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种植业碳排放量”指种植业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资料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种植业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量/粮食产量(kg/t)。下图为2000~2019年间“我国种植业平均碳排放量与强度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种植业区域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表现为( )
A.北方:低排放强度-高排放量 C.西部:高排放强度-低排放量 2.实现农业碳减排的关键在于( )
A.提升农业机械化率 C.提升农业技术效率
中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青藏高原以北,受西风带和东亚季风共同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西北地区出现了气候“暖湿化”现象,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下图示意1961—2022年中国西北地区气温(a)和降水量(b)距平年际变化(虚线为总体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严守18.65亿亩耕地红线
D.严守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B.南方:低排放强度-高排放量 D.东部:高排放强度-高排放量
3.据图推测,西北地区显著湿化开始的年代是( )
A.20世纪60年代 C.21世纪初
B.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20年代
4.若西风带势力增强,西北地区降水可能增多的区域是( )
A.新疆西部
B.甘肃南部
C.青海东部
D.陕西北部
5.西北地区暖湿化将导致( )
A.农业适宜区减少 C.农业病虫害增加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和林业生产是影响碳储存和分配的重要因素。某团队对广东省林业土地利用碳效应开展调研核算,发现林地土壤有机碳碳汇是表层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但湛江市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年度碳汇量为负值。杉木、樟树生长较快,是高碳汇树种。下图示意该团队调研核算的项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气象水文灾害减少 D.冰川面积显著增加
6.该土地利用碳效应核算过程中,较易测得的指标是( )
A.采伐木产品碳储量 C.死木碳储量
B.枯枝落叶碳储量 D.土壤有机质含量
7.湛江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年度碳汇量为负值,可能取决于( )
A.林地利用方式
B.植被覆盖度
C.地带性植被类型
D.枯落物数量
8.大规模集中培育高碳汇树种,可能导致( )
A.林下光照增强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层的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代表着草地的潜在恢复力。某高校研究团队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研究。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B.温室效应减轻
C.水土流失减轻
D.林下生物增加
9.关于该区域不同放牧强度下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库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B.在重度放牧条件下,随着土层的加深,物种数量减少
C.在4~8cm土层中,种子库密度最高
D.随着放牧程度的减弱,种子库密度呈增加趋势
10.目前,该区域天然草坡退化严重,植被恢复压力大,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炎热干燥,水热矛盾突出②土壤疏松,生产力不高 ③新生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力差④载畜量大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为加快干热河谷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特别是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该团队还需优先获取哪些数据( )
①物种相似度②物种优势度③物种丰富度④物种均匀度
A.①②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
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
A.生态产品
B.生态服务
C.生态资产
D.生态功能
14.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2019年,部分被临时存放在科伦坡港的“洋垃圾”散发出恶臭。海关抽检后发现,这批中报进口项为旧床垫的“洋垃圾”没有经过最基础的分拣,其中含有大量生活废塑料、生物废料等,均为斯里兰卡法律严令禁止进口的物品。斯里兰卡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要求退回所有“洋垃圾”。截止到2022年3月,斯里兰卡海关将最后一批装有各种固体废弃物的集装箱装船退回英国。完成下面小题。
15. 若“洋垃圾”不被退回,对斯里兰卡水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
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A.水体总量减少
B.水生生物增多
C.水体污染加剧
D.地下水位下降
16.近年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禁止或者减少“洋垃圾”的进口,在新形势下,以“洋垃圾”为基础发展的相关产业应该( )
A.扩大产业的规模 C.增加工人的数量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猫是一种山地林栖动物,畏炎热和寒冷,喜食鲜嫩竹子。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区内海拔1100~1800m之间分布有巴山木竹,2000m以上分布有秦岭箭竹。为了监测大熊猫的活动,景区工作人员在巴山木竹分布区域内设置红外线照相机下图示意某年红外相机捕获次数。下表是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最适宜栖息地部分资料。
B.提高资源利用率 D.加大宣传的力度
因素 坡度 与河流距离 植被覆盖度 距离道路 数值 5° ~30°0◇500米 0.5~1 >800米 注: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1)分析7、8月份巴山木竹分布区大熊猫活动次数极少的主要原因。
(2)说明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最适宜栖息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大熊猫活动的影响。 (3)分析保护区内减少道路修建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作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热带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常年高于的广阔水体,被称为印太暖池,印
太暖池大气对流活动变化通常能影响热带甚至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研究显示,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印太暖池呈明显增温扩张趋势。下图示意印太暖池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印太暖池在西太平洋的分布存在“双舌”结构,“南舌”比“北舌”向东延伸更远。
(1)解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太暖池呈明显增温扩张趋势的原因。 (2)指出导致“南舌”比“北舌”向东延伸更远的主要因素。
(3)阐述印太暖池海温偏暖对我国夏季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过程。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 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 21.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
①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③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④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
A.①②
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 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23.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24.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
B.东高西低 D.北高南低
25.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
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28. 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左图为该流域示意图,右图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寻访中华蜜蜂谷
(1)阐述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区位。
任务二、探究水环境变化
查阅文献,获取到图中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监测数据,如表所示。 采样日期 2月25日 4月25日 7月2日 8月15日 9月10日 10月21日
氮含量(毫克/升) 3.4 3.2 5.8 13.9 11.8 8.8 (2)绘制统计图。概括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调研流域生态治理
以“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为目标,当地对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3)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保护水质的角度列举该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