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评价内容标准
教学时间10-15分钟。请听课后对以下各项做出评价,并写出自评和他评意见。
一、 教学语言技能训练评价单
1. 声音洪亮,句子完整连贯,合乎语法,节奏感强。(20%) 2. 读音标准,吐字清楚,符合汉语普通话的发音规则。(20%) 3. 语调富于变化,有抑扬起伏。能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调表达各
种感情。(10%)
4. 语速适中,做到轻重缓急、断连起伏、张弛有度。(10%) 5. 词汇丰富,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0%)
6. 语言简洁明了,讲话针对性强,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20%)
二、 讲解技能训练评价单
1. 讲解结构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20%) 2.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讲解准确无误。(20%) 3. 能清楚地展示讲解过程,方法得当。(20%) 4. 讲解的语言清楚、明白,有说服力、感染力。(20%)
5. 运用提问、谈话与学生呼应,面向全体,不断激励学生,相互作用
好。(10%)
6. 注意分析学生反应,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深化理解。(10%)
三、 导入技能训练评价单
1. 能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20%)
2. 导入能自然引入课题,衔接紧密、恰当。(10%) 3. 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目的明确。(20%)
4. 面向全体,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20%) 5. 讲话感情充沛,语言清晰。(20%) 6. 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10%)
四、 提问技能训练评价单
1. 提问确实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要学习的内容上。(10%) 2. 主问题能准确体现教学目标,关键问题能突出重点、难点和训练要
点。(20%)
3. 提问框架合理,能体现教材结构。问题排列的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
律。(30%)
4. 提问类型多样灵活,能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应答,对学生的应
答分析准确,反应迅速,评价得当。(20%)
5. 提问的时机和频率适度、适时。(10%)
6. 提问态度亲切,表述清楚、明白,停顿合适。(10%)
五、 结束技能训练评价单
1. 结束阶段有明确的目的。(20%)
2. 结束环节安排有学生活动,如:练习、提问、小结等。(10%) 3. 结束内容概括,有条理,结构清楚,与本节课内容联系密切、恰当。
(20%)
4. 结束环节有利于巩固、迁移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20%) 5. 作业布置明确、适当、有益。(10%) 6. 教师语言简洁,时间紧凑。(20%)
六、 板书技能训练评价单
1. 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能体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20%) 2. 板书内容紧扣课文中心,突出关键问题,具有概括性。(20%) 3. 板书能揭示事理间的逻辑关系、作者思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有条理。(20%)
4. 板书的书写绘画规范,格式正确,章法匀整,图形标准。(20%) 5. 板书的形式简明易懂,空间排列、色彩搭配恰当,意义明确,便于
记录和记忆。(10%)
6. 板书与其它教学活动配合密切、自然。(10%)
七、 语文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单
(一)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10%)
1. 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 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驱繁,所教知识准确。 (二)教学程序与主体意识(30%)
1.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 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 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 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 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训练意识(20%)
1. 精讲精练,以思维训练为重点,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3. 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4. 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意识(20%)
1. 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2. 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 3. 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 4. 能根据教学需要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 知识面广,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五)教学效果与效率、情感意识(20%)
1. 师生平等和谐,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融洽。 2. 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 3. 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4. 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文学院师范生模拟课堂试教评分标准
一、教学目标(10分)
1. 目标确定符合大纲要求,体现教材编写意图。 2. 教学过程中,目标明确、具体、集中,达成意识强。
二、教材处理(25分)
1. 正确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 2.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3. 抓住课文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以简驱繁,突
出重点,揭示规律。
三、教学环节(30分)
1.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主线分明,各部分内容衔接过渡自然,详略安
排得当。
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体现整体阅读规律。
3. 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理
解课文,把握要点。
4. 注重思维和能力训练,体现语文知能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和
发现。
四、教学基本功(35分)
1. 教态镇定自然,精神饱满,态度亲切平和,穿戴整洁大方,。 2. 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清晰生动,讲解清楚正确,有条理,
音量适中。
3. 板书笔划规范、字体工整、设计美观,重点突出,脉络清楚,书写
娴熟,与讲解同步。
4. 能根据教学需要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 综合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种基本技能,灵活组织和调控教学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