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习作课

我的习作课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我的习作课

我是个小学语文教师,执教整整16年了,直到今天才有给大家分享的冲动。因为在漫长的作文教学中,我就像瞎子过河一样,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前进、再前进,至今才找到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当孩子们在我身后追着我问:“邓老师,什么时候安排作文课嘛?我好想又写作文!”“邓老师,写作文时让我到黑板上去写嘛!”“邓老师,我也要投稿!”„„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实在话,我等这一天等得实在太久了!

众所周知,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大多数语文老师头疼的难点,写什么,怎么写,如何改,这一系列的问题令不少老师焦头烂额,更是令学生犹如上刀山下火海般难受。怎样才能令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中的习作教学步骤。 第一、把握好出示习作要求的时间。

不少老师或者家长都会认为我提出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出示习作要求自然是在习作课上啊!当然,大多数老师包括我以前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现在我却找到了更为恰当的出示时间——学习每个单元的课文之前! 我打乱教材顺序,把习作要求提到整个单元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了解,但却并不要求学生写作,只是让学生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少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即将学习本单元的每篇阅读课文都是能为本单元习作服务的。小学语文教材一般分八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需要学习的四、五篇文章,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导语和这几篇文章都是能为后面的习作服务。下面我就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上册园地四为例子来谈谈。本组导语在课文的第62页,课文13课丰子恺写的《白鹅》和15课老舍写的《猫》是重点讲读课文,14课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和16课老舍笔下的《母鸡》是略读课文,语文习作是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用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叫学生朗读一遍第62页导语和第78页语文园地四习作要求,再把四篇课文学习夹在其中,做成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夹心面包”,让孩子们明白本组习作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怎样才能写得好这次习作,那就需要学习本组四篇中外著名作家的文章,看看他们是怎样具体的写出动物的特点,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在每一堂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就会去学习丰子恺如何运用对比写出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的特点,那孩子们自然会联想到,既然写鹅可以这样,那咱家的鸭子或者是可爱的荣昌猪又该怎么运用对比才能写得像大师般生动呢?孩子们当然也能学到像老舍那样感情真挚,把猫当作是自家儿女来看待,无论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十足的可爱!老舍描写令自己莫名的讨厌的母鸡,去发掘动物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它们的可贵精神!因了解而转变对待动物的态度当然也能感染孩子们,让他们多了解动物,发掘动物身上的闪光点!俄国作家在自己的文中用上幽默有趣的调侃,大量比喻、拟人、对比等这些写作技巧也能为乡村孩童描写天上飞的小鸟、地上爬的虫子,水里游的鱼儿所用了„„四篇大师名作无疑是最好的范文,分析课文的同时就让孩子们知道,要想把自己喜爱的动物这个习作写成功,就得像著名作家那样谋篇布局,仔细观察,具体描写,赋予真情实感„„孩子们事前明白习作目的和要求,几篇大师作品自然而然让孩子们学为所用、学以致用,并且活学活用!到了真正上习作课的那一天,我们再把习作目的和要求出示出来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第二、利用好习作前一周半时间。

老师在上本单元课文之前就将习作要求告知了孩子们后,离习作大约还有一周半的时间,在这一周半里,老师对孩子们听说读写练一定要到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习作课取得应有的成功,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不能省略掉这个重要的准备过程。下面我以五年级下册二单元第44页习作《童年趣事》为例来讲述这个利用时间的过程。

首先在课堂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听老师介绍语文教材上安排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笔下的童年故事,其次再让孩子们听听语文老师的童年故事,然后再让孩子们回家听听亲戚朋友的童年故事,最后课间再听听同班同学的有趣童年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童年折射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童年有不同的乐趣所在。听得多了,自然就会知道真正幸福的是我们,最有趣的肯定是自己的童年。 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孩子们不敢大胆的把自己的童年展现出来,再有趣的事情都不会为别人所知道,别人始终都不能分享到你的快乐。我们当教师的一定要让孩子在倾听的同时,鼓励孩子们自己诉说自己的童年,与老师、同学、家长形成朋友关系,相互交流,互相倾诉,共同分享童年带给我们的快乐。比如教材38页的选做题: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跟大家交流交流。我记得我的孩子们在完成这道题的时候,就有很多发现:四季豆的茎怎么总是顺时针方向往上缠绕;植物妈妈也有伟大的母爱;蚂蚁是伟大的建筑师„„ 读

在这一周半左右的时间,我会把在网上搜寻的有关童年趣事的文章打印二十多篇出来,叫班干部帖子教室学习园地内,孩子们可以抽任何空余时间去阅读,孩子们只要去读了,我都会叫各组组长做好登记,期中、期末到了,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发奖鼓励。另外,我们学校订了有不少报刊杂志:《学语文之友》、《少年先锋报》、《同步作文训练》……这一周半内的时间我们可以都让孩子们去了解上面那些有关童年的故事。如果孩子们的家长自行给孩子们购买有作文书,就让孩子们相互交换着再读读看看,做到资源共享。 写

习作前的小练笔非常必要,在习作教学这座高楼大厦中,小练笔相当于是每一块小砖头,没有一块一块的小砖头,又哪来的高楼大厦呢?我们大家再看看第25页的小练笔: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这难道不是一个古代版的童年趣事吗?我们再看看第39页上面: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儿童诗,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试着写首诗。这难道不是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童年变得如诗如画般美丽动人吗? 练

习作之前最好的综合练习我认为就是口语交际。我们可以看看第43页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难忘的童年。这里再次让孩子们回味自己的童年:从祖父的园子联想到自己玩耍过的一个地方;从“我”看见骆驼吃草的样子联想到童年生活中某个记忆的场景;从课文《童年的发现》联想到一次自认为了不起的发现„„教材还向孩子们展示了三幅孩子们童年时代的图片,只要这一节课老师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大胆的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和同学分享,在交流的时候,可配上图画,也可以展示动作,只要能能生动有趣,清楚明白,能让同学们产生共鸣哈哈大笑,那这次口语交际就成功了,习作起来就非常轻松了。

第三、把握习作课堂40分

如果要让孩子写出好文章,现场作文必不可少。当前面两个过程准备充分了之后,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习作环节。

这节课我一般分成四步走:

第一步:精彩题目,新颖别致。题目是一篇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也是直接关系到作品是否能够引起阅读兴趣,因此,作家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所谓“题

好文一半”。我们小学生写的习作,其题目更应在修改中反复斟酌,尽量做到满意为止。 第二步:回顾过去,寻找素材。回顾本单元所有老师讲过的有关本次习作的这几篇课文,回顾老师为拓宽大家知识面而要求孩子们阅读的精彩美文,回顾激烈的口语交际场景„„那孩子们这次习作的“写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第三步:耐心细致,教与方法。我们先让孩子了解一些怎样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如开头可以用开门见山式、环境描写式、引用歌词式„„结尾可以用总结式、抒情式、赞美式„„接着教孩子们把握习作中间部分,也就是本次习作应该重点详细描写的段落。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就是描写人的习作,那么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所描写的人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来进行细节描写。然后再引导孩子们针对这次习作选取合适的写作顺序,比如写景的习作既可以采用春夏秋冬或者早中晚的时间顺序,又可以采用近、中、远或者上、中、下的空间顺序,这样就解决了孩子们“怎么写”的难题了。

第四步:草拟提纲,现场作文。提纲只需用草稿本简单的写上自己本次习作的题目,文章脉络结构,每段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勾画一幅蓝图出来,能够做到胸中有数。现场作文时,请一名成绩好和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写的时候行距要宽,便于下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修改。

第四、集体大修改。

古人贾岛曾作“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后总觉不当,经反复斟酌改为“僧敲月下门”的典故告诉我们:文章不怕改,越改越精彩!习作后修改作文的过程必不可少!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师亲力亲为,把自己累得不亦乐乎,最后反而不讨好,修改过的文章学生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进了书包!在这个环节,我觉得还是认为毛主席的那句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相信我们的孩子,把修改大权下放到孩子们手上,就会把教师解放出来,而且效果更甚于老师动笔。

首先,我们必须教会孩子们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接着告诉孩子们修改的内容有哪些:不正确的标点、错字别字,搭配不当的词语,前后不通顺、自相矛盾的句子,布局不合理的段落„„都是修改的对象。然后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开始针对这篇文章进行修改,改完全文后还要用用简短的一句话进行评价,好的给予表扬肯定;差的给予鼓励,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修改过程中,我们要灵活掌握这么几点: (一)、 什么时候开始修改?

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不一样,写作的内容不一样,习作的速度当然就不一样。有些孩子思如泉涌,一二十分钟就能洋洋洒洒地写出精彩的作文来;而有些孩子底子薄弱,思考半天还不知怎么动笔。针对这种稂莠不齐的情况,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只要文章一写完,这个同学就可以一边自己进行修改,一边把手举得高高的,凡是举起手来的同学就是已经写完文章的了,就可以下座位找其他举手的同学进行互换修改。这样就保证了先完成的同学可以先进行修改,不至于在座位上等其他同学写好后才修改而无事可做。 (二)、黑板上的两篇习作如何处理? 为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这两篇文章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修改!有人可能就要犯嘀咕了:怎么可能!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他们写自己的文章的同时,我还叫孩子们关注着黑板上的动态,把自己能发现的有问题的地方记在心上,到修改课的时候,按组数依次到黑板上去修改。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在黑板上有所发挥,我做了个规定:每个同学只能修改黑板上的一处错误!如果找不出错误的同学,可以不修改。为了保证修改不离作者的原意,凡是修改句子或者整个段落的同学,必须亲自去问当事人的意图,保持作者最初的想法。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七八分钟的功夫,五十四双手就让整张黑板布满密密麻麻修改的痕迹。很多时候,成绩稍差点的同学写的狗屁不通的文章,经过全班同学的妙笔一生花,居然

精彩绝伦!

(三)、如何修改每个同学写在本子上的作文?

先前少数同学写完的时候和修改黑板上的时候是准许他们下座位自由找同学修改,但是当全部同学都完成习作,到了第二节修改课的时候,我是不再允许他们下座位的了。这时候,每个同学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需要按座次把自己的习作传给后排的下一个同学,然后再接过前排的同学传下来的习作本,开始快速修改一两分钟钟时间后,又继续刚才的传和接本子修改的过程。 老师就把最后那个同学的作文传给第一个同学,帮孩子们跑腿就可以了。

(四)、如何给同学下中肯的评语?

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相信他们,其实他们是可以很有主见的。他们能迅速的发现同学文章存在的问题,一个人发现一个地方,整节课下来,每个人的作文大概要经历十来个同学之手,就能有十来个地方的改动,往往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做的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更能让孩子们接受。文章写得差的同学还会得到很多同学的口头建议。

(五)、改后的文章如何处理?

修改好后,我要求孩子们拿回自己的本子,要把同学修改后的文章当场读三遍,这时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文章有有这么多不足的地方,原来这么短的文章也可以变得这么长!原来这么平淡无奇的事情也可以变得精彩!原来在同学们的心中,我有这么多优点和缺点!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自然而然的意识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种想写好作文,要在下一次作文让同学刮目相看的愿望油然而生!每一次40分钟修改课,同学们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中午或者有空的时间,很多同学还会自动的找到其他同学帮自己修改。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看看自己的伙伴写的是什么,因此即使是放学后,他们都舍不得离开修改的现场!

第五、给孩子展示习作的舞台。

孩子们完成习作修改过后,我们别急着结束这次习作。在这之后,还有一件事能够让你的孩子们爱上作文比爱上你还容易:习作展示!小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孩童,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愿望,我们当老师的应该顺势给他们一个宽广的舞台,让他们尽情舞蹈! 修改后的习作最后抄好之后才交到我的手上,我很少做改动,因为这次的作文的确是非常完美,能达到老师要求过关的竟然占百分之八九十!我不得不为孩子们的智慧感动。我只负责把全班同学的作文根据好坏进行分类对待就行:

第一类:优等作文。这类文章一般每次都有十来篇,我会把它撕下来,交给学习委员贴在后面的学习园地里面,让全班同学有空都去看,同时大家还可以修改。不过这次修改我又增加了个要求:如果你认为有地方需要修改,请找至少三个同学进行讨论决定是否修改,怎么修改。第二类:一般作文。这类文章占大多数,我把文章发下去,要求他们自己找人再次修改,最后交给我,由我把最后一次关。 第三类:差等作文。每次大概有五六篇,我会单独安排优等作文的学生帮助他们,在保持愿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我给孩子们的舞台除了学习园地之外,还有其他:作文欣赏课的时候,我叫写得好的同学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朗读自己的作品;回到家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照下来上传到网上,让孩子们能在网上看见自己的作文;节日时,我还组织孩子们办作文小报,在校内展出,让全校的孩子都能看见他们的大作;周末有空时,我就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争取获得荣誉;每次作文我都组织他们装订成册制作作文专辑„„孩子们的心血付出了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报,每个孩子不由自主的爱上作文课。 我实际教学得出的这些经验时刻告诉我自己:习作不是儿戏,急不得也等不得,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会让孩子们得到写作的快乐!才会追着喊着闹着让你安排作文

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