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提供的信用,其实质是价值借贷。在资本主义社会是
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2、铸币平价
指在金币流通条件下,各国货币单位之间按其所含黄金重要而有一定的比价。铸币平价
是各国间外汇汇率的基础,并受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3、金融市场
一般认为,金融市场指货币借贷和金融工具交易的总称。
4、政策性金融机构
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
方针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
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
5、公定利率:指由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对其会员银行有约
束力,也有一定的强制性。
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按照国家法令规定,割断了银行券与黄金的直接联系,黄
金退出流通成为普通商品,银行券纸币化。银行券和纸币成为无限法偿的通货。银行通过存
放款活动投资和回笼货币。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货币经济的发展进入到货币符
号的时代。
7、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指由商业银行发行,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期限一
般14天到一年,金额较大,利率较高。美国为10万美元一张。
8、卖方信贷 :即延期付款。进口商购货后延期支付货款给出口商,出口商为取得资金
周转,向出口方银行贷款。
9、银行信用:指以银行为中介的,用货币形式提供给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它突破了商
业信用以特定的商品买卖为前提的限制。
10、铸币:指经过国家认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画值的金属货币。
铸
币有一定的铸币公差。
11、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用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的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其中心内容是“外币不动本币动”。
12、可兑换性指一国货币可以兑换在其他国家货币的可能性。
13、商业银行:也称为贷款银行,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为客户办理结算汇兑的银行,一般吸收工商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居民的短期存款,发放短期、中期贷款,有些也发
放长期贷款,但不能发放大量的长期贷款。
14、货币购买力:指可以利用货币购买到的商品、劳务的数量,它是物价水平的倒数
15、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原则: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和减少风险,
采取各种防范风险措施,以确保银行金融资产的安全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16、专业银行、指专门从事某项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这类银行一
般都有自己特定的客户。
17、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量不受任何经济因素的制约和中央银行以外的经济
部门左右,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和操纵,由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需
要而供应货币。
18、价值尺度指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
能。
19、财务公司:也称财务有限公司,指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主
要为发放贷款、投资、经营耐用品租赁或分期付款的销货业务。
20、基础货币:也叫“货币基数”,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
有的现金之和,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供给
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也习惯上被称作高能货币。
21、回购协议指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去再买进的合约,对期限、价格都有明确规定,
一般期限很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