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开创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五”成果表彰会暨“十一五”开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 陈志龙
2007年1月20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首先,我代表中央电化教育馆对各位出席此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在“十五”期间,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我馆组织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各级电教馆和各有关单位致以诚挚的谢意!对在教育技术研究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五年前的1月17日,我们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大会,报到当天全国许多地方普降瑞雪,大江南北到处银装素裹,尽管交通不便、天寒地冻,但是,从各地赶来参加开题会的代表近八百人,那种热烈的会场气氛至今记忆犹新。经过五年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今天,我们又在江苏扬州欢聚一堂,回顾总结“十五”期间我们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共同探讨开创“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感想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硕果累累
进入新的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如何培
1
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命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十五”期间,教育信息技术作为独立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进行课题立项。经初步统计,“十五”期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立项的课题共有196个,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展了其中三个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电影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实证研究》。此外,考虑到近年来我国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参与教育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中央电化教育馆从“十五”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课题立项。“十五”期间,有四千多所学校、一万多名一线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我馆组织的教育技术研究。
“十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由于许多知名专家的积极参与和领衔主持,电教馆系统的通力合作与精心指导,广大课题承担学校的积极探索与认真研究,绝大多数课题都圆满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教育技术研究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持续协调发展
1.“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思路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教育技术研究要站在
2
时代的前列,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协调发展;要高度关注教育实践和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要切实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应用研究为重要方向;要充分调动和发挥高等院校专家、学校教师、电教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广泛参与、紧密合作、和谐发展、各方受益”的研究机制,营造教育技术研究和谐发展环境;要构建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系统优势和整体优势,实现教育技术研究在理论层面、应用层面、技术开发层面和组织管理层面的全面提升。
2.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一要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要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与教学应用的研究,深入探索教学应用的模式和方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三要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探索、环境构建、资源建设、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为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支撑;四要积极开展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策略及评价的研究,重点研究并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及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的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和辐射作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五要发挥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整体优势,建设高素质的教育技术研究骨干队伍,提高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创新性、实用性和影响力,科学构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结构体系和支撑机制。
3. 认真做好“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立项课题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我们抓得比较早,开展得也比较好。2005年12
3
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就着手布置“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并且发布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和课题管理办法。全国广大学校、教师表现出了比“十五”期间更高的热情,截至目前为止,参与学校已有3000多所、申报课题2000余个,现在已批准立项的课题1724个,遍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我们要力争进一步提高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权威性、实用性和影响面,共同打造出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品牌,切实确立并有效研究一批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和重点研究内容,有效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构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工作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年度课题,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三、与时俱进,开创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新局面
1.认真做好已有经验、成果的总结、提炼和推广
“十五”期间的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要把这些成果真正广泛地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让研究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十一五”期间,要切实做好对“十五”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工作,并积极做好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
2.注重课题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现代化,管理也要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更应该做到现代化。要深入改革课题管理方式,做好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实现课题组织管理、指导和交流的网络化。抓好重点课题的管理与指导,加强同类课题的研讨与交流,
4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3.加强宏观思考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在关系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上,要能够形成有针对性、有系统性、有价值的事实资料、数据和结论,为国家和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服务。
4.注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课题研究要讲求实效性、创新性。科研的价值在于创新,要避免重复的研究和无创新意义的研究。在“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中,绝大多数课题从选题和研究的内容来看都有创新价值;有些课题尽管是老话题,但是在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拓展研究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使我们的研究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5.发挥实验区、实验校、实验基地在教育技术研究工作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电化教育馆信息化实验基地要在“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工作中,继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要积极承担并开展教育技术研究,为推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国电化教育》等专业杂志要为新一轮的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提供广阔的研究和交流平台。
各位代表,五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
5
绩,我们由衷地希望,以这次会议为重要标志,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扎实研究,为“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为繁荣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电化教育馆、扬州市教育局和扬州市电化教育馆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有关企业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事业顺利!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