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可口可乐的诞生 1.2...........关键词
2.1............可口可乐的导入期 2.2.............可口可乐的成长期 2.3..............可口可乐的成熟期 2.4..............可口可乐的衰退期 3..................小结 4..................参考文献
[摘要]
1886 年,约翰. 斯蒂司.蓬普顿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发明了随后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1888年,一位叫阿萨.G.坎德勒的年轻人看到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的市场前景,于是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份,掌握了全部生产销售权,并与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坎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1923年,罗伯特.伍德鲁夫接任公司总裁,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可口可乐成为全球最有名的品牌之一。
《关键词》可口可乐 生命周期
可口可乐的导入期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式家喻户晓品牌之一,最受欢迎饮料之一,自1979年重返中国至今,总资产超过50亿美元,在中国建有42家瓶装厂,员工超过48000人,99%为中国本地员工,长期支持教育及公益活动,帮组社区发展,投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为什么可口可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如此受欢迎,我们来看看可口可乐的初步发展。从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从香港用火车把可口可乐产品运进内地,采取委托寄售方式,使可口可乐首先进入北京友谊商店和涉外饭店,代销者可以无本得利,最初的年销量只有200吨。可口可
乐从此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这一时期,销售额增长比较缓慢,产品没有被大众所认知,此事需要花销很大的广告费用,可口可乐公司请人翻译了这个中文名字,改名采取了双声音韵方式,音意俱佳,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可口可乐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个名字功不可没。可口可乐公司从一开始就把可乐定位于以消费者导向的理念即买的到、买得起、乐得买,而今改为无处不在、物有所值、心中首选。
可口可乐的成长期
经过导入期的市场考验,可口可乐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销售量有所上涨,公司利润逐渐增加,可口可乐公司建造了“点到点”的销售网络,跳过各类中间环节,直接占领了绝大数的销售终端,可口可乐此时采用了特许瓶装系统巧妙地将品牌和企业扩张结合在一起,积聚了各方资源,满足最大范围的消费者需求。可口可乐不仅仅将经历集中在碳酸饮料上,而是致力于扩大其饮料品种,其中有芬达、雪碧、美汁源、冰露、原叶、果粒奶优等一系列产品,就产品组合的关联度而言,其所有产品的关联式非常紧密的。几个品牌从知名度、美誉度到市场销量,表现出整体一致、层次分明的特点,增长了市场竞争力。在产品的导入期要做大量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认识并熟悉接受该产品,可口可乐公司做了大量的广告,并且与时俱进,以下是可口可乐的历年来广告语的进程:
作为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在中国展开一系列公关活动,只要是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它都会积极去做,以为塑造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创造条件。在可口可乐广告中,明星是可乐的永远题材,用明星带动可乐的潮流,它还经常赞助体育运动,传递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
可口可乐的成熟期
随着产品的各项市场指标相对稳定,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不断白的在增长,出现了产品相对稳定阶段,利润达到了最高峰,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但此时竞争者也出现了。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是“老大”,是市场的领导者,但它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百事可乐是专供一些大城市,广告之密、推广力度之剧让人侧目,在当地造成百事可乐风头已经盖过可口可乐的印象,这让可口可乐很头疼,可口可乐不得不随时防范着百事可乐这个心头大患,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往往在一个车站牌的两块广告上,一边是可口可乐的促销广告,一边就是百事可乐的广告,百事可乐总是如影随形的跟着可口可乐,跟定冠军的结果就是造成大家都已为至少它是亚军,而在产品战略上,可口可乐也成了后来的榜样,尽管百事可乐步步紧逼,但是由于可口可乐先入为主而且在中国表现优秀,所以还是盖过了百事可乐。为了可口可乐的更好发展,可口可乐一直在改变。
可口可乐的衰退期
当产品处于鼎盛时期时,可能会出现产品销售下降,利润会相对减少,购买者会转移购买的注意力,也许有少数后随着来购买,企业在这时需要做相应的对策来把产品重新引入正流。可口可乐的宗旨是在使每个与之接触的人受益并感受
畅爽,质量不仅尝得到,看得到而且检测得到,可口可乐就是质量的象征,消费者满意,是负责的世界公民,让消费者放心。在衰退时期,可口可乐更加在技术上进行改善,所有的可口可乐使用的水源都是市政供水或者经市政书面认可的水源,二氧化碳是碳酸饮料主要成分之一,在注入饮料前都经过健康指标测试,提倡环保,深入人心。
小结
可口可乐无疑是成功的,它的例子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产品就是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做到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白光 品牌经营的故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石颖颖,可口可乐战时营销策略研究,2006,5 [3] 王芳,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06,10
[4] 吴肇贵,可口可乐可圈点——试论可口可乐的成功经验,科技广场,2002,12
[5] 邱梅珍,罗鸣凤,论可口可乐的奥运体育赞助策略,体育于科学,200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