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蜜蜂》教学设计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单 元:探索与发现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蜜蜂具有辨认方向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接着用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怎样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及扎实 认真地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1.介绍法布尔及《昆虫记》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2.从课文的整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理清文章思路。

3.通过研读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感受作者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4.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重难点分析:

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1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一)(课件出示法布尔照片及简介)法布尔年轻时身为初中数学老师, 以本文的作者法布尔说开去,用简设计说明 却十分痴迷于昆虫的世界,立志做一个短的语言并结合课件的介绍,告知学生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一生深入自然环本文是世界名著,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冲动。 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最终成了法国 著名的昆虫学家,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二)相机导入:大家知道法布尔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今天我们(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初读要求。出示课件 读几遍。 (二)认读生词。 初读文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地对课文的梗概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如学生轮读,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的评《昆虫记》。(课件出示《昆虫记》简介) 就一起学习节选自《昆虫记》的《蜜蜂》。 1.自读课文,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从课文的整体性角度出发,让学生简单2.同桌互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时注重在学生基础阅读方面的设计,比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开火车读词价,以及词语的初步理解等等,都是为语,给“辨认、证实、推测”找近义词。 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 1.指名分节读课文,集体正音。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交流问题,小结。 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 (一)默读课文,根据实验目的、 2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将课文分成三个部

分。出示课件 (二)交流。 1.试验目的:第一小节。 2.试验过程:第二至四小节。 3.试验结果:第五至七小节。 四、总结方法,识记生字。 (一)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二)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奶)、免(兔)、弃(弄)、沿(没)”。 (三)提示注意:“扔”的右边是“乃”不是“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不要写成“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听写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么事? 二、析读文本,理解感悟。 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力。 记“劣、闷、证、阻、环、拥、括”。 (二)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过渡:课文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过 程、实验结果分成三个部分,你对哪部 分最感兴趣?(随机学习课文。) (一)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 出示课件 2. 教师引读:因为听说( ),无论( ),它总( ),所以我( )。 3.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预设: 为虚,眼见为实„„ (二)第二部分:实验过程。

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更能了解法布尔实验的缘由。 3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法布尔 法布尔从不盲从,相信事实,耳听

过渡: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出示课件 1.谁能用“先„„接着„„然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习惯。 对于较复杂的内容,教给学生用一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后„„最后„„”来说一说? (板书: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路 放飞蜜蜂) 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再次默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 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先在 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 3.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课件出示 交流预设: 法布尔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 法布尔的思考周密,实验过程条理清楚。 „„ (三)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1.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2.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3.看到蜜蜂回来,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名读,大家评议。) 过渡: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出示课件 4.请大家默读第七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有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空中吹着逆向的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是回

给学生提供很好地表达自己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机会。更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华。 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4

来了。) 出示课件:同学们,读到这里,蜜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地对人们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5. 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句话) 6. 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三、词句积累,拓展延伸。 1.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课后“词句积累”中列举了一部分,你还知道哪些? 2.(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 在学生多元化的解读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从而体察作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希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探究。出示课件 3.课外阅读《昆虫记》、《木木的昆虫日记》。课件出示

风。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