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准】
三4.2 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而正确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
会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对待改革开放的态度。
【学习重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改革的必要性。 【教材内容分析】 本项目共设置两个层次:
层次一:“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层次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我国改革的必要性;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和参与者。
层次二:“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这一层次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法选择】启发诱导法
【学法选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家庭生活变化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进入情景,回顾反思。 教师提问:一曲《春天的故事》到底讲了怎样的故事呢?用四个字来概括。 (学生共同回答:改革开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区一】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改革推动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使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1、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和变化,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阅读课本小岗村改革前后的变化,思考:
小岗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改革为什么能使粮食主量猛增? 得出结论:改革的必要性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改革的意义:
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结论: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比如教材中小惠的母亲,如果你是小慧,会怎样劝解母亲?
(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探究活动区二】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1、结合图片和材料,概括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 有效方式:
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基本途径:
“引进来”和“走出去”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当今形式: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我国的国情: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
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才能融入到改革开放的滚滚潮流中去?
师: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小组内由组长主持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起来发言。
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和个别观点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及时给予必要的 归纳、引导和评价)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现在起,你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将来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的滚管洪流中去。
本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那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总结(展示)
【探究活动区三】:有效训练 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一审: 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明确要求。 二读: 带着问题读材料,分层,标出有效信息。 三回归:回归教材,将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对 照,还原为教材知识与题目。 四组织:组织答案。注意层次性,要结合材料 展开论述。 “四步曲” 链接中考
【14 济宁】4.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1、为什么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6分)
2、青少年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师:同学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辉煌成就,事实一再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相信在这一伟大政策的指引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讲述春天的故事》学情分析
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党的情感,做改革开放的坚决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增强明辨是非和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讲述春天的故事》效果分析
1、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2、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讲述春天的故事》教材分析
该项目“讲述春天的故事”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基本点。 本项目共设置两个层次:
层次一:“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层次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我国改革的必要性;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和参与者。
层次二:“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这一层次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讲述春天的故事》评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12分) 1、对外开放是( )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B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C现代化建设的前提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B 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D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发展趋势我们应该( )
①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 ②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切东西 ③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④只考虑本国发展其他国家不予考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10分)
【2014 济宁】4.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改
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1、为什么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6分)
2、青少年怎样对待改革开放?(4分)
《讲述春天的故事》课后反思
《讲述春天的故事》这一课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改革开放给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感受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先进性和必要性,激起学生拥护党的政策,拥护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本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
成功之处:
1、先把《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放给学生听并看插图思考课本提出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对课本问题发生兴趣同时使课堂结构多样话不在枯燥、乏味。
2、在本节课我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学习的任务较为明确,学生比较容易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不足之处:
1、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太小,语言不流畅,部分学生有些紧张。
2、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小组合作不是很到位。 3、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本节课内容,改革开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事情知道的比较少,所以在课前应增加一些有关资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4、由于时间关系有些地方我点拨、提升、指导的不到位。
《讲述春天的故事》课标分析
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而正确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