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卷第5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5,No.5 2007年10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ty(S0cia1 Science Edition) Oct.2007 经济与金融的互动 温州1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 苏 丹 ,王喜梅 (1.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财税与金融系,四川成都 610107; 2.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四川成都610074) 摘要:温州经济特色首先催生了民间金融,民间金融的迅猛发展反过来又不断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输血供氧”,因此,民营经济孕 育了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又助推了民营经济,二者相互依存。目前要规范民间金融使其成为民营小型企业的融资主渠道。 关键词:经济特色;民间金融;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8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2—5379(2007)O5一OOl3一O4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FINANCE—EVOLUTION OF THE FOLK FINANCE SYSTEM OF WENZHOU SU Dan ,WANG Xi mei (1.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Sichuan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Chengdu,Sichuan 610107,China; 2.School of Finance 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Chengdu,Sichuan 610074,China) Abstract: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Wenzhou economy have first expedited the local folk finance,and the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finance,in turn,has uninterruptedly made“blood and oxygen transfusion”tO the economy.Therefore, the privately operated economy has bred the folk finance。and the folk finance has boosted the privately operated economy,the two have been mutually dependent for existence.It is essential,at present,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of folk finance SO that it will become the financing main channel for privately operated small businesses. Key words: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folk finance;system evolution 开发而不能有效利用;交通条件差,自古以来由于温 、温州经济特色催生了民间金融 州交通闭塞,使温州话自成语系,外地人根本听不懂 温州话,“汽车跳,温州到”是当年交通落后的真实写 (一)温州经济特色 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的 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温州的发展 不断推广和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农村劳动力开始 格局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但是,改革开放 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温州更是率先走上以农村 前,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当时的情况 家庭工业为特点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以家庭 可以用“三少一差”来描述,即耕地少,温州“七山二 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 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不到266.67 In。;国家投人少, 村能人为骨干的从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发展 温州20世纪50年代是对台前线,20世纪60年代 模式——“温州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 是“文革”火线,20世纪70年代是建设短线,建国后 展,富有区域经济特色的路子,使温州的社会生产力 到1981年,国家对温州投人只有6.5亿元;资源利 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从1978~2004 用少,温州资源贫乏,仅有的一点资源由于没有投人 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3.2亿增加到 *收稿日期:2007一O1—15 作者简介:苏丹(198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商业银行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0月 1 4o24L,即增加了lOO多倍,翻了5番多,年均增长 资金和生产资本混为一体,无形中增加了市场的现 15 ,财政总收人从1.35亿增加到143亿,翻了7 番多uj。“温州模式”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 1.民营经济 温州民营企业的数量、工业产值、外贸出口额、 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市的99 9/6、96%、95 9/6、75 ,还 有33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3家企 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2.区域性规模经济 区域性规模经济也称为“块状经济”,它以专业 化市场为依托,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相结合的、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群体,是地域相 对集中和产业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市场经济。 3.家庭企业模式 温州民营经济形成了以家庭企业为基础的“小 商品、大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家庭企业作为最基 本的经营、决策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极强的成 本优势和专业核心能力,以家庭为单位的加工工业 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温州的经济特色催生了民间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 的信贷所有制歧视问题客观上促成了民间金融产生 制度性变迁。同时,区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 资本积累规模的迅速扩张,为温州民间金融进一步 的制度性安排和创新提供了条件。 1.民间金融模式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 融资需求 (1)“温州模式”的企业类型、产业经济对资金需 求大。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内,温州民营经济不 论是单个企业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发生了惊人的 量变和质变,由原始的家庭手工业个体企业发展到 规模化的现代型企业集团,这必然要求持续强大的 融资支持,而“温州模式”的企业类型、产业经济等特 点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 一是温州民营经济是从家庭企业的经营形式一 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可以说,以家庭企业为基础发 展经济是温州模式的最大特点。家庭式企业固然在 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专业化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细 化生产分工、专业化能力积累的关键作用,但是,由 于家庭企业绝大部分产生于当时经济极不发达的温 州农村地区,家庭企业在初创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 是启动资金极度匮乏。因此,家庭企业的发展过程 中对资金需求十分旺盛;同时,家庭作为一个相对独 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和生活双重消费,造成货币 金容纳量,客观上需要相当数量的现金。 二是在温州“块状经济”中,各种专业化商品市 场起到了重要的核心带动作用。同时,温州遍布全 国的销售队伍又形成了全国性商品销售网络,小商 品、大市场构成温州经济的另一大特色。专业化商 品市场交易、国内销售的商品流通性客观上需要交 易者具备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以应对赊购赊销所带来 的不确定性,而且我国农村居民又有现金结算的习 惯,导致一部分货币资金体外循环,因此,大大提高 了温州的货币投放量,增大了资金需求。 三是随着温州家庭工业发展和专业化市场的扩 大,产品和劳务输出增加,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 在地区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家庭经营或挂户经营 的产品生产、销售和原材料采购基本上都是现金购 进,而销售对象大多数是国家企业或集体企业,结果 是,资金周转时间长、速度慢,而且现金需求量也增 大,总体上加大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 (2)正规金融没有给予民营经济足够的金融支 持。面对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中日益增加的资金供需 矛盾以及极具潜力的资金需求市场,当地金融机构 尤其是国有金融机构是如何反应的呢?事实证明, 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当地 信用社并没有给予个体企业、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 足够的金融支持。国有金融之所以面对民营经济发 展的强烈融资需求而采取所有制歧视及信贷的政策 性倾斜,是由以下因素所致: 一是温州的私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个体企业、家 庭企业、家族企业,虽然在较短时间取得了迅猛发 展,但是难以避免地存在诸如企业规模小、经营机制 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缺乏信用记录等先天不足,国 有大型商业银行与众多私营企业之存在着严重的信 息不对称,如何对企业信息进行收集、筛选、甄别成 为一大难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极高的信息 成本使国有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二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加 大,温州的县域正规金融机构大量收缩撤并、信贷资 源配置权限的上收、信贷增长的适度控制、贷款风险 管理的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提高20 左右的 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一些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从银 行得到满足,便转向民间借贷 一方面是紧缩的银 行信贷,另一方面是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温州的民 间借贷市场迎来了一场新的繁荣。因此,县域金融 体系萎缩,民间借贷自然介入,与正规金融形成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卷第5期 苏丹等:经济与金融的互动一~温州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 “国退民进”的关系。 州市中心支行调查,20世纪80年代在温州中小企业 总之,温州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体制与当地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极不适应,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制 度扭曲:一方面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日益 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表现为创业启动资金严重匮 乏和生产规模扩张时传统内源融资的日渐乏力;另 一总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金融各占 1/3;2000年三者的比例为58.6:32.4:9,2002一年为 60:24:16,2003年为57:37:6 。虽然相对量 下降,但总量呈上升的趋势。温州民间金融的产生 和发展适应了温州转轨和变革时期经济社会的嬗 变。事实表明,温州民间金融对温州经济社会的发 展具有一系列积极效应。 方面是传统计划金融体制下国有金融机构信贷配 给的所有制歧视和制度偏见。由于民营经济得不到 国有金融的融资支持,加之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温 州地区不可能依靠外资和大量的国家投入,因此,它 们不得不自筹资金和通过非银行货币市场来融资,民 间金融就是这样一种应运而生的新型融资形式。 2.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成熟为民间金融模式的 出现提供了资金积累 温州之所以较早的形成了民间融资形式。还有 一个原因是它具备了良好的制度供给条件。随着温 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成熟,“家庭工业+专业化市场” 的经济发展模式,较早完成了商业资本积累和工业 资本积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出现剩余资本。 同时,如前所述,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现 金的大量投放,表现为当地居民手持现金的增加,这 使得政府金融部门客观上难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和 资金,特别是官方金融不可能对现金进行严格或是 绝对的控制以及对民营经济采取的融资政策性歧 视,显然,这为自由的民间金融资本形成创造了极重 要条件,而且,温州之所以较早出现典型的民间金 融,这也和温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非正式制度环境密切相关。温州沿海靠山的地理环 境使温州人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精神,从北宋开始温 州就形成了“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历史文化传统, 而且,温州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数具有深厚金融文 化底蕴的城市。另外,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国家宏 观政策的影响,温州得到的国家投资极少,国有大中 型企业不多,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也较少。因此,温 州独特的制度文化环境孕育出真正的市场化金融制 度安排,温州民间金融的萌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近 乎完全是市场制度自然演化的结果。 二、民问金融助推温州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温州第三产业和农村家庭工 业的迅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很难从正 规金融机构取得融资的前提下,温州民间金融得到快 速发展,民间借贷规模大幅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温 1.有效地缓解了温州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供需 矛冶 其实民间金融产生的基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中涌 现出大量资金需求主体,而这些主体又游离或被排 斥于国家银行体系的资金供应格局之外,它们只得 从民间资金市场进行融资。而民间金融在解决这个 矛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温州民间借贷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尤其是借贷手续简便、时效性 强,资金供给“短、频、快”的特点更是大受精明的温 州人欢迎。温州人在做生意时资金的周转是以天甚 至是以小时来计算的。早一刻获得资金就意味着早 一刻盈利,民间金融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让他们可 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筹集到大笔资金,从而抓住稍纵 即逝的商机。而官方金融机构则由于手续比较繁 琐,时效缓慢不能适应温州商人快节奏的要求而缺 乏竞争力。温州的民间借贷多发生在亲戚、朋友、同 乡、同学、同事之间,借贷双方通过“血缘”、“地缘”、 “业缘”等社会关系媒介实现了资金供需之间的信息 对称,消除了信用交易鸿沟,适应了广大居民注重传 统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契约的有 效性,降低了风险,还体现了团结互助和有钱大家赚 的精神,为民间借贷长盛不衰提供了特有的载体。 2.从温州经济的起步和腾飞来看民间金融功不 可没 改革前,温州人多地少,资源贫瘠,交通极不便 利,经济非常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38元,改 革开放以后,很多人迫于生计,从事手工业或外出经 商,凭借自己勇于冒险的精神,积极开拓市场,赚取 超额利润,所需要的资金除了自我积累外,基本上靠 民间融资。在民间金融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国内生 产总值2000年(828.12亿元)比19'78年(13.22亿 元)增长了61.6倍 引,其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 它地区。 3.民间金融的迅猛发展反过来又不断的为民营 经济的发展“输血供氧”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时间内,国家对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0月 州的投入仅6.5个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也增 加不多,同时外资投入也很少。所以说温州经济主 要还是“靠自费改革”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温州大量 的民营企业更是依靠私人借贷进行生产经营,完成 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创造出闻名中外的温州模 式。尤其是像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康奈、奥康、 红蜻蜓等等一批如今上规模、上档次的知名企业,在 创业初期都是靠自筹和民间借贷资金发展起来的。 目前,温州大多数民营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 分组成: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据调 查,仅按2001年末温州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00亿元 计算,中小企业借人的民间信用约为17O亿元,企 业创业资本中以业主个人名义借人的民间借款约为 125亿元 j。同时,丰厚的民间资本,不仅孕育了一 大批本土的民营企业,也造就了一支闯荡全国市场 的经商队伍。目前至少有160多万温州人在外经 商、投资办企业.这些在外投资者的原始资本大都靠 自筹,并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因此,民营经济孕育 了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助推了民营经济,二者是共生 共荣,相互依存的。 总的来说,温州民间金融有其雄厚的生存基础, 有力地支撑了温州区域经济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乃至当前的长期、持续繁荣,从而保证了温州的经济 “第一次体制转变”的基本完成。在经济逐渐向全球 化、信息化转变的时代,温州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 环境也将随时处于调整之中,以迎接国际竞争的挑 战。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发 展,从总体上已进入二次创业时期,融资多元化既是 二次创业对民营企业本身的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对 金融支持的要求。它要求民间金融在市场的广度和 深度上应当有所加强。而民间金融要能做到这一 点,则必须向组织化正规金融形态转化,并在建立健 全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等基础 上,加大民间金融的创新,实现民间金融的深化,依 法经营民间金融业务。 目前在温州组建民营化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条件 已基本具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在很大程度 上已经具备了民营化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条件,尤其 已有适当规模和一定的地缘、人缘关系;温州模式二 十多年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及民营 企业家.其中一部分民营企业与个人持有大量的富 余资金,而一大批民营企业需要资金的支持,他们的 资金供需缺口非常大;还有在非正规金融部门支持 下成长起来的部分非国有经济部门如今已初具规 模,也因此有了进军中小金融机构贷款的资格,在很 大程度上可以不再依靠民间的地缘、人缘关系。组 建的模式可由民营银行资本改造而成,主要是改造 商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民间金融机 构。组建的原则应严格按市场的规律规范运作,杜 绝任何形式的行政干预,确保特定的产权结构,即它 应完全区别于国有化金融制度,以真正的股份制形 式出现,尤其是进入壁垒要相对低,使具备资格的法 人都能进入,中小金融机构之间要有足够的激励和 竞争,从而造就出真正内生于民营经济的中小金融 机构,使其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支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元华.温州民间融资及开放性资本市场研究[M].北 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i0—12. [2]吴文军.民营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指南[M].北京: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6:96—98. [3] 程剑呜,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6:55—56. [4] 蒲祖河.民间金融的制度性变迁与创新研究——对温 州个案的实证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2003(6):1—2. 责任编辑: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