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南古建筑藻井探析

湘南古建筑藻井探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19卷 第2期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Vol. 19 No.2 2010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un. 2010

湘南古建筑藻井探析

周 超,黄春华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摘 要:湘南民居中的建筑装饰纹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湘南古代人民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1个载体.藻井则是湘南民居中1个重要的装饰构件,从藻井的“形”和“意”2个方面入手,探讨出藻井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特色的构件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九九归一的人生观、外刚内柔的处世观以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

关键词:藻井;湘南;九格;植物;中圆四方

中图分类号:TU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04(2010)02–0038–03

An Analysis of Old Buildings Patio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Hunan

ZHOU Chao, HUANG Chun-hua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Abstract: Decoration and ornamentation are important in dwelling at southern part of Hunan, which also represent the folk culture in ancient southern part of Hunan. The patio is an important decorative component in southern Hunan house. It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most distinctive elements of ancient buildings. The patio, to an extent, reflects the local people’s concept on life, just a soft outer view with a strong inner mind, as well as hierarchy concept.

Key words: patio; southern part of Hunan; nine Georgia; plants; round the middle of four sides square

1 藻井的背景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宫殿或厅堂中的1种天花装饰形式.藻井又称天井、绮井、圜泉、云井、斗四、斗八、龙井、方井等.《营造法式》[1]中藻井属于小木作,且分为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全国各地,藻井的形制多种多样,并且藻井的装饰还和建筑的功能密切相关.

早在西汉时期,张衡所著的《西经赋》就有关于藻井最早的记载:“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饰以莲茎,缀其根于茎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1]”这就是说,藻井一般位于1幢房子的中心位置,比如民宅中的厅堂,宫殿中的大殿等,木材相互交错形成井字形,并在中间画出藻类植物纹饰加以点缀,在周边画上莲茎.

全木结构的古代藻井,如今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是辽代的作品,为河北冀县都乐寺观音阁的藻井和山西应县木塔内的藻井[2].这2处藻井还保存完好,其中河北冀县都乐寺观音阁的藻井更是别具特色,层层相叠,4个圆井里套着1个方井,

形制如同伞状,上面的装饰也很精致.

从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以及最早的实物中,我们可以得出,西汉和辽都不是藻井的最初时代,早在这之前,我们的藻井已经发展起来了.藻井起源于古代穴居顶上的通风采光口,因其位于穴顶,古人称之为“室中”,简称“中”(徐《读书杂释》:唐宋以后皆作溜).《释名·释宫室》说:“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曰中.古者复穴,后室之当今之栋下,直(值)室之中.古者(流).下之处也”.古人从穴居过渡到地面盖房,有的房屋仍然保留“中”,是古人祭拜的对象.《礼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候祭社稷,大夫祭五祀”.《论衡·祭意》:“礼,王者祭天地,诸候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士、庶人祭其先.……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之功……”5祀之中,中为人所托处,大多见于尊贵的建筑,故最重要[3].

藻井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生活需要的影响,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还只是希望建筑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因此,藻井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一个向上凹进的形制;但随着经济的

收稿日期:2010-04-10

作者简介:周超(1987-),女,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第19卷

周 超等:湘南古建筑藻井探析

39

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不仅仅需要其实用上的功能,更需要其在美观上的功能,各种各样的构件、装饰纹饰开始应运而生.

2 藻井的组成

藻井根据构成的元素,可以分为井底、井身以及井顶,各个要素之间相互映衬,相互融合,共同组成1个完整的构件.《营造法式》中,斗八藻井在制作中可分为以下几个部件:方井、 槽版、八角井、随 方、压厦版、斗八、阳马以及背版.凡藻井,施之于殿内照壁屏风之前.或殿身内、前门之前、平基之内.小斗八藻井则由:八角井、 槽版、随 方、普拍方、阳马以及背版组成.凡小藻井,施之于殿宇副阶之内,其腰内所用贴络门窗,钩阑(钩阑上施雁翅版),其大小广厚,并随搞下量宜用之[1].

湘南古建筑中的藻井,有其独特之处,在藻井顶部的装饰中以九格分割为主要形制,以植物为主要的装饰纹饰,而采用的中圆四方、中空外实的构成形式是为了藻井整体构图上形成主次分明的效果.在藻井的井身处通常采用把4边的长方形木板也分为3段,即中间比两边大1倍;也由采用弧形的美人靠的形制.

藻井主要包括了其九格分割、植物为主要纹饰以及中圆四方、中空外实的形式,这些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湘南古代人民的思想,对研究湘南古建筑的特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的视觉第一时间停留在风格之中,而有些工匠为了更加凸显其中心地位,不惜把方格的面积进行重新分配,方格的面积是其上下左右4个方格的2倍,而上下左右的4个方格有是斜角上4个方格的2倍,在整个构件中,形成了中心突出的样式.

2.1.2 中圆四方,中空外实(见图2)

图2 藻井 中空外实

藻井的特点还有就是中圆四方,中间的植物纹饰形成圆形,且镂空,形成1个视觉中心点;四周的纹饰都处于1个方格之中,实板为底,形成了1个辅助的元素.总体上是为了凸显中心的重要性和让人时常将视线停留在此.圆形还有象征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的内涵在其中.并且中间镂空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室内在夏天提供了凉爽的保障,因为在镂空处可以形成一个风拔的效益,让室内的闷热空气通过气压差排除室内.

2.1 造型方式

2.1.1 九格分割(见图1)

2.2 装饰纹样

纵观所有的藻井,从组成的形式上看,藻井的纹饰工整统一,主次有序,方井内由的植物纹饰,四周的动物纹饰以及斜角上的莲花纹饰组成,植物为其主要的装饰(见图3).究其原因,

图1 藻井 九格

纵观藻井的形状,顶部形状接近正方形.《鲁

灵光殿赋》:“圜渊方井,反植荷蕖.”内部装饰的纹饰基本呈对称形式布置,藻井中线均匀分割,各个结构线交接之处形成了藻井的中心点,横竖 各2条即4条结构线把藻井分成了8块,而方井为九格宫的中心地带,并且形成了1个的纹饰;四周的8个纹饰成为其辅助部分,让人

图3 藻井 植物为主要纹饰

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略知一二.《风俗通义》:“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 . ,水物也,所以厌火.”沈约《宋书》:“殿屋之为圜泉方井兼荷华者,以厌火祥[1].”植物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是为了厌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可是,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古代人

40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民的美好愿望而已.

3 藻井的意

3.1 九九归一的人生观

九九归一说明事物的发展有两面性,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带来另一个方面的影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由其两面性,没有一个事物是全利无弊,也没有一个事物是全弊无利的,一个事物中利弊关系是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一个人如果处于人生的低潮,不必暗自伤神,更不能一蹶不起,而应该明白事物的发展必定会带来事物的转机,一个人的低潮往往是高潮的前奏;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处于其人生的高潮,也不要洋洋自得,傲视万物,须知事物的发展,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要时时提醒自己,切莫忘记低潮的教训.

湘南地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是湘南人民对子女的教育令人赞赏.藻井之中的九格分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古代湘南人民对于子女的循循善诱,希望子女们明白事物发展的两面性,让他们能够时时刻刻谦虚谨慎,并且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3.2 外刚内柔的处世观

中圆四方的图形构成,反映了湘南人民外刚内柔的处世观.这可以从备受推崇之一的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看出,他就是湘南人,并在湘南地区为官3 a,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湘南人民的相关观念.其所著的《爱莲说》中的1段话,仍为今天的人们不断吟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也说明了湘南人民的外刚特点;另外,从门窗等饰物的精雕细琢以及对家人子女的关切上,都说明了湘南人民内柔的特点.外刚内柔,威武不屈,富贵不移,这一切均是湘南人们地处恶劣的山区环境之中,和环境相互抗衡,相互和谐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独特性格以及处世观.

3.3 尊卑有序的等级观

从图形面积的排布上,我们可以看处,其中间大,四周小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湘南

人们潜意识中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湘南古建筑群一般是1个姓氏大家族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每个古建筑群中都1个宗祠,陈列列祖列宗.

不管是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都反映了古时候人们森严的等级观念.湘南虽然地处山区,但是还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儒学的深刻影响,在建筑选址,建筑形制乃至建筑构件上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中的尊卑有序的等级观.

4 结语

湘南民居的建筑构件藻井的纹饰以及形式是湘南人们思维意识的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湘南人们九九归一的人生观、外刚内柔的处世观以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他们借助于一些现实中的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以及意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湘南民居中的藻井装饰纹饰是湘南古代人民思维意识的具体呈现,是借助于藻井中的装饰纹饰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并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从这些装饰纹饰题材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吉祥符号具有共通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湘南民居的影响结果.要想了解湘南地区建筑的独特性,首先我们要先掌握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再从中发现湘南地区建筑的特点.1个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受到当时当地的政治、宗教信仰以及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所以说建筑的研究是多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1个民族创造1种建筑文化,1种建筑文化也反映了1个民族,如何让我们的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构件装饰继续大放异彩,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诫. 营造法式[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藏游天下. 隆福寺藻井[DB/OL]. [2003-10-12]. http://www. cctv.com/geography/yishupintouzi/shuoxian/8738.html.

[3]吴卫光. 中国古建筑的天花-藻井技术与艺术[J]. 美术学报, 2003(2): 10.

(责任编校:陈健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