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1.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单选题]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正确答案)
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单选题] *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正确答案)
3.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单选题] * 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正确答案)
D.实业救国
4.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单选题]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正确答案)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单选题] * A.戊戌变法(正确答案)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6.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单选题] *
A.拆毁大沽炮台 B.割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焚烧圆明园(正确答案) D.开放通商口岸
7.爱国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1936年发动的事变”标志着() [单选题]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正确答案) D.终结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8.“1937年 8 月 22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该事件的背景是() [单选题]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正确答案) D.国共达成和平建国协定
9.“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是针对() [单选题]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正确答案)
10.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国民党左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单选题] * A.①②④
B.①③④(正确答案)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单选题] * A.鸦片战争(正确答案)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2.《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单选题]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正确答案)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3.某校拟办纪念孙中山的展览,能够体现他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的重大贡献的是()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领导武昌起义 [单选题]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正确答案) D.②③④
14.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单选题]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正确答案)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5.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单选题]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正确答案) D.民主科学
16.“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单选题]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正确答案)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7.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单选题] * A.创办轮船招商局(正确答案)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京师大学堂
18.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 [单选题]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正确答案) 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9.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单选题] * A.民国元年(正确答案)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20.“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单选题]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正确答案) D.五四运动
21.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单选题]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正确答案) D.抨击时弊
22.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单选题]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正确答案) D.《辛丑条约》
2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D.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正确答案)
2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
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
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单选题]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正确答案) D.《辛丑条约》
25.《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包括()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③掀起北伐战争 ④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
地 [单选题]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正确答案) D.②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