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升初名校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八)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掰开(bān) 检查(jiǎn) B. 逃命(mìnɡ) 咬断(dàn) C. 瓢虫(piáo) 注意(zhù) D. 追赶(zuī) 拨水(bō) 2.选择恰当的一组词填入横线处。
网络中所看到的有些事情和真相是_______相反的,我们不能简单________地下结论。( ) A. 断然;粗暴 B. 断然;残暴 C. 截然;粗暴 D. 截然;残暴 3.与“手疾眼快”的“疾”意思一样的是________。
A. 积劳成疾 B. 疾恶如仇 C. 大声疾呼 D. 人民疾苦 4.选出下面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______
A. 退色 节奏 乐普 应声而来 B. 盘旅 企盼 资势 抑扬顿挫 C. 滇池 旋涡 海鸥 有声有色 5.下列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B. 目睹:指眼见;亲眼所见;亲眼看见。 C. 淳朴:简朴。 D. 踌躇:为难。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B.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的切身事业。 C. 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D. 人们刚走进山洞,外边就刮起了狂风大雨。 7.下面词语搭配全对的一组是( )
A. 严格把关 要求严厉 B. 寄托哀思 战胜困难 C. 语言简朴 陈设简单 D. 审阅稿件 躲避破坏 8.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我由“羞愧”到“兴奋”的心理变化是因为( ) A. 因为老人表扬了“我”,我得意忘形。 B.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听众。 C. 我有了自己练琴的地方。
9.我国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A. 梅、竹、兰 B. 菊、竹、梅 C. 梅、兰、菊 D. 松、梅、竹
10.“我的小卧室______光线很暗,______我非常爱它。”填入这句话中合适的关联词是( ) A. 如果……就…… B. 因为……所以…… C. 不仅……还…… D. 虽然……但是…… 11.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 )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
A. 人类、动物 B. 人类、动物、植物 C. 动物、植物 12.品味佳句经典。
(1)孔明借东风——________;关公赴会——________。 (2)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3)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________ (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________。——歌德
二、阅读和理解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选段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黃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看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括号里,再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破课桌,yǎn( )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3)读文段句子,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是那么协调(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yàn yàng)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在文中空白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解释下列四字词语。
协调有序:________ 人影绰绰:________
(4)写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赋得永久的悔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_____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了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_____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_____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________母亲。 赡养 侍奉 迎养
世界上________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________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虽然 无论 不但 但是 都 而且
(2)本文所说的“永久的悔”指的是什么?
________
(3)本文中的母亲有哪些特点? ________
三、作文
16.中秋节,你是怎样度过的?拿起笔,与大家一起分享吧!要求:书写工整,内容真实,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C 2.C 3.C 4.C 5.B 6.B 7.B 8.B 9.D 10.D 11.B 12.(1)巧用天时;单刀直入 (2)醉里吴音相媚好
(3)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4)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二、阅读和理解
13.(1)比喻、夸张;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且长。 (2)俨;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14.(1)难免;平衡;tiáo;yàng (2)如果;就
(3)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4)紧走搭石慢过桥;人心齐,泰山移。 15.(1)迎养;无论;都
(2)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 (3)出身贫穷、生活贫困、牵挂儿子。 三、作文 16.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