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
2.(2分)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①废纸②铝制易拉罐③废口罩④矿泉水瓶⑤废电池,应投入如图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2分)下列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能量、间隔、相互作用均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只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 D.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4.(2分)下列对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5.(2分)学习了化学,我们掌握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的本领。对以下物质的辨别方法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支持燃烧
B.用氯化钡溶液辨别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钠溶液﹣﹣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
结合生成硫酸钡
C.用燃烧法辨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
D.用酸碱指示剂辨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6.(2分)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B C D
物质(杂质) CuO(Cu) MnO2(NaCl) CO(CO2)
NaCl(Na2CO3)
A.A
B.B
C.C
D.D
除杂方法 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
7.(2分)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构成物质的关键因素
B.原子在分子中的配置(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 C.化学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组成了所有的化学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8.(2分)下列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
B.水、空气、食物和阳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物质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9.(2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溶剂
20℃
水 酒精
109g
氢氧化钠
40℃ 129g 40g
碳酸钠 20℃ 难溶
40℃ 49g 难溶
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
B.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C.40℃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10.(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所示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收集二氧化碳
C.测定溶液L、50mL)、塑料桶、铁
桶、木棍、口罩、护目镜、橡皮手套。
①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 mL(计算时,将水、20%和%过氧乙酸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 ②戴好防护用品,用 mL量筒量取所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木棍搅拌后,盖好桶盖备用。
③请你根据(3)中过氧乙酸的性质分析,进行配制时,不用铁桶的理由是 。 12.(3分)口罩中的化学
口罩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需品。
(1)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 原理相似。
(2)口罩中的鼻梁条起着将口罩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其材质常见的有:铝、塑料、镀锌铁等。 ①上述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②铁表面镀锌因其能 ,从而防止铁的锈蚀。 13.(18分)探秘物质的构成
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1)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
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 。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 。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是 。
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 模型。 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 不变, 可变。
(2)分子的构成: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观点2:单质分子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 观点3: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观点4: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 。 2.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 。
3.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
④原子、分子质量很小,为计算和使用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观点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
112
的比值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个分子质量一定大于1个原子质量
(3)离子的构成: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①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写出金属锂(Li)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某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以钴酸锂( LiCoO2)为正极,以碳素材料为负极。在钴酸锂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物质组成分类,钴酸锂属于 。
(4)万物皆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图2是氢、氖、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以氖气、氯化氢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为例,从原子直接或间接构成物质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的理解 。 14.(6分)化学与航天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胖五”)发射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胖五”两种发动机分别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和煤油、液氧做推进剂,而旧的长征火箭采用的推进剂是有毒的偏二甲肼(N2H4)和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其燃烧时还会因泄露和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氮的氧化物。 ①“胖五”的两种推进剂中属于可燃物的是 。
②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属于 变化。 ③写出煤油(以C12H16为例)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胖五”的两种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 。 (2)铝合金在火箭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①铝合金中的铝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 。
②铝在岩石圈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工业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10分)探究瓜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有媒体报道:某品牌瓜子被查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为了测定购买的瓜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小莉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
①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但能与氧气反应。
②二氧化硫可用作干果的防腐剂。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二氧化硫在干果中残留量≤g。 ③在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瓜子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全部释放出来。 ④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条件下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2)实验小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原理:乙装置用于吸收瓜子样品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碱溶液可选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氮气流带出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U型管中放入瓜子样品500g,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向其中通入氮气。 第二步: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得乙、丙装置总质量为。
第三步:再次连接好仪器,持续通入氮气,同时向烧杯中加入沸水给瓜子加热,至二氧化硫释放完全。 第四步:实验结束后,称得乙、丙装置总质量为(假定实验中不产生其它与碱溶液及生石灰反应的气体)。 ③实验结果:通过计算,该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 。 (3)交流
①在第一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在第三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过程中,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碱溶液要过量
B.装置气密性要好
C.实验中不能直接给瓜子加热 D.瓜子样品必须干燥
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含添加剂的食品,若符合国家标准可食用 B.以饮料代替饮用水
C.霉变的大米经过多次清洗后可食用 D.购买食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④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三、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6分)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的稀硫
酸,利用
=v×1g/cm3×20% v=25mL 故填:25;
49𝑔49𝑔+100𝑔
×
L×1g/cm3×%
②量取25mL20%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用50mL的量筒量取;故填:50;
③过氧乙酸显酸性,能与铁反应,所以进行配制时,不能用铁桶;故填:过氧乙酸显酸性,能与铁反应。 12.【分析】(1)根据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即能将病毒与空气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2)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解答。
②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解答】解:(1)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即能将病毒与空气分离,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过滤原理相似。
(2)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铝、镀锌铁属于金属材料。
②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表面镀锌因其能隔绝水和氧气从而防止铁的锈蚀。 故答案为: (1)过滤;
(2)①铝、镀锌铁;②隔绝水和氧气。
13.【分析】(1)根据化学史中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来分析;
(2)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元素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的结构与分类来分析; (4)根据原子与分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1)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如果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推理获得的结论是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
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 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原子核(或质子与中子)不变,核外电子可变。
故答案为: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电子;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 ②核式;
③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或电子);
(2)1.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不正确,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和离子;故答案为:不正确; 2、从元素角度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故答案为: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3、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H2、O2;H、O;
④A.由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
112
的比值,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说法正确;
个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1个原子质量,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小于1个铁原子的质量,说法错误。 故填:ABC;
(3)①锂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金属锂(Li)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Li2HCl=2LiClH2↑;故答案为:2Li2HCl=2LiClH2↑; ②在钴酸锂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Co)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1)(﹣2)×2=0,=3.钴酸锂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答案为:3;盐;
(4)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氖原子可以直接构成氖气;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先构成氯化氢分子,再间接构成氯化氢这种物质;氯原子和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先变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再间接构成氯化钠这种物质,所以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故答案为: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氖原子可以直接构成氖气;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先构成氯化氢分
子,再间接构成氯化氢这种物质;氯原子和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先变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再间接构成氯化钠这种物质。
14.【分析】(1)氢气燃烧生成水,煤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氢气和煤油都是可燃物;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胖五”的两种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原料无毒,产物无污染。
(2)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通电条件下氧化铝分解生成铝和氧气。
【解答】解:(1)①“胖五”的两种推进剂中属于可燃物的是液氢、煤油。 故填:液氢、煤油。
②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化学。
点燃③煤油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12H1616O2点燃¯故填:C12H1616O28H2O12CO2。
¯8H2O12CO2。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胖五”的两种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原料无毒,产物无污染。 故填:原料无毒,产物无污染。
(2)①铝合金中的铝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铝原子属于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 故填:铝原子属于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
通电②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O3通电¯故填:2Al2O34Al3O2↑。
¯
4Al3O2↑。
15.【分析】(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计算二氧化硫含量;
(3)在第一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在第三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产生的SO2全部排入乙装置; 碱溶液要过量,从而使二氧化硫完全被吸收; 装置气密性要好,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直接给瓜子加热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瓜子样品必须干燥,以防止水分影响实验结果;
含添加剂的食品,若符合国家标准可食用; 不能以饮料代替饮用水;
霉变的大米经过多次清洗后也不可食用,是因为清洗不能除去有害物质; 购买食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身体健康; 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解答】解:(2)①实验原理:乙装置用于吸收瓜子样品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碱溶液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氮气流带出的水蒸气,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填:氢氧化钠溶液;2NaOHSO2═Na2SO3H2O;CaOH2O═Ca(OH)2。 ③二氧化硫质量为:﹣=,该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g。 故填:g。
(3)①在第一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在第三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产生的SO2全部排入乙装置。 故填: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将产生的SO2全部排入乙装置。 ②A.碱溶液要过量,从而使二氧化硫完全被吸收,该选项正确; B.装置气密性要好,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正确;
C.实验中不能直接给瓜子加热,是因为直接给瓜子加热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故选正确; D.瓜子样品必须干燥,以防止水分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正确。 故填:ABCD。
③A.含添加剂的食品,若符合国家标准可食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不能以饮料代替饮用水,是因为以饮料代替饮用水会导致饮料中的某些物质危害身体健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霉变的大米经过多次清洗后也不可食用,是因为清洗不能除去有害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购买食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身体健康,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D。
④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方程式是:SO2H2O═H2SO3。 故填:SO2H2O═H2SO3。
三、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20g废液中含有NaOH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出废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最后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pH=7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5g×%= 解:设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8098
=
𝑥0.49𝑔
=
废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0.4𝑔20𝑔
×100%=2%
2%>%,所以不能直接排放。 答:该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