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二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实
施方案
2014年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首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取得成功,从大赛参与各方以及社会的反应来看,它是迄今为止我省同类赛事中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全省性赛事。大赛公开度高、竞争性大、可看性强,已成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一项年度盛事。为做好2015年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二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根据科技部的大赛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大赛目的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大赛主题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三、赛事名称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二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承办单位
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 浙江省孵化器协会 协办单位
各市科技局(委) 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园区
全省省级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各大学科技园 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 浙江省风险投资协会 浙江大学创新研究院 华立创客天地 罗汉创学院 支持媒体
浙江电视台经济频道 浙江日报 钱江晚报 青年时报
科技金融时报 科技日报 浙江在线 腾讯网 今日科技杂志 优酷视频网站 创业定制微信平台 特别支持 华立集团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 浙江赛区组织委员会 主任
浙江省科技厅副 邱飞章 委员
浙江省科技厅高新处 余仲飞 浙江省科技厅计划处 赵新龙 浙江省科技厅办公室主任 姚礼敏 浙江省科技厅高新处副 陈 夙 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杨更生 秘书长
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杨更生(兼) 副秘书长
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 杜旭虹
浙江省孵化器协会秘书长 高 萍 大赛秘书处设在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 专家指导委员会
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宗佩民 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陈 斌 经纬(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曹国熊 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 斌 浙江华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金明 浙江如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涌 浙江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务公司董事长 陈杭生 天使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 庞小伟 北京芳晟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 何南星 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恺秉 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总经理 叶根银 创业导师团(拟)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存辉 华立集团董事局 汪立成 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张四纲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胡扬忠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若虚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葛亚飞 网易杭州研究院院长 罗尚虎
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胡永祥
浙江浙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越孟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CEO 姚纳新 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 涛 汉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麒诚 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曹晓春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陈 博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锋峰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列明 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万红 五、参赛条件
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海斌
大赛按照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其中参赛企业应为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非上市企业。前三届大赛总决赛获得名次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一)企业组参赛条件
1.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2014年销售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二)团队组参赛条件
1.在2015年6月15日前尚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
4.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企业无产权纠纷。
六、比赛流程及活动安排 (一)比赛流程
本届大赛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报名阶段(4月-6月)
1)4月下旬,召开大赛启动会(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组织参加大赛的正式通知。
2)报名:参赛创业团队、企业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报名注册,组委会完成辖区内参赛企业资格审核,将确认资格的参赛企业情况报送大赛组委会。
报名时间:2015年4月15日-6月15日 2.初赛阶段 (1)企业组
在对报名参赛企业进行资格审核的基础上,按照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7个领域,每个领域分别组织小型路演式评审会,每个领域决出30家左右企业进入复赛。
初赛评审采取小型路演模式,按领域分批开展。每次每个领域30-40家企业,邀请5名创投专家,单场观众控制在100人左右,同时进行网络直播。单个领域评审专家保持
不变,确保评审公平、公正。
(2)团队组
在对报名参赛团队进行资格审核的基础上,决出30个团队进入复赛。
初赛评审采取小型路演模式,每次邀请5名创投专家,单场观众控制在100人左右。
初赛比赛时间:2015年6月20日-7月20日 3.复赛阶段 (1)企业组
复赛按照7个领域进行比赛,每个领域决出前10名左右(按照各领域报名情况确定),合计60名,其中前1-2名企业(按照各领域报名情况确定1名或2名)进入决赛,参与决赛的企业合计12家;确定晋级全国比赛的企业名单(具体数量根据全国大赛组委会分配名额确定)。
复赛采取现场大型路演评审的模式,邀请3名相关领域知名企业家及4名知名创投专家,单场观众控制在500人左右,同时进行网络直播。
复赛过程将决出大赛48家优胜企业,七个领域参加复赛的60家企业,除去总决赛一、二、三等奖的12家企业,即为大赛48家优胜企业。
(2)团队组
30个团队中,前10名团队进入决赛。
复赛采取现场大型路演评审的模式,邀请3名相关领域知名企业家及4名知名创投专家,单场观众控制在200人左
右,同时进行网络直播。
复赛比赛时间:2015年7月20日-8月20日 4.总决赛及颁奖阶段 (1)企业组
进入总决赛的12家企业不分专业领域进行总决赛,总决赛在能容纳1000人左右的大会堂举行,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
总决赛评审组分为首席评委和专业评委共同评审的模式,首席评委7人,由3名知名企业家及4名知名创投专家构成;专业评委50人,由省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券商、银行代表构成。
总决赛过程中设专家点评环节,邀请知名管理专家对每个项目进行一分钟左右专业点评。
(2)团队组
进入总决赛的10个团队进行总决赛,总决赛采取大型路演的形式,决出第一名1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6个,并排序,根据科技部分配给我省参加国家赛的名额,确定参加国家赛的团队名单。
决赛比赛时间:2015年8月20日-9月20日 (二)赛事活动安排 1.大赛宣讲活动(4-5月)
组建由大赛组委会、往届获奖企业、参与过往届大赛的投资机构等组成的大赛宣讲团,选择余杭海创园、高新区海创园、梦想小镇、浙江大学等海归创业、大学生创业
集聚区开展大赛宣讲,并赴全省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重点区域巡回宣传和培训。
2.行业主题论坛活动(7月)
在七大行业复赛期间,举办行业主题论坛。确定论坛主题,邀请相关行业知名企业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负责人、知名技术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作圆桌讨论。论坛规模控制在500人左右,同时进行网络直播。
3.创赛训练营(7-10月)
邀请省内知名企业家担纲创业导师,参赛企业自愿报名并按行业领域进行小班制创业培训,组织相应的导师分享会、专题讨论会、行业沙龙、走进导师企业等活动。
4.投融资对接活动(6-7月)
延续上届投融资对接的成功经验,在初赛、复赛路演评审过程中,每场活动邀请100家相关领域创投机构、券商、银行组成投资团,通过现场举牌要求一对一洽谈的模式,将投融资对接搬到比赛现场。
七、比赛奖项及配套支持 (一)企业组比赛奖项及奖励 1.企业组一等奖 1名 奖金100万元+奖杯 2.企业组二等奖 3名 奖金50万元+奖杯 3.企业组三等奖 8名 奖金30万元+奖杯
4.企业组优胜企业奖 48名 奖金10万元+奖杯 (二)比赛配套支持
1.我省推荐参加国家大赛的企业和团队,符合相关科技计划要求的,给予优先支持。
2.优先享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的支持。优先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机构推荐;优先向银行推荐贷款保证保险信贷等科技金融支持。
3.推荐参加国家大赛的企业和团队将享受科技部的奖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