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元宵节教案

元宵节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元宵节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元宵节的由来的三种说法

2、方法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增进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由来

2、知道元宵节的其他名称

教学难点

知道元宵节习俗的三种由来并能简单复述

教学模式

整体建构,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教学

教学环节

1.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教学准备 PPT图片 视频

教 学 活 动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月初一的民俗,今天我们学习正月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正月十五

同学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吗?

生:元宵节

师:为什么要叫元宵节呢?

生:因为要吃元宵

师:除了吃元宵,元宵节还要做什么?你们知道吗?下面请同学们看几张照片,并听我讲,元宵节人们有哪些活动?

二、新课学习

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元宵节活动

1、 元宵节的民间活动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又称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重要民间活动。

相传汉武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的发展不断扩大。到了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一直保留至今。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和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元宵节的其他活动了。

2.元宵节习俗的由来?

同学们知道吗?元宵节习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分别是天象历法说、野史说和民间传说三种传说。下面我来一一向你们讲解:

(1)天象历法说

古时候人们把每年的正月称为“宵”,而这个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元”,即一年之中月圆之始。于是,每年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就称作“元宵”。为了庆祝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日,从汉代起人们就过起了“元宵节”,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一种有据可查,有史可考的说法。

(2)野史说

传说隋炀帝杨广生活糜烂,荒淫无耻。他对他的亲妹妹元宵公主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厚着脸皮要纳他妹妹为妃,他妹妹不肯她提了一个要求:如果天上的星星都落到地上,她就嫁给隋炀帝。隋炀帝于是下旨让天下百姓当天夜晚家家门前高挂灯笼,元宵公主看见天上一团漆黑,地上灯笼似繁星点点,悲从中来,凭一时激愤,跳楼自杀了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刚烈的元宵公主,就将这一天称为“元宵节”,民间从此也有了赏花灯的习俗。

(3)民间传说

说是隋炀帝对自己妹妹元宵公主,意图不轨,公主羞愤自杀,死后化作琼花,开在扬州城,隋炀帝为了看琼花,于是开掘大运河。元宵公主化为琼花是为了让李世民看见,为他灭了隋朝,隋炀帝为了出游,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故而李世民发兵起义,灭了隋朝。

三、讨论复述

师:现在,给同学们留一个任务,在元宵节三个由来里选一个,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学生相互讨论,复述故事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以元宵节结束了对正月俗事的学习,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忆,我们学习了正月的哪几个重要节日: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我们学习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由来和习俗,请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解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元宵节

1、 元宵节的别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

2、 元宵节的由来:(1)天象历法说

(2)野史说

(3)民间传说

教学反思

本课是正月俗事的最后一个章节,同学们通过本次课和上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正月的各个重要节日及其相关民俗活动,并能具体复述所学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