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产品加工试题
课程代码:026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罐头食品的杀菌要求达到的标准是( ) A.完全灭菌
B.商业无菌
C.微生物失活 D.无菌 2.非酶褐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褐变?( ) A.有酶参与的 B.没有酶参与的 C.没有羰基化合物参与的 D.没有糖参与的
3.渗透现象与扩散作用颇相似。渗透是溶剂从低浓度溶液经过一种特殊膜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过程,该过程使用的膜是( ) A.半扩散膜 B.扩散膜 C.半渗透膜 D.全渗透膜
4.面包加工过程中面包表面褐色的产生主要来源于( ) A.染色 B.非酶褐变 C.失水 D.酶褐变
5.在淀粉制取工艺中,浸泡工艺常使用的浸泡剂是( ) A.盐酸 B.亚硫酸 C.硝酸 D.柠檬酸 6.矿质元素在小麦中的分布特点是( ) A.胚中含量最低 B.皮层含量最低 C.胚乳中含量最低 D.均匀分布 7.下列微生物类群中最耐热的是( ) A.肉毒杆菌 B.酵母和霉菌 C.乳酸杆菌 D.凝结芽孢杆菌 8.小曲白酒的生产方法属于( ) A.液体深层发酵法 B.半固态发酵法 C.液态发酵法 D.液体浅层发酵法 9.压榨制油中,排油的三要素是压力、粘度和( ) A.温度 B.饼的成形 C.湿度 D.含油量 10.葡萄糖值表示的是( ) A.淀粉的水解程度 B.淀粉的糊化程度
1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C.淀粉的老化程度 D.淀粉的温度 11.油料清理的主要方法是( ) A.风选 B.软化 C.蒸吵 D.剥壳 12.可用作生产淀粉的原料是( ) A.水稻 B.红薯 C.柑橘 D.小麦
13.为了防止酱油风味的劣变,在酱油加热后应进行( ) A.迅速密封 B.迅速冷却 C.迅速调配 D.迅速入库 14.以“窖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为特点的广西桂林三花酒属于( ) A.酱香型 B.浓香型 C.清香型 D.米香型
15.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油脂的( ) A.酸价 B.过氧化值 C.碘价 D.碱度
16.薯干生产淀粉时,为了提高淀粉产出率可采用( ) A.清水浸泡 B.碱水浸泡 C.酸水浸泡 D.亚硫酸浸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7.在对流干燥中,物料表面温度近似等于空气湿球温度。因此,提高干燥的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有( ) A.提高空气温度 B.降低相对湿度
C.改善空气与物料间的接触和流动情况 D.降低空气温度 E.提高相对湿度
18.用于生产罐头的容器主要有( ) A.金属罐 C.塑料罐 E.铅罐
19.发酵过程中,随着培养菌对培养基的利用以及机械搅拌的作用,将产生一定热量,同
2
B.玻璃罐 D.软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时因发酵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等也带走部分热量,发酵过程的热量包括( ) A.辐射热 C.搅拌热 E.呼吸热
20.根据食品原料的酸度或pH,可将食品底物分为( ) A.低酸性食品(pH>4.5) C.高酸性食品(pH<4.0) E.中性食品
21.植物油脂的提取一般常用的方法有( ) A.压榨法 C.浸出法 E.自溢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2.农产品加工 23.压榨法制油 24.淀粉糊化 25.直接膨化法 26.罐头真空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用箭头表示稻谷制米的主要流程。 28.固态发酵与液态发酵相比,具有哪些优缺点?
29.植物油料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工序?软化处理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30.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从冻结速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说明应怎样提高冻结食品的品质。
32.从原料、配料、加工工艺方面,综合评价当地生产粉丝(条)的质量如何?怎样改进?
B.熔融法 D.水代法
B.酸性食品(pH4.0~4.5) D.碱性食品 B.蒸发热 D.生物热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