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版)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完整版)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2102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英文名称: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

总 学 时:80 讲课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16 学 分:5

适用对象: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根据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国家教育部审定的《财务会计教学大纲》制定。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会计制 度和会计准则的理解,及其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日常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编制成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会计报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上课以老师讲授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问题。讲授时辅以相应的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课程结束时,学生应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能利用相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继会计学基础之后,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务性均较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阐述财务会计的一般理论,又要注重财务会计基本方法的介绍,两者不能有所偏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需要。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选修课程为会计学原理,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财务会计课程只涉及到有关费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费用按要素的核算与归集。费用和成本项目或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与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有关报表分析的内容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授。有关具

体准则、合并报表等内容列入高级财务会计中讲授。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本课程开课前两个学期开设《会计学原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章是会计学的导言,概述了会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及会计要素概念、特征、会计等式等基础知识,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掌握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概念、特征及会计等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难点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一般原则。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等有关联的概念要前后贯通的讲解。结合案例比较可比性、一贯性原则。

(五)教学内容 1.1会计概述

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1.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4会计要素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现金的使用范围,货币资金业务核算,比较不同银行结算方式使用的会计科目,学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及相关规定,熟悉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与控制,掌握现金的使用范围和收支的规定、货币资金日常收付及账务处理、现金清查和银行存款的核对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银行存款的核算、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难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鼓励学生亲自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理解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加深理解,将理论与实际真正联系起来。举例介绍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使学生们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五)教学内容 2.1现金 2.2银行存款 (1)银行存款的核算 (2)银行存款的核对 2.3结算业务 (1)结算业务概述 (2)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3)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第三章 应收项目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应收项目的核算,坏账确认的意义、确认条件,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及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的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熟悉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的核算及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的核算,掌握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概念、计价及其核算及坏账的确认条件、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损失核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核算、坏账确认条件及其核算。 难点: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损失核算,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的核算。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对于坏账的核算应结合实务进行案例教学 (五)教学内容 3.1应收票据

(1)票据的性质及分类 (2)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 (3)应收票据利息及到期值的计算 (4)应收票据的核算 3.2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概述 (2)应收账款的核算 (3)坏账及其核算 3.3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1)预付账款的核算 (2)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3)待摊费用的核算

3.4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第四章 存货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存货的清查方法,掌握存货的概念、入账价值的确定,取得和发出存货的核算,存货的期末计价。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存货的分类、库存商品的数量金额核算法、期末存货数量盘存及清查的方法,熟悉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核算,掌握存货的概念、范围、入账价值、取得和发出的核算及期末计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存货概念、范围、入账价值、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及期末计价。的涵义及特点、按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日常核算、包装物的核算内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难点: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结合具体会计主体讲授其中重点和难点的具体应用,同时通过增加练习使学生们掌握。 (五)教学内容 4.1存货概述 4.2存货计价

(1)存货计价的重要性 (2)存货的入账价值 (3)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4)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 4.3原材料 (1)概述

(2)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 (3)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4.4委托加工物资 4.5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物 4.6库存商品 4.7存货的期末计价 (1)存货数量的确定 (2)存货的期末计价

第五章 投资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投资的意义,短期投资的确认、取得和处置的账务处理及期末计价,长期投资的性质、分类,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投资的分类、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股票股利的处理及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标准,熟悉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的确定和摊销、债券利息及处置,掌握短期投资的确认条件、

投资成本的确定、持有期间收益的确认、期末计价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成本法和权益法及处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短期投资的确认、取得和处置的账务处理及期末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核算。

难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摊销、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标准及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通过典型习题使学生们掌握重要会计处理的精髓。通过介绍有关股票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们对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 5.1投资概述 5.2短期投资 (1)短期投资的概述 (2)短期投资取得的核算 (3)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4)短期投资损益确认及处置 5.3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4)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5)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6)股票股利的处理 (7)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5.4长期债权投资 (1)长期债权投资的特点 (2)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3)长期债券溢折价 (4)长期债权投资利息的处理 (5)损益的确认及处置 5.5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第六章 固定资产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固定资产的性质、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和清查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熟悉接受投资、捐赠、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计价、增加和减少的账务处理、折旧的范围、方法及其账务处理及期末计价、清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折旧的计算方法、增减及折旧的账务处理。 难点:特殊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确认、自营工程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列举实例使学生们熟悉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强化练习,通过作大量练习使学生们掌握固定资产的核算。

(五)教学内容 6.1固定资产概述 (1)固定资产的特点 (2)固定资产的确认 (3)固定资产的分类 (4)固定资产的计价 6.2固定资产取得 (1)购入固定资产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5)盘盈的固定资产 6.3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3)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 (4)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6.4固定资产的处置 (1)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 (2)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 6.5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1)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2)固定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第七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懂得无形资产的性质,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转让及期末计价。了解其他资产的范围和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无形资产的分类、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其他资产的范围和核算,熟悉无形资产的特点、减值的账务处理,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取得、摊销、转让的核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转让的核算。

难点: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确定、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强化练习,通过作大量练习使学生们掌握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五)教学内容 7.1无形资产的概述 (1)无形资产的性质 (2)无形资产的分类 7.2无形资产的核算 (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价 (2)无形资产的核算 (3)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 7.3其他资产 (1)长期待摊费用 (2)其他资产

第八章 流动负债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掌握流动负债的内容及其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流动负债的种类、资源税、土地等的核算,熟悉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消费税、营业税等的核算,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核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短期借款本金及利息、应付票据的利息处理、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的核算。 难点:负债类科目利息的处理,长短期负债利息的差异、应付票据利息的计算与处理、应交。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将负债利息与资产所获利息进行比较,从债权债务两个角度分别考虑利息问题及其会计处理的异同。相关税金的核算,尤其是应交的核算,应做相当数量的习题加深理解,掌握每个二级科目的具体含义。

(五)教学内容 8.1流动负债的概述 (1)流动负债的性质与计价 (2)流动负债的种类

8.2应付金额肯定的流动负债

8.3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

第九章 长期负债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期负债的种类,长期借款的取得、计息、归还的核算,应付债券、其他长期负债的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熟悉长期应付款的内容及核算、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掌握长期借款的核算、应付债券发行、债券利息计提和债券偿还的账务处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长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 难点:实际利率法、应付引进设备款的会计处理。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结合管理会计中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涉及的证券计价方法。了解利息的实质及其对企业的意义,判断利息的性质。

(五)教学内容 9.1长期负债概述 (1)长期负债的意义及特点 (2)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 9.2应付债券 (1)应付债券概述 (2)企业债券发行的核算 (3)企业债券溢折价摊销核算 (4)企业债券偿还的核算 9.3其他长期负债 (1)长期借款 (2)长期应付款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来源及其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不同形式公司的投入资本、熟悉资本公积的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掌握所有者权益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所有者权益构成、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的使用、留存收益中各项目核算范围及会计处理。 难点: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结合资产类科目核算中涉及的与所有者权益有关的会计业务进行进一步处理,将明细科目对应完整,补充未涉及的二级科目。

(五)教学内容 10.1所有者权益概述 (1)所有者权益特点 (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10.2实收资本 (1)实收资本概述

(2)国有独资公司的投入资本

(3)有限责任公司的投入资本 (4)股份有限公司的投入资本 10.3资本公积 10.4留存收益 (1)盈余公积金 (2)未分配利润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和分类、确认、计量及其账务处理,利润的概念、构成、结转,利润分配的程序及其核算。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收入、利得、收益的界限,熟悉特殊销售业务收入的处理,掌握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及账务处理,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核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费用核算,利润总额的计算。 难点:收入确认的原则、收入的范围、特殊收入业务的会计处理、利润分配的核算。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对收入的四个确认条件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明确现阶段对于收入定义的含义,确定收入范围,可将前面所学各项业务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于收入的理解。明确费用成本支出对于企业的不同作用,区分不同费用的使用范围和补偿方式。

(五)教学内容 11.1收入

(1)收入、利得、收益的界限 (2)收入特点

(3)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4)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及处理 (5)提供劳务取得收入 (6)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11.2费用 (1)费用的确认 (2)营业成本的核算 (3)期间费用 11.3利润 (1)利润概述 (2)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3)利润分配

第十二章 会计报表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及编写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资产减值准备、应缴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的编制,熟悉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格式、编制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难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重点强调每张报表的特点,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报表意义及编制方法的认识。结合前面学习过的所有者权益及资产负债类科目进行回忆和深化,力求将相类似的名词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区分清楚。

(五)教学内容 12.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财务会计报告构成 (2)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2.2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作用 (2)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3)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12.3利润表

(1)利润表的性质和作用 (2)利润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 (3)利润分配表 12.4现金流量表 12.5其他报表 12.6报表附注

三、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

虚拟一个会计主体练习工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操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应做到: 1、严格要求,着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与作风,培养他们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严格训练,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财务会计及成本计算的基本技能。 3、联系实际,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4、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除基本业务操作外,凭证的装订、保管也应作为实习内容 3、实验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

四、习题、课程讨论及要求

每堂课课后学生均应完成配套习题集上的相关练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每章的知识结构、知识点及其重点、难点进行讲授,而对于会计学界有争议的部分以及国内、国际在核算上有差异的部分可组织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案例,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即具备扎实的理底,又具有较强的会计操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方法。将问、练、答疑常贯穿于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内容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上机) 其他 总论 货币资金 应收项目 存货 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和其他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和利润 会计报表 4 4 4 7 9 5 4 3 3 5 5 4 58 1 1 1 1 1 1 1 6 4 4 4 4 16 4 8 4 12 10 6 4 8 4 6 6 8 80 合计 11 第十一章 12 第十二章 合计 七、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

(一) 教学形式 课堂理论教学。 (二)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考试。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

《财务会计学》,任秀梅、王瑞华、王玉翠编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

《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编、财经出版社2001年

《中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

九、其他说明

大纲制订人:生艳梅

大纲审定人: 大纲批准人: 大纲校对人: 制订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