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钢 筋 施 工 质 量 通 病

预 防 及 治 理 措 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钢筋弯曲成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加工的箍筋不规范

1

原因:箍筋边长的成型尺寸与设计要求偏差过大、弯曲角度控制不严。

防治:操作时先试弯,检验合格后再批量弯制,一次弯曲多根钢筋时应逐根对齐。对已超过偏差的箍筋,光圆钢筋可以重新调直后再弯一次,其他品种的钢筋不得重新弯曲。

弯曲成型后的钢筋变形

原因:成型钢筋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堆方地坪不平整、堆放过高而压弯或搬运过于频繁。

防治:搬运堆放时应轻抬轻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应按施工顺序的先后堆放。已变形的钢筋可放到成型台上矫正,变形过大的应视碰伤或局部裂纹的轻重具体处理。

成型的尺寸不准

原因: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画线尺寸偏差过大,用手工弯曲时,板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防治:加强钢筋下料的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预先确定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为确保下料画线准确,应制订切实可行的画线程序,操作时搭板子的位置应按规定设置。对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或大批量加工的钢筋,应通过试弯确定合适的操作数据,作为大批量弯制的示范。对已超过标准尺寸的成型钢筋,除HPB235级钢筋可以调直后重新弯制一次之外,其他品种钢筋不能重新弯制。

2.钢筋绑扎与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2

原因:钢筋骨架绑扎后合模时出现钢筋紧贴模板或保护层过厚等现象,如排除模板原因外,一是钢筋加工中钢筋外形不正确,二是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

防治: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对尺寸不准的骨架,可将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其他部位钢筋发生变形或松动。

保护层厚度不准

原因:水泥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数量、位置不符合要求。 防治:根据工程需要,分门别类生产各种规格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应严格控制,使用时对号入座。水泥砂浆垫块的放置数量和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绑扎牢固。在砼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有可能沉落的地方,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浇捣砼前发现保护层尺寸不准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用铁丝将钢筋位置调整后绑在模板支撑上,或用钢筋架支托钢筋。

墙柱外伸钢筋位移(错位)

原因:钢筋安装合格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而产生位移。浇捣砼时,振捣器碰撞钢筋,又未及时修正。

防治:钢筋安装合格后,在其外伸部位加一道临时箍筋,然后用固定铁卡或方木卡固定,确保钢筋不位移,在浇捣砼时不得碰撞钢筋。砼浇捣完应再检查一遍,发现钢筋位移应及时补救。当钢筋已发生位移时,处理须经监理认可。一般墙中竖筋按不大于1:6坡度调整,柱竖筋可参照《柱内钢筋在施工中错位后的正确处理》一文处理

3

拆模后露筋

原因:水泥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局部挤压模板;振捣器碰撞钢筋,使钢筋位移、松绑而挤靠模板;操作者责任心不强,造成漏振的部位露筋。

防治:每米左右加绑带铁丝的水泥砂浆垫块,避免钢筋紧靠模板而露筋。在钢筋骨架安装尺寸有误差的地方,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用垫块挤牢。

钢筋搭接长度不够

原因:现场操作人员对钢筋搭接长度的要求不了解,特别是对《03G101》有关规定不熟悉。

防治:提高对搭接长度必要性的认识和熟悉搭接长度的标准;操作时对接头应逐个测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或接头过多

原因:不熟悉有关绑扎、焊接接头的规定,分不清钢筋处于受拉区、受压区,造成同截面钢筋接头过多。

防治:配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决定搭配方案。当梁、柱、墙钢筋的接头较多时,配料加工应按设计要求预先画施工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根据受拉区或受压区的要求正确决定接头位置和接头数量。

现场绑扎时,应事先详细交底,以免放错位置。 箍筋间距不一致

原因:操作人员绑扎不放线,按大概尺寸绑扎,造成间距不一致。

4

防治:绑扎前应根据配筋图预先算好箍筋实际间距,并画线作为绑扎时依据。已绑好的钢筋骨架发现箍筋间距不一致时,可作局部调整或增加1-2个箍筋。

钢筋遗漏

原因:施工管理不严,没有事先熟悉图纸,各号钢筋安装顺序没有精心安排,操作前未详细交底。

防治:绑扎钢筋前必须熟悉图纸,核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数量是否齐全准确。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绑扎前应对操作人员详细交底。绑扎完毕,仔细检查清理现场,检查有无漏绑和遗留在现场的钢筋。

漏绑的钢筋必须设法全部补上。简单的骨架将遗漏的钢筋补绑上去即可。复杂的骨架要拆除部分成品才能补上。

梁的箍筋被压弯

原因:梁很高大时,图纸上未设纵向构造筋或拉筋;或图纸上已设,但绑扎时遗漏。

防治:梁高大于700mm时,梁两侧沿高度每隔300—400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的纵向钢筋,纵向构造筋用拉筋连接。

2.10预埋件遗漏或错位

原因:不熟悉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水电预埋后不进行钢筋加强。 防治:有关人员应相互配合,事先确定固定方法,发现错位及损坏应及时纠正或补救。

3.钢筋工程质量程序控制表(见下页)

5

熟悉图纸、技术资料 施工准备 学习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钢材合格证、复验报告 检查脚手架、脚手板 制定、审核钢筋配料单 书面交底 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按不同型号挂牌 中间检查 自检 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下料成型 钢筋、模板工序交接检查 现场梆扎 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浇灌砼、专人养护钢筋 质量评定 资料整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