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几种常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及比较

几种常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及比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植物护理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9期 几种常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及比较 陈冬兰夏彤王志波展锦波 (江苏省如皋市农产品质量检验与测试中心,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着重概述了色谱检测法、酶抑制检测法、化学试剂速测法、酶联免疫法等4种常用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 等,并将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气相色谱;高效液相;酶抑制法;ELISA;农药残留;比较 中图分类号¥481.8;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9—0172—02 Overview and Comparison 011 Several Commonly Used Testing Technology of Pesticide Residue in Vegatables CHEN Dong—lan XIA Tong WANG Zhi-bo ZHAN Jin-bo (Rugao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Rugao Jiangsu 226500) Abstract Focused on 4 commonly used testing technology of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including chromatography,enzyme inhibition assay, chemical reagents speed measurement method,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he detection principles,testing methods were overviewed. Several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s wel1. Key words gas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enzyme inhibition;ELISA;pesticide residues;comparison 目前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和速测法两大 类。色谱法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定量、定性精确检测的方法, 一中毒事故的发生。每种检测方法都各有优缺点。 1色谱检测法 1.1检测项目与有关标准要求 般能检测到痕量级(10-12_10 ),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仲 裁和鉴定;速测法主要用于农药残留的定性分析,一般能检 测到2 ̄5 mg/kg即1O ,可防止农产品中农残过高引起急性 色谱检测法根据不周检测类别,检测项目、检测项数、 参照标准各不相同。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色谱法检测范围及参照标准 1.2主要仪器 稳定性差、分子量较大的液体化合物。对于呋喃丹、西维因、 灭害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以及利谷隆、灭草隆等 取代脲类除草剂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 2农药残留速测法 2.1酶抑制法 1.2.1气相色谱仪。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原理是将混合 物各组分在经过一个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组系时,由于各 组分在性质上的差异,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 相作相对运动时,各组分随流动相一起流动,并在两相中进 行反复多次(1O3~10 )的分配,使得各组分最终分离。气相色 2.1.1检测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 药对胆碱酯酶催化水解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 谱法是色谱法中的~种.已被用于许多领域中,成为一种简 易、快速、高效和灵敏的现代分析方法ll】。检测器是测量气流 中不同组分及其含量的敏感器.待测的各组分通过检测器 按其化学特征,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经放大后进行定 药的浓度呈正相关 。原理结构:乙酰胆碱酯酶(AchE)+有 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一酶活性被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AchE)+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一酶活性不被抑制。 活性被抑制 乙酰胆碱酯酶(Ache)+样本 性定量。检测有机氯化合物,如ECD主要用于含卤代烃的 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器灵敏度为≤O.008 pg/s的六氯化苯; FPD主要用于含硫、磷的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器对硫的灵敏 舍有对神经有害物质 L+活性不被抑制 不含有对神经有害物质 试剂为缓冲液、胆碱酯酶、底物、显色剂。 度为≤20 pg/s的十二烷基硫醇,对磷的灵敏度为≤0.9 pg/s 的磷酸丁酸酯。 2.1.2 检测步骤。取1 g样本,擦去表面泥水,切碎(非叶菜 类取2 g)加5 mL缓冲液,振荡2~3 airn;倒出提取液,静止5 min;于比色杯内加入酶100 L和2.5 mL样本提取液,静置 1.2.2高效液相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检测 技术。与气相色谱法相比,更适用于分析高沸点、难挥发、热 作者简介 陈冬兰(1981一),女,江苏如皋人,助理_Y-程师,从事农产品 收稿日期172 10rain;加入100 txl显色剂,100 Ixl底物,混合后于412 am 波长下比色。酶抑制率计算方法为: 抑制率(%)=(△Ac—AAs)/AAex100 质量检测工作。 2010—04—14 陈冬兰等:几种常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及比较 式中:△Ac为对照组3 min后与3 min前吸光度之差; △As为样本3 min后与3 arin前吸光度之差。 2.1.3结果判定。抑制率<50%,表示基本上不存在农药残留; 抑制率为50%~70%,表示蔬菜中可能存在有机磷或氨基甲 酸酯类农药残留;抑制率≥70%,表示肯定存在有机磷或氨 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通过气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方法进行 定量定性。抑制率一般在一10%~110%,一旦检测结果超出此 范围,即说明操作过程有误,需要重新检测。 2.2化学试剂速测法 2.2.1化学试剂速测法检测原理。通过研制有强催化作用 的金属离子催化剂,使各类有机磷农药(磷酸酯、一硫代 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磷酰胺)在催化作用下水解为磷 酸与醇。 有机磷农药(Ops)——塑 磷酸+醇(硫醇、胺、酚等) (即检测液B) 然后研究灵敏度较高的紫色检测液A,使有机磷水解 产物与检液A反应,使检测液A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 2.2.2检测步聚。第1步取纯净水(蒸馏水、洁净水)3~4 mL,约为包装盒内塑料测试盆中I/5处;第2步取需测蔬菜 上带柄舒展叶片2~3片;第3步取吸管吸取盆中水反复冲 洗叶面:第4步用另一吸管吸取三角瓶中紫红色液体,滴入 盆中2滴,混匀;再将塑料瓶内黄色液体滴人盆中4滴,混 匀后静置5~10 arin,观察颜色变化。 2.2.3结果判断。如果液体褪色则表示有机磷农药残留超 量,不能食用。重复测定2~3次。 3酶联免疫法(又称免疫生测法,英文简称ELISA) 3.1基本原理 ELISA是将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反应 有机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抗原 或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抗原或 抗体与酶联接所形成的结合物仍保留免疫和酶的活性;结 合物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后,可根据加入酶底物溶液的 颜色反应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与 标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成正比【引。 3.2酶联免疫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酶联免疫法是迄今为止农药残留免疫检测中应用最广 泛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其中基于竞争吸附的ELISA法成 为农药残留检测中的首选方法。ELISA法有抗体包被直接 竞争法(E—H法)、抗原直接竞争法(E—Ab法)和间接竞争 抑制法[4- ol。 3.2.1抗体包被直接竞争法(E—H法)。是将纯化的抗体吸 附到酶联板上,加入酶标记的农药和待测农药样品,酶标记 农药和样品中同一种未标记农药与抗体进行竞争结合。通 过洗涤去除游离的部分(包括酶标记和未标记的)后,抗体 上结合的酶标记农药量与样品中待测农药的含量成反比。 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底物反应产生有色物质,经比色测定 对待测农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3.2.2抗原包被直接竞争法(E—Ab法)。是将人工抗原包被 到酶标板上,加入酶标记的抗体和待测农药样品,竞争性结 合反应后洗涤,反应板上只留下与包被抗原结合的酶标抗 体.其结合量与样品中同种待测农药量成反比。同样,加入 酶的底物,产生有色物质经比色法对待测农药进行定性定 量测定。 3.2.3间接竞争ELISA法。是用人工抗原(包被原)包被酶 反应板后加入抗血清和待测农药进行竞争性结合反应,洗 涤反应板,板上只留下与包被原结合的抗体(第一抗体),再 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进行选择性结合,洗涤 后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反应的产物量与被结合的第一抗 体和酶标第二抗体量成正比,与待测样品中相应的农药量 成反比。 3.2.4双抗夹心法。抗体包被酶标板后,加入待测抗原(待 捡农药)使其与过量的固相抗体结合,温育洗涤再加入过量 的酶标记抗体,分离固相和游离相化合物,加入酶底物,根 据反应程度可计算出样品中抗原的含量。 4几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比较 快速检测的最低检出浓度、最高允许残留限量(MRL)、 引起中毒的残留量、气相色谱等仪器最低检出浓度之间的 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色谱法、酶抑制 法、化学试剂法及酶联免疫法4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 成本等差异比较见表2。 图1引起中毒的残留浓度、速测法最低检出浓度、国 家规定的残留量、气相色谱等仪器最低检出浓度的关系 5参考文献 【1]金雁,姚家彪,付海滨.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多种有机磷 农药残留『J1_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7):l153—1241. 【2]李顺,纪淑娟,孙焕.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 类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j.食品与药品,2006,8(7):29—30. [3]王升吉,杨崇良,尚佑芬,等.免疫分析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 前景IJJ.山东农业科学,2005(4):72—7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站,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5]孔宪涛.临床免疫学技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80:165— 16"I. f6】周培,陆贻通.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 与防治,2002,24(4):248-251. [7】李卫霞,王素娟.ELISA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田.贵 州农业科学.2009,37(8):241—243. [8]王艳玲,江德甜,孙明山.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 应用『JI.现代化农业,2010(3):25—26. 【9】李卫霞.乙酰胆碱酯酶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啪. 湖南农业科学,2010(3):71-73,76. (下转第175页) 173 李绍忠:昭平县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渣”.是压低菌源数量的有效途径。在早稻灌水耙田时,残留 间采用深灌、漫灌的田块往往水稻纹枯病发生严重。因此, 在稻田土壤中的菌核多浮上水面,混杂在“浪渣”内,随风飘 在田间灌溉一定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露田、晒田。后期干湿 到田边,此时可打捞“浪渣”晒干或深埋。同时,清除田边沟 交替管理,减少无效分蘖,增强植株抗病力,从而抑制引起 边杂草,减少病源基数,可大大减轻水稻纹枯病发病和流行。 水稻发生纹枯病的诱因。四是科学用药,提高施药效果[Sl。应 二是改进种植制度,搞好平衡施肥。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 用化学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最直接、最有效的优点。生 合理的种植制度,各级和农业部fq应引导群众做好种 产中要严格按照田间纹枯病发生的趋势,选准药剂品种和 植结构的调整工作,在条件适宜的地方要推广使用水一旱 使用浓度,是提高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关键。同时,应积极 轮作的种植方式,这样不仅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 引进和开发农药新品种和防治技术,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且还能大大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危害程度和流行蔓延。而 4参考文献 实行水稻连作的地方,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土壤供肥能力,推 【1】广西自治区植保总站.粮食作物病虫及防治图册【M1.南宁:广西民族 出版社.1998:10—12. 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注重氮、磷、钾等元素的平衡施用。 [2]李绍忠,吴彩谦,李建清.2007年昭平县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特 其主要按照“前重、中控、后补”的方法。做到重施基肥,早施 点及成灾原因分析『JJ.广两农业科学,2008,39(5):619—622. 追肥。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切忌偏施、迟施氮肥。做到 【3】华菊玲,李湘民,罗任华,等.杂交旱稻纹枯病药剂防治次数对产量的 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4,16(4):62—64. 水稻生长前期旱生快发,中期要控得住,避免徒长,叶片挺 [4】刘赵康,陈方景,林松,等.井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叨.内蒙 直.叶色不乌,后期不脱肥早衰。三是科学管水,合理灌溉。 古农业科技,2001(S2):156—157. [5】石鸿文,丁文侠.水稻纹枯病的配套防治技术【jJ.河南农业科学,2001 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与田间科学用水与否有密切的联系。田 (5):23. ・+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 (上接第166页) l 800mL/hm 的防效为90.62%~96.17%,药后14 d,保叶率 处理A、处理B、处理G的防效,处理B对稻纵卷叶螟的杀 为81.80%,2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和保叶率明显高 虫效果与处理G相当,极显著优于处理A的防效;处理D、 于对照药剂2%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1.5k m 。因此,从试验 处理E、处理F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分别为78.94%、 药剂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考虑,1.8%甲维盐悬浮剂防治 84.33%、96.17%,其中处理F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极显著优 稻纵卷叶螟的推荐剂量为l 500 mL/hm。,2%阿维菌素悬浮 于处理D、处理E、处理G的防效,处理E对稻纵卷叶螟的 剂的推荐剂量为l 800 mL/hm ,大发生年份可适当加大施药 杀虫效果与处理G相当,极显著优于处理D的防效(表1)。 量。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 2.2保叶效果 峰期 ,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 ,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 药后14 d,处理A、处理B、处理C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 4参考文献 效果分别为56.20%、7O.40%、79.80%.其中处理C的保叶效 【1]韩文瑞,谭流,姜先芽,等.几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 果最好,显著优于处理A、处理B、处理G;处理D、处理E、处 效果忉.广东农业科学,2008(8):100—101. 【2】缪康,束兆林,赵来成,等.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防 理F的保叶效果分别为57.60%、72.40%、81.80%,其中处理 效m江苏农业科学,2008(4):1 l8—1 19. F的保叶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处理D、处理E、处理G;且试 [3】黄水金,秦文婧,刘辉.4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叨.江 西农业学报.2009(7):1 10—1 12. 验药剂处理的水稻生长情况良好,均无药害发生(表1)。 [4]卢兆成,赵海英,朱庆松,等.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 3结论与讨论 验简报『J].华东昆虫学报,2005(4):383—384. 试验结果表明.1.8%甲维盐悬浮剂和2%阿维菌素悬 【5]彭昌明,高海军.杀虫双、锐劲特及其现混现用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田间药效试验fj】.江两植保,2003(2):95—96. 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和保叶效果优异,药后3~7 d,1.8% 【616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等.几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 甲维盐悬浮剂1 500 mL]hm2的防效为89.09%~95.60%.药 IJI.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85. 后14 d,保叶率为79.80%;药后3~7 d,2%阿维菌素悬浮剂 [7]王廷成.乐斯本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fJ1.河南农业科学,1999(11): 24. (上接第173页) 表2 4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成本等差异比较 检测方法 检测残留农药范围 主要特点 适宜对象 成本 适宜地 制法 有机磷、 对农残定性分析,精确度低,操作叶菜、瓜果类施用农药较多检测1个样品需要1.5规模蔬菜生产基地、 简便、快速,1名技术人员30min内的蔬菜、水果新产品,可用万~2万元,仪器成本在农贸交易批发市场 可检5-6个样本。但对酶活性要于复检、混合样检测 2万元左右 求高 化学试剂速测有机磷类 对果蔬等表皮有机磷农药进行定叶菜、瓜果类蔬菜及水果,检测1个样本需1元小型农贸交易市场、 法(速测灵) 性检测,结果不太稳定,准确度低,一般可适用于农贸市场入左右,1套试剂盒成本市民自备小规模基 一般需要重复2-3次,方法简便、口处等候进场的产品速测 在10元左右 地 快速、成本低 酶联免疫法 5O种已研制出免疫抗对农残定性分析,专业性、特异性适用于果蔬上已知或指定未进入产业化开发,暂大型农贸市场及生 体的农药品种包括有强.灵敏度较其他速测仪高,但具农药品种的定性、定量检测无销售 产基地 机磷类、呋喃丹等 有一定盲目性、局限性 色谱法 所有需检农药残留品对农残定性、定量分析,精确度高适用于所有农产品中农药检测1个蔬菜样品检测中心规范化固 种 一般最低检出能达到10-tz_1 级残留的仲裁和鉴定检测 2 000~5 000元.仪器定的实验室 (即p s),但检测时间长,仪器成 设备配套成本最低 本及技术要求高 200万元 [1O]李顺,纪淑娟,李东华.酯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的最佳条件研究[J].食品科技,2007(11):171—173 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