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品 物品名称:金油 二、厂商资料 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 紧急联络电话及传真: 三、成份辨识资料 中英文名称:异氰酸盐聚合物 URETHANE PREPOLYMER 丁酯 n-butyl acetate 纯同义名称: 物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 9048-57-1 , 123-86-4 资 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 65%, 35% 化学性质: 混物质成分之中英文名称: 合浓度成浓度范围(成分百分比): 物 物质分类及图式: 四、危害辨识资料 最重要危害效应 健康危害效应:会造成眼睛、皮肤、呼吸道刺激 环境影响:可火解与光分解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具特殊辛辣味,火场中会产生毒性气体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剌激感、灼伤、咳嗽、打喷嚏、流鼻水 物品危害分类: 五、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 吸入:1.移入空气新鲜处 2若停止呼吸施以人工呼吸 3保持患者温暖及休息 4即刻送医 ※ 皮肤接触:1直接接触时,立即用肥皂或中性清洁剂及水冲洗 2经由衣服接触需立即脱掉衣服,再用肥皂或中性清洁剂及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3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即刻送医 ※ 眼睛接触:1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时撑开上下眼皮 2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即刻送医 ※ 食入:1若患者意识清楚,立即给大量水,再以手指插入其咽喉催吐 2若患者失去意识,勿催吐 3立即送医。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会造成皮肤灼伤。吸入粉尘或蒸气会造成咳嗽、流鼻血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之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应穿著 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对医师之提示:避免洗胃及引发呕吐。
六、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水雾、酒精泡沫。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会产生毒性气体 2与水反应或腐蚀铁、软钢会产生易燃氢气 3某些情况下,粉尘云会被火花点燃,可能会爆炸。 特殊灭火程序:1撤退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的地点灭火。 2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气和有毒的分解物。 3灭火前先阻止溢漏,如果不能阻止溢漏且周围无任何危险,让火烧完,若没有阻止溢漏而先行灭火,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 4隔离未着火物质且保护人员。 5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 6以水雾冷却欲暴露火场的贮槽或容器。 7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种易燃液体之灭火训练。 8如果溢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散蒸气并保护试图止漏人员。 9以水柱灭火无效。 10大区域之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之水雾控制架或自动摇摆消防水瞄。 11尽可能撤离火场并允许火烧完。 12远离贮槽。 13贮槽安全阀已响起或因着火而变色时立即撤离。 14未着特殊防护设备的人员不可进入。 15不要让水进入容器内。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配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 七、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未穿戴防护装备及衣物之人员禁 止进入泄露区,直至外溢区完全清干净为止。 环境注意事项:对泄漏区实施通风换气以驱散泄漏之气体、作业区禁烟火。 清理方法:1粉状物质泄漏时扫于纸张或其它合适物质上,置于合适容器内后于安全处(如化学排烟柜)焚毁。 2大量外泄时,尽可能回收,若无法回收,则收集当废弃物处理,液体则可用蛭石、干沙、泥土或类似物质来吸收。 八、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1保持容器紧密,避免与湿气接触。 2处理此物前应先受训。 3最好符合防火防爆之规定。 储存:1储存于阴凉、干燥及通风良好处。 2远离所有发火源、热源及不兼容物(例如强氧化剂)。 3保持容器紧密,避免与湿气接触。
九、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一般通风。 控制参数: ※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无;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无;最高容许浓度:无 ※生物指针:4020㎎/㎏ 大鼠 个人防护设备<30㎎/㎡:粉尘及雾滴呼吸防护具 <60㎎/㎡: ※ 呼吸防护: 1除抛弃式或四分式外之粉尘或雾滴呼吸防护具。 2全面型具高效率粉尘滤罐之全面型呼吸防护具。 3动力式具粉尘或雾滴滤罐之空气滤清式呼吸防护具。 4供给式呼吸防护具。 5全面型 自摘式呼吸防护具。 ※ 手部防护:防渗手套,材质以4H为佳。 ※ 眼睛防护:全面单防尘、防溅安全护目镜,勿戴隐形眼镜。 ※ 皮肤及身体防护:勿接触皮肤及身体。 卫生措施:1工作后尽速脱下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需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3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 十、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质状态:液体 颜色:透明无色 PH值:6 分解浓度: 自燃温度: 蒸气压:2㎐HG/20℃ 密度:
形状:液体 气味:MILD 沸点/沸点范围:151.1℃ 闪火点: 83℃ 测试方法: 闭杯 爆炸界限:LEL1.7% UEL16.7% 蒸气密度:>1 溶解度:不溶于水
十一、安定性 安定性:安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1强氧化剂:会造成火灾及爆炸。 2水:会缓慢地起反应。 3液体会侵蚀某些材质塑料、橡胶及涂膜。 4强碱:可能剧烈反应并飞溅,伴随温度和压力上升。 十二、反应性 应避免之状况:受热、火花、引火源、粉尘及雾滴产生。 应避免之物资:强氧化剂、水、塑料、橡胶及涂膜。 十三、 毒性资料 急 性:1会对眼睛、鼻子、喉咙及皮肤之刺激感,若是接触其湿表面,刺激会更严重。 2若是与皮肤接触且被衣服、鞋子包住,会造成皮肤灼伤。 3吸入粉尘或蒸气会造成咳嗽、打喷嚏或流鼻血。 LD50=4020㎎/㎏(大鼠,吞食)LC50= — 局部效应:500㎎/24h(兔子,皮肤)造成温和刺激100㎎(兔子,眼睛)造成严重刺激 致敏感性:动物试验对皮肤具敏感性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1造成皮肤疹及长期性眼睛刺激感。 2亦会导致皮肤过敏。 3亦会造成支气管炎及气喘、呼吸急促、胸闷, 有下列病况者易受危害:气喘、过敏。 特殊效应:1㎎/㎡(交配前45天雄鼠,吸入)影响下一代男性生殖系统。 十四、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 1当释放至土壤中,预期在湿性土壤中水解 2当释放至水中,主要进行水解,亦可能直接光分解 4当释放至大气中,会直接光分解,及与氢气自由基作用 十五、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处置方法:1无法焚化者以安全之卫生掩埋处理。 2于具排气净化设备之合适燃烧室内焚化。 3溶于易燃性溶剂(如醇类)再喷入具有排气净化设备之合适燃烧室内焚化。 4液体废弃物应用蛭石、干沙、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再以合格的安全卫生法掩埋。 十六、运送资料 关联运送规定:一般货柜运输,包装应盖紧桶盖避免外泄。 PACKING GROUP: IMDG 分级:1(国际海运组织) IATA/ICAO 分级:1(国际航运组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