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A)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B)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A)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B)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A)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B)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四) 织物组织的特征: (A) 针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弹性好,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有较大的透气性能,手感松软。
(B) 梭织物: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五) 织物组织的物理机械性:
(A) 针织物: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纵密、横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弹性、断裂强度、耐磨性、卷边性、厚度、脱散性、收缩性、覆盖性、体积密度。
(B) 梭织物: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
机织物的分类
1、 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种类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物。
纯纺织物——指经纬用同种纤维纯纺纱线织成的织物,此种织物的性能主要体现了纤维的特点。如纯棉织物的经纬纱都是棉纱(线)如纯棉卡其21×21/108×58,粘胶纤维织物的经纬纱都是粘胶纤维纱线。
混纺织物——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纤维混纺的纱线织成的织物,如棉麻混纺、涤棉混纺、毛涤等等,它们的最大特征是在纺纱过程中将纤维混合在一起(一般在纺纱的前道“开清棉工序”中混合纤维)。
交织织物——指经纬向使用不同纤维的纱线或长丝织成的织物,比如经向用锦纶长丝、纬向用粘胶的锦粘交织面料经向用真丝纬向用毛纱的丝毛交织物等。
2、 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长度和细度分为棉型织物、中长织物、毛型织物与长丝类织物。
棉型织物——棉纤维的长度在30毫米左右,在这个长度的纤维构成的纱线为棉型纱线(为了与棉纤维混纺,化纤要切成这个长度——棉型化纤),用这种纱线构成的织物为棉型织物
毛型织物——羊毛的长度大概在75毫米左右(不同品种相差比较大),在这个长度的纤维构成的纱线为毛型纱线(为了与毛纤维混纺,化纤要切成这个长度——毛型化纤),用这种纱线构成的织物为毛型织物。
中长型织物——介于棉型与毛型长度之间的纤维,称做中长纤维,构成的纱线叫做中长纤维纱线,用这种纱线构成的织物为中长型织物。
长丝型织物——用长丝织成的织物,如人造丝织物、涤纶丝织物。 3、按组成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分为平纹、斜纹、缎纹与其它组织。 4、按组成机织物的用途分为:服装用、家纺、产业用布等。 5、特别注意区别的几个概念: ①色织与印花染:
色织——对纱线进行染色,然后使用有色纱线进行织布,如很多衬衫面料、牛仔布等。
印染——织造后的面料进行印花染色,如很多很多的印花布,图案丰富多采。 ②混纺与交织
混纺——纺纱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纤维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混纺纱线织布;
交织——织布时经纬使用不同品种的纱线或纤维长丝(束)织成的面料。
织机的分类
织机的分类
织机的分类:
按织物纤维分类可分为棉纺织机、毛纺织机、麻袋织机、丝绸织机等。
按织造的引纬方法分类可分为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两大类。
有梭织机是采用传统的梭子(木梭或塑料梭)引纬的织机。梭子的体积大、份量重,被往来反复投射,机器振动大、噪音高、车速慢、效率低。
无梭织机的引纬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剑杆、喷射(喷气、喷水)、片梭、多梭口(多相)和编织等方式。
1、 剑杆织机:用刚性或挠性的剑杆头、带来夹持、导引纬纱。剑杆织机除了适宜织造平纹和纹路织物外,其特点是换色方便,适宜多色纬织物,适用于色织、双层绒类织物、毛圈织物和装饰织物的生产。
2、 喷气织机:用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喷气织机最大特点是车速快、劳动生产率高,适用于平纹和纹路织物、细特高密织物和批量大的织物的生产。 3、 喷水织机:利用水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水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使固定筒子上的纬纱引入梭口。喷水织机是具有速度高、单位产量高的特点,主要适用于表面光滑的疏水性长丝化纤织物的生产。
4、 片梭织机:以带夹子的小型片状梭子夹持纬纱,投射引纬。片梭织机具有引纬稳定、织物质量优,纬回丝少等优点,适用于多色纬织物、细密、厚密织物以及宽幅织物的生产。 上述四类无梭织机共同的基本特点是将纬纱卷装从梭子中分离出来,或是仅携带少量的纬纱以小而轻的引纬器代替大而重的梭子,为高速引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纬纱的供给上,又直接采用筒子卷装,通过储纬装置进入引纬机构,使织机摆脱了频繁的补纬动作。因此,采用无梭织机对于增加织物品种、调整织物结构、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织物质量、降低噪音、改善劳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无梭织机车速高,通常比有梭织机效率高4-8倍,所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无梭织机,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无梭织机的结构日臻完善,选用材料范围广泛,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加上世界科技发展,电子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逐步取代机械技术,无梭织机的制造是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和流体动力等多学科相结合,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纺织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一:经位置线及经纱张力
(一)织口位置的确定
喷气织机的织口位置受胸梁位置高低的制约,胸梁前后位置的移动量很小。上下位置用垫铁的厚薄来确定。
织口上下位置依异形筘而定。打纬时,织口过高,筘槽中心线偏上。织口过高,筘槽上唇会碰布面,使织口跳动,出现边撑疵和轧断纱。织口偏低,会使筘槽下唇碰断织口处的纬纱,严重时将使织口损伤和破裂。
织机织口位置的高低因织物的品种的不同而异
组织 津田驹机型 丰田和中纺机机型
平纹 垫4mm 垫4mm
斜纹 垫3mm 垫2mm
缎纹 垫5mm 垫4mm
(二)经纱张力的设定
经纱张力的设定以开口清晰、减少经纱断头、提高实物质量为目的。
总经根数
总经纱张力(N)= ———— *(0.8~1.2)* 9.8 英制支数
在确定经纱总张力时,还要考虑到随着卷径的减少,实际经纱张力会不足。为了使经纱张力保持一定,需进行卷径的补偿设定。(这里是指津田驹的机型)
最小卷径时的张力不足
补偿量(卷径补偿) = ——————————— 卷径为90cm时的设定值
设定范围:0〈补尝量〈100
(三):后梁高度的设定
后梁高度与胸梁相等,上下层经纱张力一致。形成梭口。喷气织机速度高,张力大,布福宽,等张力梭口的布面会出现筘路和条影。影响布面质量。
后梁高于胸梁,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形成布等张力梭口,适用于平纹织物,布面比较丰满。
后梁低于胸梁,上层经纱张力大,下层经纱张力小,也形成布等张力梭口,适用于斜纹织物,纹路清晰。
新型喷气织机的后梁除可上下移动外,还可以前后移动,以便调整梭口后部经纱长度及调整经纱对后梁的包围角。通常在织造中特纱织物时,后梁居中;织造细特高密织物时后梁向前移,有利于开清梭口;织粗特织物时向后移,以增大经纱对后梁的包围角,使张力保持均匀,织物平整挺括,但后梁向后移动太多,挡车工操作部方便。
(四):停经架位置的设定
停经装置不仅是经纱断头自停装置,而且是确定梭口后部位置的部件。停经装置向后移动,梭口
后度增加,在开口高度不变时,经纱伸长变小,但经纱间的摩擦次数增多。因此,对强力较弱、伸度较低、但上浆质量好的经纱时有利的。反之,对于强力较高、条干好的经纱,停经装置前移,梭口后度愈接近梭口前度,经纱愈不易在升降时受综眼摩擦,这将有利于减少断头,提高织机效率。
停经装置的高低要随后梁的高低而相应调整。要求停经架与经纱间有1~2mm间隙。停经架安装位置高,经纱贴紧架条,花衣不易落下,将造成断经不关车。停经架被经纱磨出沟痕后也会损伤经纱。
二:经位置线与经纬向的关系
织轴盘片幅愈接近筘幅,经向停台愈少。盘片幅过宽也会使纬停增加,因边经纱易松弛而阻挡纬纱飞行。
综框高度设定太高,辅助喷嘴射流会冲击下层经纱,使纬纱飞行受阻,纬纱头端不能准时到位而停车。
停经架和后梁设定太高,使上下层经纱张力参与过大,造成上层经纱下垂,也会引起纬停。
后梁太高会增加经纱断头,但后梁太低时经纱断头后容易互相纠缠,故要选合适的后梁高度。
三:经位置线与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经位置线对织物的幅宽、经纬压力、经纱纬纱密度等均有一些影响。喷气织机织一般平纹织物,后梁高度在标准时,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织物经纬向强力最大,抬高或降低后梁,经纬向强力会降低。
当后梁抬高或降低5mm以内时,对经纱密度影响不大。当后梁抬高超过5mm时,下层经纱张力变大,经纱对纬纱的夹持增加,纬纱密度增加,布幅变窄。在280cm幅宽的织机上制织宽幅织物时,经纱在布面的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两边大,中间小,故测量经密时应取平均值,选择点越多越准确。
制织斜纹时的后梁要低于胸梁。等高时,上层经纱张力小,易出现跳花或造成纬停。
四:经位置线与织物外观的关系
喷气织机制织一般平纹织物时易出现方眼和条影,选择适当的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的上下层经纱张力差是改善布面外观质量的必要条件。
后梁、停经架的高低位置决定着打纬时上下层经纱之间的张力差,当制织平纹织物时,如采用等张力时,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布面出现筘路、方眼织疵,如采用上下层经纱张力不等时,筘齿间的经纱有一根是较紧的,一根是较松的,交织中,由于紧层经纱迫使纬纱作较多的屈曲,从而
纬纱对松层便产生较大的压力,使松层经纱获得较大的横向移动,因而避免筘路,使布面均匀丰满。
五:织造中经向张力与生产的关系
织造中的经向张力包括卷布张力、导布张力及经纱张力。
由卷布辊的传动机构可以看到,虽然卷布辊与织机主轴同步运转,但是由于传动系统链节较多,使卷布辊并不匀速卷取。加之卷布辊和织物间的滑移因素,织物不能按要求卷紧,成形尺寸不一,严重时会出现残疵。
导布辊打滑会造成织物纬密不匀,或出云织疵布。在织造细特高密织物时,尤其应注意导布辊和卷布辊的卷绕张力。
经纱张力由上机张力和经纱因织造运动而增加的张力组成。织物形成与上机张力、打纬和开口产生的张力有密切关系。适当大的经纱张力是开清梭口、打紧纬纱的必要条件,也与织物外观、内在质量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因素。张力小,织造时打纬阻力大,经纱与钢筘综眼摩擦加剧,开口时经纱缠绞严重,易产生纬纱回折或双纬,断头增加。张力过大,经纱排列的自由横动性降低,布面也布丰满。
六:经位置线与织疵的关系
后梁、停经架过高,上层经纱张力太松,使梭口不清,易产生条花和蛛网。后梁过低易产生方眼、筘路织疵。
经位置线的配置应根据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特性忽然织机特性等而定。如原纱条干均匀,准备工序的经纱排列比较均匀,则后梁位置可稍高一些,上浆质量差。开口不清,后梁宜适当低一些。标准的上机工艺使指在符合要求、特定的条件下的所选用的参数。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根据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使有所不同的,合理的配置上机工艺决定着制织织物的质量。
七:开口时间的确定
开口时间应根据织物品种、原料、纱特、半成品质量、织机性能、织机运转速度等来确定。
开口时间确定的原则:
1:织物中经纬纱交*点越多,打纬阻力越大的织物,应选用较早的开口时间。
2:经密大,梭口不易开清晰的织物,开口时间宜早些。
3:经纱条干不匀,杂质多,强力差或浆纱质量不良等应选择较迟的开口时间。
4:在制织相同的品种时,使用多臂的开口时间应较使用踏盘时的开口时间晚一些。
5:在经纱张力不匀时,如要使布面平整,应采用较早开口。
喷气织机通常把300~310度时综平,称为中开口;小于300度时综平称为早开口;大于310度综平,称为晚开口。
八:开口动程与经纬向疵点的关系
1:开口动程与经向疵点的关系
经纱在开口时的拉伸变形与梭口的开口动程之间的关系极大。为了减少开口引起的经纱断头,开口动程的选择尽量采用小开口。对于一台织机来说,综框越多,前后综框上经纱的伸长差异也越大,既后页综的经纱伸长比第一页要大得多。对于两边得经纱,由于布幅的收缩而受到剧烈得摩擦,织机速度越高,边纱得伸长、变形、磨损也越大。
开口动程也不宜过小,过小的开口动程会导致梭口不清,经纱断头增加。对于密度大、综框多的品种,多采用小双层半清晰梭口,可收到降低断头和织疵、提高织物质量的效果。
2:开口动程与纬向疵点的关系
适当的开口动程时引纬的基础条件。当纬纱抵达梭口时,经纱已开口至筘槽外缘。纬纱出梭口时,梭口闭合到筘槽外缘,以便纬纱能顺利通过梭口。否则,无论进入时的纬纱还是出梭口是的纬纱都要受阻,将产生纬停和纬向回折或收缩等织疵。
开口动程必须以足够大且均匀的经纱张力作保证,否则,梭口虽形成。或已达到开口动程的要求,但如张力不够或不匀,经纱极易绞缠并阻挡纬纱通过梭口,造成回折或双纬等织疵。
九:开口时间与开口形式、织口移动、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1:开口时间与开口形式的关系
目前喷气织机制织品种所采用的开口形式,多数为两次开口,即小双层梭口。前后两次开口的差角(或称相位差角)大小时一个探讨的问题。一般早开口不能早于270度,晚开口不能晚于340度,这里的270度与340度被称为两个临界点。于是,前后两次开口的差角要在270~340度之间。织机织造中等密度织物时的差角为20度,织造高密度织物时则以30度为佳。
2:开口时间与织口移动的关系
开口时间的迟早,决定着打纬时梭口的开口大小,而梭口的开口大小又决定着打纬瞬间织口处经纱张力引起的织口移动量。织口移动量大,直接影响到织物的瓦工质量。
开口时间早,织口移动量小;反之,移动量大。织口移动量过大是出现边撑疵或轧断纱的重要原因。
3:开口时间与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据测定,喷气织机织平纹织物时,设定开口时间在290度织成织物的经向强力小;当设定开口时间在320度时,织物的经向强力大。织斜纹织物时,开口时间设定在340度后,织造困难,在320度时,斜纹织物的强力最大。在320度前开口,斜纹织物的强力下降。
针织面料按织造分类
| [<<] [>>]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
(一)纬编针织面料
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它的品种较多,一般有良好的弹性的延伸性,织物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且易洗快干。不过它的吸湿性差,织物不够挺括,且易于脱散、卷边,化纤面料易于起毛、起球、钩丝。主要有以下品种:
1、涤纶色织针织面料:织物色泽鲜艳、美观、配色调和,质地紧密厚实,织纹清晰,毛型感强,有类似毛织物花呢风格。主要用作
男女上装、套装、风衣、背心、裙子、棉袄面料、童装等; 2、涤纶针织劳动面料:这种织物紧密厚实,坚牢耐磨,挺括而弹性,若原料用含有氨纶的包芯纱,则可以织成弹力针织牛仔,弹性更好。主要用于男女上装的长裤;
3、涤纶针织灯芯条面料:织物凹凸分明,手感厚实丰满,弹性和保暖性良好。主要用于男女上装、套装、风衣、童装等面料; 4、涤盖棉针织面料:该织物染色后作衬衫、茄克衫、运动服面料。面料挺括抗皱,坚牢耐磨,贴身一面吸湿透气,柔软舒适; 5、人造毛皮针面料:织物手感厚,柔软、保暖性好。根据品种不同,主要用于大衣面料、服装衬里、衣领、帽子等。人造皮毛也有用经编方法织制的。
6、天鹅绒针织面料:织物手感柔软、厚实、坚牢耐磨,绒毛浓密耸立,色光柔和。主要用作外衣面料、衣领或帽子用料等。它也可以用经编织造,例:经编毛圈剪绒织物;
7、港型针织呢绒:它既有羊绒织物的滑糯、柔软、膨松的手感,又有丝织物的光泽柔和、悬垂性好、不缩水、透气性旨的 特点。主要用作春、秋、冬的时装面料。 (二)经编针织面料
常以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为原料,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作原料织制的。它具有纵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等优点。但其横向延伸、弹性和柔软性不如纬编针织物。主要有以下种类:
1、涤纶经编面料:布面平挺,色泽鲜艳,有厚性和薄型之分。薄型的主要用作衬衫、裙子面料;中厚型、厚型的则可作男女在衣、风衣、上装、套装、长裤等面料;
2、经编起绒织物:主要用作冬季男女大衣、风衣、上衣、西裤等面料,织物悬垂性好,易洗、快干、免烫,但在使用中静电积聚,
易吸附灰尘;
3、经编网眼织物:服用网眼织物的质地轻薄,弹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滑爽柔挺,主要用作夏令男女衬衫面料;
4、经编丝绒织物:表面绒毛浓密耸立,手感厚实、丰满、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主要用作冬令服装、童装面料;
5、经编毛圈织物:这种织物有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主要作运动服、翻领T恤衫、睡衣裤、童装等面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