mdash;mdash;(显现)
扩大mdash;mdash;(缩小) 黎明mdash;mdash;(黄昏)
四、一(年年);一(代代);一(栋栋);一(棵棵)
五、美丽的小村庄
裸露的土地
咆哮的洪水
大量的树木
锋利的斧头
各种各样的家具
六、3
七、1、拟人
2、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用斧头砍来的树木制成的犁、家具、工具、房子以及烧柴等生活中的一切。句子的含义:小村庄的人们不注意保护树木,任意地乱砍乱伐,村庄的土地没有了树木的保护,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了。
八、1、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2、用了总分的写法,在分述部分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篇三:三年级下册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t>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认、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 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带给环境的破坏并该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知道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 体会文中意味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1. 体会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2. 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教学准备:
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
教学过程:(讲读法)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生字词学习。(10分钟)
由文中第一句话“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中的“早先”“有过”两词入手,引起学生好奇,为什么是“早先,有过”?那现在还有没有?(引导学生从“有过”发现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已经没有了) 师: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师:同学们请默读课文,并且,在默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本课的
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文章共五个自然段。
生字词:森(森林)(森严) 郁(郁郁葱葱)(郁闷) 葱(大葱)(葱翠) 湛(湛蓝)(精湛)
盖(盖房)(井盖) 犁(耕犁)(犁地)砍(砍树)(砍伐) 裸(裸露)(赤裸裸)
扩(扩大)(扩张) 栋(栋梁)(一栋)柴(柴火)(干柴) 喘(喘气)(喘息) 黎(黎明)(黎民)
森:上下结构 葱:上中下结构
师:同学们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遍生字,并读出声音,组词。
2.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0分钟)
师:老师一上课就跟大家讨论过,小村庄是否还存在,同学们通过“有过”一词发现小村庄不存在了,那么请同学们阅读一遍文章,来确定一下小村庄是不是真的不见了,那又是为什么不见了?
读完文章,请学生回答问题: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小村庄原来是很美丽的,但是,村里人有了斧子,开始砍树,山坡上渐渐出现了裸露的土地,慢慢的,树木越来越少,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树木变成了家具,
工具,柴火。后来下了一场很大的雨,雨到第六天才停,小村庄却被洪水卷走了。那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话,分出本文的意义段,分好之后,四人讨论一下,将你们的分段方法综合出来,告诉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
3. 分出意义段,总结段落大意,并详细学习一二三自然段。(20分钟)
分段:
①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小村庄以前美丽的样子)、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段(人们有了斧子开始破坏树木导致被洪水冲走)、五自然段为最后一段(寓意深刻的总结)
②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小村庄以前美丽的样子)、二三自然段为第二段(人们有了斧子开始破坏树木)、四自然段为第三段(小村庄被雨水冲走)、五自然段为最后一段(寓意深刻的总结)
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师:大家的分法都是正确的,因为都有你们各自的道理。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仔细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将第一段读一遍。
第一段词语解析: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山 清澈见底:湖水或海水很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底。水 湛蓝深远: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深刻而长远;形容天非常蓝。 天
清新甜润:清爽而新鲜、美好圆润,美好润泽。在这里形容空气很好。 空气
师:我们从这段可以看出小山村以前的山是(引导学生回答郁郁葱葱),水是(清澈见底),天空是(湛蓝深远),空气是(清新甜润)。小山村是非常(美丽)的!但是后来小山村却失去
了她的美丽,我们来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失去的。请大家读一遍第二、第三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
第二、三段词语解析:锋利:指锋刃尖而快。
造犁: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
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
播种做好准备。
裸露:没有遮盖或遮蔽。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师:我们再来快速默读一遍这两段,读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小村庄树木被砍的罪魁祸首是谁?树木被砍 之后都变成了什么?
师:谁来给我们说一下树木被砍罪魁祸首是谁?(斧子、村里的人们。是人们用斧子砍伐树木。)那么树木被 砍之后都变成了什么?(房子,工具,家具、柴火:从哪里看出被当成柴火?)
师:那么,树被砍之后,直接导致了什么? (裸露的土地)
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想造犁,就去山上砍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树木越来越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被当成取暖做饭的柴火烧了。同学们,村里的人们将树木
砍光,山坡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而且越来越大。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地理知识,请大家想想山坡没有树木,全是贫瘠的土地,会发生什么?
树木的作用: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和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l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 0.73吨氧气。
树木是粉尘过滤器。当含尘量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粉尘会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树木的表皮长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出油脂,它们能把粉尘粘在身上,从而使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
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茵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
树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 师:树木没有了,空气会变差,粉尘会增多,那我们在第一段所看到的景色还会存在吗?我们想象一下,再来做一个填空:小村庄的树木没有了,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天空失去的原来的蓝色变得(灰蒙蒙的),空气中充满了(灰尘)。 师:同学们,没有了树木,最重要的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第四段,想一想小村庄为什么会被冲走?我们下节课请同学们来回答,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1. 问题导入新课,学习第四自然段。(8分钟) 师:请同学们默读一遍第四自然段,告诉
老师发生了什么?(在一个雨水奇多的月份,大雨下了五天五夜, 把小村庄冲走了) 师:还记得老师上节课提的问题吗?就是,没有了树木,最重要的是什么?请结合第四段,想一想小村庄为 什么会被冲走?大家有答案了吗?(土地流失,没有了树木,土地就变得松弛,经不起雨水冲刷。)
树木就像一只大手,牢牢抓着土地,一排排的树木就像一张大网,把土地固定在一个位置,但是,当树木渐渐消失时,这一张大网也就不见了,所以土地变得松散,被雨水一冲,就全部冲走了。我们的黄河也是这样,由于沿河岸的土地树木被人们砍光,经不起河水的冲刷,掉落到河水中,黄河的泥沙量也就越来越大。导致这些的就是人们一直在砍伐树木。
第四段词语解析:没喘气:没换气,没休息。在这里指雨水一直在下,形容雨水很多。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咆哮: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在这里形容水
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2. 学习第五自然段。(5分钟)
师:请同学们反复读第五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一切”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这里的什么指所有的一切。所有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一切:房 子、家具、工具、柴禾,甚至因树木森林得以一代代存活的生命!“一切”“什么”突出乱砍滥伐树木所引发的惨重后果,同时也衬托出灾害的无情——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3. 分析文章。(15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文中的小村庄,村里的人们,斧头,雨水当做另一种事物,就是把他们比做别的事物。我先来起个头,我把小村庄比作我们的地球。
村里的人们——地球上生活的人类;
斧头——人类发明的砍伐工具,以及一切会破坏环境的工具,例如:汽车,电器。
雨水——大自然的惩罚。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文中的几句话。老师念出来,你们从文中画出来。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数目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请同学们将我们刚才的比喻放在这几句话中。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以前,我们的地球是很美丽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砍伐工具和伤害环境的工具。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一年年,一代代,地球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不断怎样,人类靠着这些工具,日子过得还不错。(日子是真不错吗?不,是人类自以为不错,看到了发生的变化,却无动于衷。)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可是,我们的地球却从此消失。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工具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工具。 师:同学们,我们的地球以前美丽吗? 但是自从人类开始砍树呢? 现在我们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地球会像文中的小村庄一样消失吗?(不会,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反省自己的作为,开始保护环境了,我们不能像村中的人们一样,自以为过得很好。我们不能让地球消失,不能任由人类破坏环境,因为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终会被——雨水冲走,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 引出环境保护的话题。(12分钟)
出示环境恶化的图片或引出话题
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环境,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人们你会怎么做,你会对那里的人们说些什么?
先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5. 总结,布置作业,下课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早先 一、(1):以前美丽
(2、3) : 斧子破坏树木
三、(5):什么都没有了
(画图,抓住大地的树木)小山村——地球
“什么”“一切” 村里的人们——地球上生活的人类;
斧头——砍伐工具
雨水——大自然的惩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