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三、集团公司HSE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四、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
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五、集团公司HSE目标
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
六、集团公司消防工作的方针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七、集团公司消防工作的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八、集团公司的HSE承诺
1)中国石化在世界任何地方,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在所有的业务领域我们对HSE的态度始终如一。
2)中国石化的各级最高管理者,是HSE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员工对公司的HSE事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HSE表现是公司奖励和聘用雇员和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向社会公开我们的HSE表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提高公司的HSE管理水平。
5)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九、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由十项要素构成
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5.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6.运行和维修;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8.检查和监督;9.事故处理和预防;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十、HSE观察
根据集团公司《中国石化HSE观察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
[2011]758号)文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HSE观察职责、实施规范和考评要求;鼓励职工无论岗位、经历,只要认为是不安全的因素,都可以在《HSE观察卡》上填写,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并进行阻止或处理,激励员工主动关注团队安全表现。
十一、三违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十二、强“三基”除“四害”
三基: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
四害:消除安全环保事故、不稳定事件、质量事故、案件。十三、“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
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
十四、石油天然气保实施时间:2010年10月1日
十五、安全生产三项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十六、安全生产法实施时间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十七、集团公司安全(HSE)理念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
十八、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的内容:
规章制度、HSE意识、监督检查、制度执行力、HSE考核、设备问题、岗位规范、“三违”行为、操作规程、教育培训。
十九、集团公司安全(HSE)理念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二十、集团公司“四个让位”的内容
当利润、产量、速度和成本与HSE矛盾时,必须让位于HSE工作。
二十一、安全态度
坚持把隐患当事故对待;把违章当事故处理;把事件当事故深究。二十二、安全作风严、细、实、恒、快。
二十三、承包商的安全监管原则谁引入、谁使用、谁主管、谁负责。二十四、用火作业“三不用火”内容
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
二十五、三级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二十六、三同时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环保、职业健康、抗震减灾和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对未通过“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行政许可手续,企业不准开工投产。
二十七、隐患治理“四落实”
落实整改方案、落实资金来源、落实项目负责人和落实整改期限。二十八、“三标”的内容
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二十九、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三十、三不动火
无合格的火票不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三十一、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三十二、四全监督管理原则
全员──从公司领导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和实习人员)都要管安全;
全方位──从生产、经营、基建、科研到后勤服务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抓安全;
全过程──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地做安全工作;全天候──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管什么天气,不论什么环境,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安全。总之,“四全”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三十三、设备管理“四懂” 、“三会”
“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十四、一把手在安全生产上要做到的“四件事”
1)始终把握好安全生产的方针、原则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措施;2)逐级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3)抓好重大隐患的治理;4)抓好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三同时”,抓好安全工作的“三同时”,即: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
三十五、五同时
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三十六、“5S”管理活动
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开展“5S”活动,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改变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
三十七、“五有”防治设施
轮有罩、轴有套、坑有栏、孔有篦、口有盖。三十八、清洁生产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三十九、清洁生产的目标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四十、环境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
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
四十一、二次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物质,所生成的污染物质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二次污染。
四十二、次生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未改变毒性,而从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转入另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次生污染。
四十三、环境污染源
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寄生虫及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
四十四、环境保护的任务
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四十五、环境保护的目的
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二是保障人类健康,防止生态破坏。
四十六、事故分级集团公司规定:下列事故为集团公司级事故,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一般分为4个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尚未构成集团公司级的事故,纳入各单位级事故管理。
四十七、未遂事件的管理规定
未遂事件是指可能导致健康损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声誉损害,低于本企业(单位)事故等级的事件。目的: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安全环保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增强员工HSE意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未遂事件报告以鼓励为主,有利于员工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未遂事件,共享经验教训。未遂事件按照事件主要致因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未遂事件、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未遂事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引发的未遂事件三类。未遂事件按照潜在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一般未遂事件和高危未遂事件两级。一般未遂事件是指潜在后果可能导致本企业(单位)级事故的事件;高危未遂事件是指潜在后果可能导致集团公司级事故的事件。发现未遂事件后,应及时填写《未遂事件报告卡》报基层单位。未遂事件发现人应于12小时内向基层单位报告,高危未遂事件应于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本单位业务主管部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