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3) : 大连外国语学院陈岩 ● ● ● “动态”与“静止” 如果用多媒体演示俳句,大概画面上会出现 奈良七代都 古寺名刹多难数 八重樱花秀 “动态”与“静止”两种场景。动态是指在一定的时 间段之内具有的动作、变化.静止则指无时间的制 约,没有动作、变化的状态。 作者松尾芭蕉。 七重J指奈良为元明、元正、 孝谦、淳仁、称德、光仁等7代天皇、持续70余年 之都; 伽盛J为寺院之意;r七堂J指r金堂J 耩 堂J r塔J r锺楼J r轻葳J 食堂J 僧坊J; 七堂伽 篮J意为设施齐全的寺院。俳句意为:在七代帝都 的奈良,七堂齐备的寺院众多,有名的八重樱到处 开放。 说到这里,我想起刘德有先生也曾评论过这 冬蜂 死I露 I: I二乃 < 誊} 步誊}于I) 蜂蹒跚行 大限将至难越冬 何处觅归琢 作者为村上鬼城。r冬蜂J为季语。冬季,一 只已无飞的力气的雄蜂(据说雄蜂不能越冬,而要 死去)踉踉跄跄地爬行寻找自己的葬身之地,但是 却怎么也找不到。作者从雄蜂的身姿看到了自 己。 首俳句,这里不妨介绍给大家。先生是从韵律角 度讲的。先生说,由于日本语言本身的特点,诗歌 不要求押韵脚。但有时可以采取“头韵法”。这首 盅檠艳 舞享 筵弓圭允舞享 茶梅花婀娜 俳句读作 岛 之L 岛 之 < 岛j,头韵表现在起句的 良 重J。应当说, 舞妹赛花眼前过 这是这首俳句的修辞技巧。使用“头韵法”,在中 国古诗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请看唐代郑谷的(淮 上与友人别): 朵又一朵 作者为川崎展宏。冬季,茶梅花美丽开放,与 茶梅花争奇斗艳的舞妹们走过一个,又一个。 舞 子J为日本传统的“艺妓”。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辅 羹酋彗I) 阳光照桐叶 蠡与I:I亍I)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从技巧上说,芭蕉的r奈良七重七堂伽盛八重桉J 还使用了“重叠法”,即在句中罗列了r七重J r七 片轻飘树下落 转瞬又秋色 作者高浜虚子。 桐一菜J取自(淮南子)“一 叶落知天下秋”。虽然仍在阳光的照射中,但一片 大桐叶却飘飘坠下,而接着的会是一片又一片。 堂伽薤J r/\重桉J三个带有数字的词。俳句的另 个突出特点,就是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一样,集中使用了独词句,用白描勾勒 以上三首俳句可认为是动态的,而下面两首 可认为是静止的。 出一幅形象的画面。诗人有效地造成的画面,使 读者再用自己直接的审美经验,把这些独词句所 指的形象填充到思维的画面中,从而引起强烈的 柰盏笔童 望铴整天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目滔细 共鸣。(刘德有11—13) 9 解释;碧梧桐俳句中的r落与6二It r)J,如果将rlt 手工一IJ'y 7o管GtZ ̄t 郁金香盛开—— 满腔喜悦溢于外 无忧无悲哀 ,) ¨弓 r)J理解为r落与 J的结果,自然可解释为一幅静 止的图画,如果将rtt r)j理解为对r落与允J动作 的咏叹.则自然可以解释为动态的画面了。从以 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句子中心的谓语,其种类与 作者细见绫子。冬去春来,郁金香启绽花容, 形式及作何解释,将决定俳句是动态还是静止的。 判断俳句是动态还是静止的,除可从语法上 她似乎不知悲伤、苦恼,只知喜悦。 下面两首俳句在理解上似乎可动可静。 寻找根据外,还可从俳句所处的时间进行分析。 衍老悫寸絮L芒土季6二 -j r) 瞬间的、短时间的事与情,一般是动态的;较长时 间、历史上的事与情一般是静止的。 持履涉清河 土矗 什 加h中 ^中 炎夏水冷足瑟缩 古池 蛙 ‘二 水 音 惬意无以过 幽幽古池塘 作者与谢芜村。夏季,手持草鞋,趟涉河水, 青蛙入水扑通响 脚凉浸浸的,惬意无比。此俳句意境可理解为过 几丝波纹荡 去、现在、未来。既可理解为涉过之后的感觉,也 这首芭蕉的名句所展现的时间是青蛙入水的 可理解为正值河水之中,还可理解为即将淌涉。 瞬,因此可以认为是动态的。 -j r)J为 -j I)(草履)J的古写法,草鞋。 簟 ’ 屯 萝 迹 五加 ,)鹾 L6 ,)蛙 赤 椿。 白 、椿匕落与I:I寸f) 昔日动刀兵 咯碍复咯碍 功名荣华皆成梦 红白山茶竞相落 夏草萋萋生 ^ 土” 加” { 堆起红白垛 五月南 降 l二L 光堂 著名俳人正冈子规把此俳句看作一幅静止的 光堂灿金辉 图画 认为是在红山茶下面落下一团红花,白山茶 百年不断五月梅 下面落下一团白花;而同为俳人的山口青邮却把 独不落其内 注意力放到山茶花谢落方式上(山茶花谢落时像 这两首也是芭蕉的俳句,均出自(奥州小路)。 脖子断了似地整朵落下),认为是红白山茶花接连 前一首为作者旅经平泉,凭吊藤原馆遗迹,触景生 谢落,即把俳句看成了动态的。 情所发怀古之幽思。俳句展示的是绵绵历史,时 那么,这些俳句的动态与静态是靠什么决定 间当然很长,所以应视为静止。后一首为作者拜 的呢?请看它们的谓语。首先看动态俳句,它们 谒中尊寺时之作。照一般想来,寺中的经堂、光堂 的谓语分别为r步善It r)J r舞子 通弓J r落与6二 本应壁倾堂颓化成荒草丛生的废墟,但由于保护 It I)J,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再看静止俳句, 措施得力,二堂仍完好无损。作者为这一历史遗 其中的 八重桉J 持,) 、弓J之类无疑为静态 迹得以流传而感叹,涉及时间也是长的,俳句也应 表达;最后看二者兼可者,芜村俳句中的r夏川老 视为静止的。 越寸桨L芒土J处有表示动作的动词 越寸J,而 俳句的“动态”与“静止”,可以划分,但又不是 朵L芑J的得以持续,原因皆在r越寸J,所以整首 绝对的,因为随着时间变化,动、静也在转化。比 俳句可以以动词为中心解释,当然也可将r越寸J 如像前面的“古池句”,青蛙入水的一瞬为动,但入 作为单纯的定语,进行以名词 柒L芒J为中心的 水之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