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关于记叙文:一线串珠记叙文
1、一线串珠的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即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 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达 到以形动人,以情感人。
1. 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 表现出
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彖(写进文章屮的材料)认识的高度。 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可 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 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 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 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 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ID题材写出新 意。
题材还可以,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 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 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 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屮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 的脉
络。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 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一线串珠,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 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 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 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写作时,我们 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 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
当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 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 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滋味。
例文1: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相信,我会成功的,你不用操心我怎样做! ”爸爸固执地说。
“你办这个养鳖场,要投资上百万,咱们从哪儿寻那么多钱呢?你好好想想, 我还
是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这儿天雨下个不停,天色昏暗。路上的行人也没有以前来往的多了。市场也显 得一
片寂静。
“爸爸,咱们还是别建这个场了。好吗?你们要留着钱让我上大学呀!”我祈求 着
爸爸。
“不行,我干定了,我在单位一个月才几百块钱。只能供一家人吃喝,根本不够你 上大学的呀! ”爸爸搔了搔头说。
妈妈瞪大眼睛对爸爸喊:“你就别听大家劝,你会吃亏的,你把钱全投入这个养鳖 场,
咱们吃什么,喝什么。全家人跟你喝西北风吗? ”
雨越下越大,天色更加昏暗了。刚开的花被雨打的都谢了。爸爸还是建起了养 鳖
场,并且借了许多钱。这个家也不像个家了。爸爸整口整夜地不回家,只有我和妈妈 相依为命。我知道爸爸是在场里培育幼苗。
“我回来了。”爸爸高兴地说。但是我看爸爸老了许多。“你还知道回来吗?我 以
为你不要这个家了。”妈妈没好脸地对爸爸说。爸爸好像并没有生气地说:“我请了技 术员指导我怎样养鳖,并且我自己配制了适合幼鳖生长的饲料,现在幼鳖已经长大了, 称了称,己长到一斤多,可以卖了。”
“真的吗? ”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问着爸爸。
“真的!我想卖一批,有了钱,再买些幼苗,并且要引进新技术,聘请技术员, 发展
大规模养鳖场。”
“什么,你还要投资吗?我们的家已经不像个家样了。我们整天连个青菜都舍不得 吃,卖一些鳖,我们也不能再买鳖了。不如这样,我们卖一少部分。存了钱,聘请技术 员,让这些长大的鳖繁殖幼鳖不好吗? ”妈妈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说。
爸爸听了妈妈的话,很高兴,终于妈妈也拿出了意见。得到了妈妈的支持,爸爸心 里的包袱一下没有了。
“好,好,好主意。”爸爸终于得到了妈妈的支持,激动得快要说不出话来了。 雨渐渐要停了,天色没那么昏暗了,经过这场雨,小草高兴地猛长高了许多, 更绿
了。
爸爸采用了妈妈的意见成功了。就这样一批批的幼苗育成了,成鳖卖出去了。 爸爸
也年轻了许多。
雨停了,天空出现了彩虹。我想起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歌词。
评析:好像一首歌的名字就叫“阳光总在风雨后”,文章以此为标题,有特色! 平
平常常一件家常小事,在作者笔下却变得如此生动感人,完全得益于作者驾驭语言的 高超技术。爸爸的坚持要办养鳖场与听取妈妈的意见“不如这样,我们卖一少部分。存 了钱,聘请技术员,让这些长大的鳖繁殖幼鳖不好吗?”交织在一起,构思巧妙可见一 斑。
2、记叙文入门三法
写记叙文入门有三法,它们是一事一哲理,写两例不雷同,多侧面多角度同哲理。 首先,一事一哲理。训练要明确,你知道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反映了什么哲理?每 个人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肯定会有许多见闻,同样会有自己意见和观点。将自己对所 见所闻的感觉写出来,不要抄袭,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有助于写出真情实 感。事情写成之后,自己要明确,这件事情写明白了吗?是否包含了哲理意义?是什么 哲理意义?哲理意义在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写两例不雷同。所谓两例,事是自己遇到的事,或听别人说的事;两件事说 的是同一个道理,它们是一个连环套。下面举例说明,如《只要信心不被打碎》,作者 由于找不到工作,跚躅街头,遇一老汉在打碎陶瓷的胚胎,作者觉得那些陶瓷胚胎打碎 可惜。可老汉告诉它,只要信心不被打碎,什么事也难不倒,自己一定能制造出满意的 陶瓷。作者获得启示,重新树立信心,终于找到工作,并且最终组建了自己的公司。老 汉打碎胚胎和作者找工作有相同
之处:都是树立信心。两件事情除了反映哲理相同之外, 还要顺理成章,不可生硬组装。
第三,多侧面多角度同哲理。也可以说是片段组合式。就是将三个以上不同的事情 组合起来,表达一个中心。如张仪的《瞬间》一文。作者抓住三个生活画面:在食堂, 碰洒别班同学的豆浆,同学微笑表示不介意;在宿舍,生病想家哭泣,同学哄你开心; 在家里,过生日,自己贪吃奶油弄了个满脸,惹得父母大笑。这三件事,从与陌生人之 间的感情,与同学之间的友情,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三方面讲述了一个哲理——我们周围 有温情。
当然,要想写出令自己满意的美文,我们提供的三种方法还是不够的,需要大家再 深入的学习。
例文2:我快乐你快乐 (一)
我快乐,你不快乐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得了 58分,全班倒数第一。 下课了,满楼道都能听到小明的嬉闹声。
教师办公室里,老师生气地问小明:“你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你知道不知道? ” “知道。”小明怯怯地回答。
“知道,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你是怎么想问题的?作为学生,考100分才是最 大的
快乐,明白吗? ”小明无言以対。
走出办公室,小明自言自语着:“我快乐,你不快乐,那么,应该让你快乐。” (二)
你快乐,我不快乐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得了 99分,全班第一。下课了,小明依然演算着数学 题,
表情木然。
教师办公室里,老师微笑着对小明说:“老师真为你高兴,你终于考了第一! 可看
你怎么闷闷不乐呢?你不高兴,不快乐吗? ”
“考100分才是学生最大的快乐,可我没考到100分……”
听完小明的话,老师露出惊喜的神色:“对!太好了,你要继续努力,考100 分,
小明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我太为你高兴了!”
回到家里,小明心想:“你快乐,我不快乐,那么应该让我们都快乐。” (三)
我快乐,你快乐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考了 90分,仍然是全班第一。
下课了,小明翻开了物理书:“当分子间距离大于某一定值r。时,分子间表现 为
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某一定值r。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小明的目光久久停留 在这句话上。
教师办公室里,老师和蔼地说「最近有点松懈了,可不敢这样,要加把劲儿!” 小
明什么也没听进去,仍想着那句话。
台灯下,小明盯着物理书上那句话,自言自语:“如果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时 会
怎么样?”突然,他眼前一亮:“对了,我就要这个r。! 100分是个极限,是个目标, 我
只要在低分与100分Z间找准让自己平衡的r。,在老师的要求与我的能力Z间找准 让自己平衡的r。,我快乐,老师也会高兴呀!”
小明说:“我喜欢这一种思维方式。” 小明又说:“我快乐,你快乐!”
评析:这是一篇别致的文章。作者取材于中学生的真实生活,一些细节极具典型性, 但材料经作者提炼加工,具有了浓厚的寓言意味,概括性很强,生动揭示了师生Z间思 维方式的差异。第三部分中引入物理学中的r。概念,举重若轻,恰切地阐释了话题, 显示了作者灵活的思维和良好的联想能力。
3、未成曲调先有情:记叙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怎样的记叙文才算上品?诚然,独特的立意,新颖的构造,优美的文笔能夺人眼球。 但总觉得这些是外在的躯壳,不能撼动人的内心。真止能撼动人心的应该是涵泳于文屮 的情感。一篇《背影》算不上构造新颖,更谈不上文笔优美,但半个世纪过去了,《背 影》一直为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竟至于,当有人以其无新意,欲将它从教材中删去时 遭到了大众的反对。这是因为文中四次背影,三次流泪的真情早已超越时代,成为唤起 人们真情的永恒。
记叙文的情感或存于热烈的文字表面,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最后儿段“第一流 的人,第一流的战士,伟大民族的优秀之花”的溢美之辞令人心潮澎湃;或浸于字里行 间,如《我的老师》中“梦里寻师”等。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章的第一段就 能让读者激动起来。
第一段让读者激动起来,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种:
一、 以低回婉约的小夜曲营造情调。读完《金黄的大斗笠》,你会为山中的暴雨 而感到晦气吗?你会为小男孩而大喊倒霉吗?你会因乌云烈日而诅咒吗?不,肯定不 会。你的眼前是有节奏韵律的风雨图,是天真如雨洗过般的男孩,还有如干干净净的蓝 天般的亲情。为什么?因为文章的开头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干干净净的蓝天、 梯田里绿浪般的庄稼、自己最亲的小弟弟,还有敦厚和蔼的山羊。我们在这样的背景音 乐中陶醉,感情的基调就这样奠定。你能不激动吗?
二、 先入为主的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同学告诉你, 乐园很好玩,你肯定就想去体验一下。即使你也许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你会为高速的 转轮而惊叫,你会为刺激的蹦极而失色。不知不觉中,你也会说乐园很好玩。写文章也 是这样。你想让读者感动吗?那就要给读者以先入为主的感受。魏巍在《我的老师》屮 用一个“最使我难忘”让你喜欢上了蔡老师。也许你的老师可能比蔡老师还好,但你肯定 还是羡慕魏巍。鲁迅为什么怕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因为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的先生”。 所以我们要想让读者无怨无悔地“爱我所爱”,必须设法给他们以先入为主的感受。
三、用一叹三咏的重唱去震撼读者。风花雪月的小夜曲是营造,先入为主的摔琴 之音是强调,最能震撼人心的还是一叹三咏的重唱。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你还不 心潮澎湃吗?纵然你冷静沉寂,你的思想感情的小河能经得起放纵奔流潮水的冲击吗? 作者急于告诉的是读者急于听到的;作者急于发问,读者急于求答。经历了这样的互动, 再来一组排比句,直抒胸臆,重唱使你的感情沸腾,你能不为志愿军战士的所作所为由 衷赞叹?你的心还能不被震撼?
文章的笫一段,如同是老师上课时的面孔,老师微笑,你会会心地笑;老师严肃, 你会认真地听;老师激情澎湃,你也会热力四射。这就是第一段撼人心魄的魅力!我们 写作文时要
牢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让读者“爱我所爱”的文章。
例文3:(话题)语言与沟通(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暧”在心口难开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 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 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 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 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 一阵清脆的抽打声和妈妈的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呼”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 告终。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你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要我试着和他沟通一下。 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能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 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 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 ”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 节! ”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 ”“你不对你父亲表 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吋候,他居然哭了呢!” 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着一瓶二锅头利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 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 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 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 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 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 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 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 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评析:本文通过对父子关系由隔膜浜至对立,到一声“我爱你”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 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颇有深意;描述也较为真切生 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作文。有时候沟通很难很难,有时候沟通很简 单很简单,从难到易也许只隔一层纱——“我爱你”。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只要有机会 就吿诉他们你爱他们,相信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就像本文作者,和父亲的关 系似乎是冰冻三尺,但一句真情的话,就融化了所有的冰雪。文章感情真挚,引人共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