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新时期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习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预示着家庭文化建设在新时期的重要性有增无减;人们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实际需求,为新时期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在此双重背景下,我们立足于**良好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基础,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一、**以往家庭文化建设可传承的做法

家庭文化建设是**市妇联2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几代**妇联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形成了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回顾以往特别是近几年的工作,我们感觉,有一些做法是在新时期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中仍然可以坚持而且应该坚持的。

一是培树家庭文化建设的“大局意识”。这种“大局意识”一方面,体现在认识上,即将家庭文化建设视为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另一方面,体现在工作方法上,即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改变妇联“单枪匹马”的思路,主动强化与各级党政、部门、单位等社会各界力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联动。例如我们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家庭文化节”以及去年开始的“最美家庭”建设,都是长期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的成果。

二是提炼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家庭文化建设持续20多年来,虽然工作主题时常调整,但始终坚持一条主线不变,即“文明和谐”。为了让基层家庭在文化建设上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从2012年开始,我们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炼出家庭层面的五大核心文化,也就是“孝老爱亲、崇文尚学、自强奋进、廉洁诚信、互助奉献”。重点围绕这五大文化,展开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去年以来的寻访“最美家庭”专题活动,我们也是突出五大文化来寻访“最美家庭”。

三是追求打动人心与服务惠民的双重实效。一方面,每一次的活动,都要给参与者和受众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争取群众从内心来认同“五大文化”。为此,我们总是努力通过一些活动设计,从最“群众”的家庭生活中来挖掘最真实的情感。比如,举办“感动·感恩”、“我家的小故事”系列征文,引导家庭成员挖掘自己生活中触动心灵的感动瞬间;选取“金婚”视角,集中寻访“最美家庭”,回忆家庭成员之间感动彼此的温馨镜头;选取“五大文化”典型家庭,集中展示他们的风采;等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江海玫瑰”巾帼志愿服务、巾帼助梦圆梦行动、困境“最美家庭”帮扶等实际行动引导惠民服务,让家庭在亲身受益中认同“五大文化”,继而主动践行和弘扬“五大文化”。目前,在我们**基层,活跃着很多传扬正能量的“草根组织”和极具个性的“家庭文化室”,他们助人、悦己、惠及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群众。

二、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思想的引导,总是无止境的。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在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高度”问题。实践中存在一些影响家庭文化建设“高度”的问题,重点体现在:1.在对家庭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解上,有些观点认为这项工作太虚了,可有可无,而且短期难见成效,做了等于没做;2.在家庭文化建设的形式上,部分地区和组织停留在自娱自乐式的唱唱跳跳,将“家庭文化”等同于“家庭才艺”;3.在工作主题和思路上,有时会囿于“家庭”二字而过于狭隘;等等。

二是家庭文化建设的“落地”问题。家庭文化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地难”现象,体现在:1.各项工作和活动在部分地区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没有能够在最基层、最贴近群众的地方正常开展起来;2.工作推进中,单纯就“文化”谈“文化”、玩花样,局限于意识流,容易导致远离普通大众,不接地气;3.家庭文化建设成果的固化相对较难,实体展示较难;4.对基层的资源支撑缺乏,包括人才、经费等等。

三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持久”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阵风式”家庭文化建设现象,缺乏细水长流、见诸日常的执着,而文化的浸润作用恰恰需要久久为功。

四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整合”问题。“家庭”与“文化”分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出现了“家庭文化”建设的“多头”现象。这一方面推动了家庭文化建设整体投入的加大,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同时也经常让基层“措手不及”。

五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均衡”问题。家庭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载体类型、活跃程度、群众关注度及实际成效等在地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以及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距,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城市社区尤其是主城区明显优于农村。

三、新时期完善家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家庭文化建设要“虚功实做”,真正做到家庭当中去,做到群众身边去,必须要正视前述问题。在认识到“家庭文化建设就是在家庭层面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我们总结既往工作,听取各界意见,形成了几点初浅的思考:

一是家庭文化建设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也要有“坚持不懈的传承”。我们认为,文化对人的思想及言行的影响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家庭文化建设应当尽量避免“做一项、换一项”的做法,而应当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持之以恒。只要一项工作符合主流价值、顺应群众需求,那么就不要轻易地因其短期内的“无效表象”而放弃。

二是家庭文化建设既要有组织引领,更要注重对“草根组织”和“草根领袖”的培育和作用发挥。以家庭带动家庭,让群众凝聚群众,这样的工作方法才是家庭文化建设的生

命力所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凡是家庭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除了组织领导有力之外,必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在当地有影响力的“草根组织”,也必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在群众中有号召力的“草根领袖”。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在群众中去挖掘和培树这样的组织和领袖,通过他们来凝聚广大家庭,壮大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家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一定面上的整体特色,也要正视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从一个大市层级来讲,设置的“规定动作”一定要能够兼容所辖各地的实际情况,不能兼容的则应当鼓励各地的“自选动作”。特别是要区别城乡家庭的不同情况,以家庭需求为导向开展家庭文化建设。

四是家庭文化建设既要抓好顶层设计,又要充分调动基层,夯实基础。在组织领导上,建议党政牵头,统筹谋划;在工作推进上,建议整合优化,合作分工;在工作着力点上,建议重心下移,在给思路的同时,更要给资源,特别是在给资源上,建议上层逐级放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