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再发
我含蕴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 ————卢梭
从儿时就开始期待幻想的大学生活转瞬就消失了四分之一。一年、12月、365天、8760小时……细数下来,大一的时光真的很漫长。可是,此时细细回想,我竟然发现回忆如此匮乏。一年,几乎是一片空白。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我们的身边来来往往了一些人,一些在我们的识海中留下不灭痕迹的人。他们各自不同,于我们而言,却又惊人的相似:对我们的未来给予了深切厚望的眸光,轻轻摸着我们受挫而低下的头的厚实大手,以及向我们描绘精彩绚丽的大学生活的温声细语。而大学生活就在这十二年的漫漫时光中,被我们不断地构想、期望与神圣化。是的,大学生活已经被我们神圣化了。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如果自己不在大学中耕耘付出,我们基本上什么也不会拥有!
所谓放假,家里遭嫌,出门没钱,每天特闲。这时,大学新生们总会疯狂地转载一些大学攻略、名人寄语。花样百出,招式繁乱,若武林江湖的刀光剑影。终于脱离苦海的娃儿们壮志雄雄,总是会泪流满面地誓要在接下来的四年之中笑傲江湖。然而,他们忘记了,所有的武功秘籍中,最厉害的招数是回归本源。如果他们咨询学长学姐,就会发现,所有的攻略都只是:珍惜时间,多读一些书,多参与一些活动。珍惜时间……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大一一年的真切感受,我只能默然无语。当记忆中充斥着玩乐悠哉、无所事事时,我能说什么?当我细数得过多少荣誉,发现只是个位数时,我有什么好说的?当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天差地别时,我又可以说什么?只能默默、只能无语、只能一人独自后悔。
忽然想起上学期采访的一位大二学姐,她对大一生活的总结:读书太少。细细回想,读书太少此时也是我的最大遗憾吧?我们这届的运气确实比较背,来到了偏僻寂寞的张公岭。开学伊始,我们尚雄心壮志。暗地抱怨过,抱怨它的小小图书馆无法满足我们预想中的需求。但此时回眸,忽然觉得几分可笑:这一年下来,不要说究竟读了多少本书,单论我踏足图书馆的次数,也是可以数得清的。直到第二学期,我才来到四楼的阅览室。在距离大一结束只剩下两个月时,忽然想起曾经的“宏伟”计划,我顿时焦躁不安,跑去图书馆抱了一摞书,放在宿舍里充当着摆设。最后也只有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离开张公岭时,我依稀瞥见那隐于树影中的小小的图书馆。暗暗猜想,曾经有多少学子如我一样,辜负了她?
这一年中,我们无数次吐槽着张公岭,称其为“岭大”。面对他人的疑惑,最初几次后,我们已经懒得为自己的尴尬解释。室友与快递说话时,直接称自己为树达学生;监考老师说,我们的师资不是最好的时,我们也只是无奈嗤笑;同学闲逛本部,遇见问路人,直摆手:抱歉,我不是师大学生……这些遭遇,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我们本应骄傲的内心,疼痛、愤怒、无奈、最终麻木。罗利曾吟咏过两句响亮的诗:“从此 人心坚硬,任劳任怨,证明我们的身体本是岩石。”曾经,我无所谓,可是现在,我后悔了,后悔在无所谓中耗费了自己的青春。无论好坏,无论别人重视与否,大学终归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终须为自己负责。
细数这一年的经历:参与三下乡活动,通过国二考试,发表两篇作文,两篇新闻,得到心咨室的优秀工作者称号,参与的九州社团获得优秀社团,多次兼职,收获乏善可陈。本无可喜,却又多生悲伤。
世事无常,今年的四月底,我失去了一位亲人,永远的。即使我立即请假,匆匆赶回家,仍未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凌晨两点的长途大巴上,我无声地狠狠地大哭:为那位一
直惦记着孙女的老人,为那无助可怜的女孩,为这两千里的漫长距离。爷爷的音容也被永远地定格,成为新年离别时我回眸所见的那个默默感伤的风霜老人。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如今只能通过回忆一点点地搜寻,咀嚼。爷爷是家里唯二支持我来外地读书的,每次想起他,我就无法在这座学府中,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
而大二,就在这种情况下猝不及防地冲撞而来。回到本部,身处学术氛围浓郁的环境时,我又该怎么走好下一步呢?退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实力或许不能决定一切,但它却是衡量我们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既然踏足这世间纷纭,我们就只能整理行装,一路向前。考入湖南师大,是对过去自己潜心学习的一个交代。而这仅仅只是上个阶段的终点与我们大学生涯的起点,无须自喜。
自从参与新生家长会,父亲就一直对我所处的大学赞不绝口。他常常说,你们校长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棒:进入大学时,大家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大学毕业时,就天差地别了。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道出了父母对我们的担心与希望。靠天靠地靠父母,终究不如靠自己。网络上流行着一句话:进入大学一个字,混;出大学就是两个字:混混。在经过一年的漫不经心,我们引为笑谈时,才发现的确应该为自己定个方向。
早已与家人约定,既然在外省上大学,那么我毕业后一定要回江苏。而江苏目前招的中学老师几乎都是研究生,大四考研貌似已经是我的必经路。对于比高考还艰难的研究生考试,我的信心真的不多。我的学识、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在大一过后,基本没多大变化,都是必须加强的方面。
大一的时候,很多人遵循着各种攻略,迷茫地四处乱撞,在学习和娱乐间左右徘徊,最终惨淡收场。我的大一生涯,就基本没在课余时间碰过课本。诸如英语、文学史之流,都是在啃高中的老本。虽然考试成绩尚过得去,我的心里却十分清楚:学习,已经为我亮
起了红灯。而大二,是时候捡起书本了。
到了没有校门的本部,最大的诱惑应该就是翘课了。很多人都说,没有翘课的大学就不是大学,紧接着就洋洋洒洒地举了无数名人的事例。然而,我们也不能盲目跟风,须知这些人逃课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调节的。他们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并腾出时间来竭力实现。这样的翘课才真正地发挥了价值。东施效颦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无知地浪费学习资源。对于基础还没打好的现在,我还是应该一步一脚印地上课学习。
英语四级考试正在大二等着我们。想要将荒废一年的英语捡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君不见,学长学姐挣扎苦海,全校转为英语系。君不见,考试放榜,无数学生泪千行。必须端正态度,每天坚持早起背诵单词,闲暇时随身听听力。事情都是熬出来的,当我们习惯了,自然不会觉得困难。
晚上坚持读一小时的书,不断充实自我,莫让来年暑假的自己再次后悔。图书馆的大门始终为我们敞开,坚持走进去才是我们需要的态度。同时要及时做摘抄,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灵感。身为中文系的学生,我们又怎能不腹有诗书呢?
兼职也是需要做的。我们总要感受社会上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长大。如果可以,我也需要多做家教,三下乡的经历使我深切地感受到,纸上谈兵终究没有成效。面对学生,我只能词穷,任何事都需要锻炼才能娴熟操作。
我的大二,有太多的计划,太多的想法,但关键的是能否真正做到。睡前想了千百路,早晨醒来走原路,终究不可取。我,愿做一只蚌,含着石头,日日夜夜,蕴养着珍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