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及并发症的研究
作者:龚清峰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5期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我院从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即研究分组,根据患者医院进行分组,对照组71例患者于发病后48h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则在48h内采取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时机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及对并发症的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组间差异较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并发症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1]。肠梗阻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根据发病情况的急缓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痛、吐、胀和闭,肠梗阻的治疗,在于缓解梗阻,恢复肠管的通畅。值得注意的是,对患者生命的威胁不完全在于肠梗阻本身,而是由于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病理生理变化[2]。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少肠腔膨胀。手术治疗应在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纠正后再进行。为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笔者以发病后48h作为临界点实施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纳入我院从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即研究分组,根据患者医院进行分组,对照组71例患者于发病后48h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则在48h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30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8.6±3.7)岁;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8.7±3.5)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入院患者均进行手术前的以下治疗方式,主要为肠胃减压、水盐平衡、足够的营养支持、保证酸碱度平衡、禁止饮食、抗感染等方式[3]。在进行治疗时,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醉措施,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进行适当的手术方式,采用及时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 24 小时内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绞窄性肠梗阻、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以及肿瘤等患者,这时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要采用肠粘连松解术或者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对其进行治疗;对于较窄嵌顿疝患者采用疝修补手术的治疗方式,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采用肠扭转复位术对肠扭转患者进行治疗,避免患者病情恶化。观察组在发病 48 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在发病48小时后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患者腹痛、腹胀以及腹部结节等症状完全消失则为显效;患者腹痛、腹胀以及腹部结节等症状有所缓解则为有效;患者腹痛、腹胀以及腹部结节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严重情况则无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
1.4 统计学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组间差异较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肠内及肠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肠道机械性堵塞称为肠梗阻,为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痛、吐、胀和闭。肠道气血瘀结,肠腔梗阻不通则发为腹痛;肠腑闭阻,胃肠之气上逆则发为呕吐;气滞于中,水谷精微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肠内积聚气体、液体则发为腹胀;肠道不利,传导失司,大便、矢气不通而闭[4]。肠管发生梗阻后可引起一系列局部与全身的病理变化,老年急性肠梗阻腹痛程度远不如青壮年剧烈,有的仅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
梗阻一旦发生,一般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极差,若患者伴有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或贫血等,使身体状况进一步变坏,从而使病人承受手术的能力变低,术后恢复期也变长,加之该病容易发生大肠杆菌感染,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使急性肠梗阻具有相对较高的致死率。因此,外科治疗手段和措施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其外科治疗对于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康复情况有直接联系,如果选择的治疗方案不妥当,很可能造成病情恶化,造成严重的后果[5]。本次研究中,对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了不同手术时机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发病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发病48h再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时术后并发症的统计结果也证实了在发病后尽快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急性肠梗阻患者在发病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时最佳的治疗时机,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俊, 钱晨, 陈国庆. 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及并发症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5):57-59.
[2]施岸鹏.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6):737-738.
[3]陆耀, 陈大伟, 龚庆豪,等. 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 22(5):98-99.
[4]杨永锐, 王明元, 戴文捷. 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采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2):280-281.
[5]敬世兵.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的对比[J]. 医药前沿, 2016, 6(23):2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