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货作业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内容 1.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现代物流学》(第五版),由梁金萍主编。这本教材知识更新及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编写,课内知识点明确,课后问题有针对性,并适当的加入的实训内容,使学生边学边做,收获丰富。 (2)本节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拣货作业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活动中,处于比较重要地位。 作用:
包装的做用是承上启下,连接运输、仓储等个要素、环节。 (3)知识点与前后教材的联系 之前:运输、仓储
之后: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4)教学目标
根据职高教学的特点和教材地位,我把本节教学目标分解以下三方面。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包装合理化的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实训,加强包装与运输知识点的衔接,再结合案例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流的兴趣。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包装合理化的概念。能准确判断货物的包装是否适合。 教学难点:如何实现包装合理化与其它物流要素之间的整体观念。物流活动中存在着效益背反的原则,判断货物包装是否合理有效,除了要考虑包装与运输、仓储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成本和适用性的问题,合理改善包装,使整个物流系统得到优化,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2、教学内容设计 (1)课前提问:
第一、包装的概念
第二、包装的功能 第三、包装技术
(2)理论讲授
包装的合理化
(3)理论联系实际、适当的扩展补充
包装再利用:瓦楞纸、气泡膜
(4)适当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引导、课堂实践、课后讨论 (2)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课堂教授、动手操作、师生互动
(3)时间分配:不满堂灌、不填鸭式教学 (4)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图文并茂、丰富知识、增强趣味 2、教学过程设计
(1)建立任务,引起兴趣
课堂一开始,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包装的概念,包装的功能及分类。然后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多种商品包装的图片,图片中有合理的商品包装有不和理的商品包装,学生的任务是:说出那些是不合理的商品包装,为什么?请试着给出不合理包装的改进建议。 (设计意图:PPT上的图片多以吃的,用的,玩儿为主,贴近生活,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职高的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课堂一开始,我便以丰富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出他们的求知欲。) (2)回答问题,主动思维
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那个包装不合理,个别同学能回答上来为什么,但很少有学生能回答上来如何改进,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难点:包装合理化的问题。
不管回答对错都给以表杨与鼓励。教师不做知识点点评。对学生回答错误的知识点,在本节课中要重点讲解。 (设计意图:本环节随机点名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会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把包装跟物流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的知识弱点,变于下面的理论教学着重讲解,重点突出。) (3)理论教学,突出知识点
根据学生对课前问题的回答,总结出包装合理化的概念和方法
①、包装合理化的概念:是指在包装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材料和适当的技术,制成与物品相适应的容器,节约包装费用,降低包装成本,既满足包装保护商品、方便储运、有利销售的要求,又要提高包装的经济效益的包装综合管理活动。
②、包装的合理化:保护商品不受损害、安全无害、容量适当便于装卸、对商品的标志说明、空闲容积、费用与商品价值相符合、回收利用或废物治理。(这部分是本节的难点,要深入浅出,讲懂讲透。合理化就是解决课前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指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扎实的学习物流的基础知识,并且知识点都对应着课前的任务目标,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联系到了轻松的日常生活当中,深入浅出,便于记忆。同时,让学生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拓展知识。我的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展现自我,使学生能够实现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4)巩固知识,布置作业 ①、课后小实训:500箱方便面、20架钢琴、4台大型设备、100吨煤。如果分别用汽车、火车、轮船运输,请为个商品选择包装方式。
板书设计
项目三:熟悉物流的辅助作业活动 任务一:进行包装活动 小词典:包装
任务目标:说出PPT图片中那些是不合理的商品包装,为什么?请试着给出不合理包装的改进建议。
三、包装的合理化
(一)包装合理化的概念 (二)如何实现包装合理化 1、保护商品不受损害 2、安全无害
3、容量适当便于装卸 4、对商品的标志说明 5、空闲容积
6、费用与商品价值相符合 7、回收利用或废物治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