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淀(diàn) 谦让(qiān) 遗憾(hàn) 大发雷霆(tíng) ....
B.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āo) ....
C.愚蠢(chǔn) 恪守(gè) 典范(diǎn) 絮絮叨叨(dāo) ....
D.尴尬(gān) 谚语(yàn)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 )
A.门框 缅怀 腐化惰落 日月如梭
B.诽谤 瞻养 花团锦簇 寡不敌众
C.训诫 侥幸 心不在蔫 满目苍痍
D.畸形 贿赂 疲惫不堪 鞠躬尽瘁
1 / 15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C.《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绩。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2 / 15
5、请选出没有修辞手法的一句( )
A.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B.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好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
③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④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⑤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A.⑤①③④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⑤③②① D.④③⑤②①
3 / 15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其一》)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 ____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 ______________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揭示“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4 / 15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⑥,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北宋散文家,此文为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
5 / 15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
(2)泉香而酒洌 .
(3)杂然而前陈者 ..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5)则必即丰乐以饮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甲)(乙)两文都写了谁的哪些事情?
4.(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6 / 15
秋到老君山
①秋天的老君山,像老子留下的五千箴言,像李白、杜甫晚年的诗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那深绿环绕红叶点缀的山峰,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出人意料的简约。沿山路缓缓走近,在秋风中慢慢回味,细细品读,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其实在秋天,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河南老君山更有的味。木叶未脱、秋菊盛开、红叶遍地的老君山,更像一位心思浩范、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都在优雅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安恬,格外深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方无隅的仙风道骨,更让人神往,让人心醉。
②山路拾级而上,红叶、黄花、碧草、绿树,连同山间不时闪动的葡萄、柿子、猕猴桃等颜色各异的野果,还有不时出没于山林的松鼠、野兔、小鸟,都让老君山的秋天显现出一种灵动的优雅,一种独特的风韵:奇峻的峰岭、磷峋的怪石,静谧的栈道、清幽的道观,悠悠大山,万象归一,清雅幽静之中,让老君山的秋天多了几分闲雅恬淡,几分澄净明丽。走近马鬃岭,登上入百里伏牛山的最高点,放眼远跳,极目四望,万里风光尽收眼底,天高云淡,气爽风寒,千重碧浪,沁人心脾。仰视俯察,远眺近观,快意非常,世界的博大,宇宙的邈远,河山的壮美,让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更让人真切地体味到得失的细微、荣辱的虚无、世界的本真,让许多解不开的心结,在一瞬间悄然化解,荡然无存。不知不觉间,你会感觉到,山水原来也是有境界的,大气的灵山秀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的“道”,无声无息的山山水水,用造化妙得之美景,给予人的,正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心灵呵护,一种恒久不变的深深关爱。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回味,方能领受。这或许,又是大自然的另一个高妙之处,也是人类几千年来钟情于灵山秀水的一个根本原因吧。
③三秋时节,登上老君山,走近老君庙,看着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看着具有几千年
7 / 15
历史的老君庙,你会诗情飞扬,灵感喷涌,脱口吟出一些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激越情感,更会下意识地想到,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浸染着浓重的诗意。黄花、红叶、碧草、绿树,飞瀑、幽林、奇石、怪崖,实际上,都是诗神散落于大地的灵动神奇的平仄音韵,都是大自然出于一片关爱之心送给世人的绝妙佳句。
④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的诗人们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诗仙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写有诗作《谒老君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乌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诗中所写的景象,与陕西洛南及云南等地老君山、老君庙的景观明显不符,加上李白素来推崇出生于来川的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唐朝又奉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唐玄宗都对河南老君山极为重视,爱好游历的李白,自长安沿驿道出函谷关,再沿就国古道,到栾川游历、拜谒老君庙,并写下这首诗,应在情理之中。
⑤秋到老君山透过时间的空旷,透过大山的优雅,透过古庙的凝重,透过各种美景,让老君山更具仙风道骨,更能体现道法自然的深意。悠悠青山、红叶碧草、黄花绿树、飞浓流泉,大自然用妙笔写下了秋的曼妙、秋的优雅、秋的真切。秋到老君山,万物和谐,自然界的造化为人类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心境。这些或许就是两千多年前气象峥嵘,大的哲学家老子,走遍九州八荒最终归隐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毕竟哲人的哲思与养生,是需要优雅准与灵动的山水景观作为基础的。
(郭向阳文/有删改)
1.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的语言说秋天的老君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8 / 15
2.结合第②段内得,说句子“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地回味,方能领受”中,“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是指什么。
3.依据文章③④段的内容,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说“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
4.作者为什么要“秋到老君山”?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条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中飞翔的瓦
王剑冰
①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
②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抹了周庄的岁月。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
③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
9 / 15
④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
⑤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瓣,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
⑥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瓦片的失落,会改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很小的时候,我以为瓦是一整块地盖在上面的,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块所覆盖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因为多了,才显出它们的作用。它们真的不如西方的一块铁皮,一整块地覆上屋顶,不知省了多少瓦片的劳苦。但是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
⑦在有雨的时候,我钻进屋子里,听着薄薄的屋顶雨打瓦片的声音。那声音让人有 些伤感。尤其连日阴雨的日子。是那些瓦片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天天一年年,只要瓦片不坠落于地,这生活就总是延续下去。其实瓦片不知道,屋子里的主人已走了一拨又一拨。瓦片不仅对同类表示出了友好,也对其他物种表示出亲切的包容。比如燕子或其他的鸟类飞过时忘掉的一颗草籽或瓜籽,瓦片会精心地为它们保存起来,不致它们死去。即使
10 / 15
没有谁找回这些失物,瓦片也会供养它们生长,长成花,长成草,甚至结成果。
⑧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可见瓦总是最后的底线。这个底线没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的东西。
1.作者满怀深情描写了周庄的瓦,它有哪些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作者表达对周庄瓦的深情,但却写小时候挥拳砸瓦的经历,请说明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标题“岁月中飞翔的瓦”巧用比拟,它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
“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
11 / 15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有不少。对此,你有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1)自拟题目。(2)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12 / 15
参考答案:
一
A
D
A
A
B
D
直挂云帆济沧海病树前头万木春佳木秀而繁阴鸡声茅店月云横秦岭家何在秋草独寻人去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醉能同其乐
二
1.(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跟着,跟随。(5)就,靠近,到。
13 / 15
2.(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3.叙写了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期间游醉翁亭、游醒心亭的事情。
4.(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或:“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三
1.秋天的老君山远看朴素、简约,近看安恬、深致、独特。
2.以优美的景色给人快意,让人看清得失荣辱和世界本真,打开心结,心灵得到呵护,这是自然对人的无私大爱。
3.老君山的秋天有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令人诗情飞扬。古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甚至大诗人李白都有诗作留下,可能游览过老君山。
4.秋天的老君山更有韵味,让人心情亮丽,感受自然的关爱,更能体味老子哲学道法自然的深意。
1.①颜色灰暗,代表平民性。②质地不坚硬,默默无声(落地无声)。③亲密协作,共御风雨(或“有责任感”“坚守一生”)。④对其它物种亲切包容。
14 / 15
2.①写小时候砸瓦,突出了瓦质地的易碎。②瓦以易碎之躯坚强地同岁月抗争,虽不能瓦全,但却默默坚守一生,反衬出它的坚强(或“坚韧”“坚守”)和奉献精神。
3.①这些瓦不是装饰性的,代表着周庄简单的、平民化的生活。②这些瓦经历过数百年的风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相当于古老的周庄(铁皮所代表的是一种西方文明,周庄的瓦所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③无数瓦片用自己的劳苦撑住了周庄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虽历经风雨,但也能世代延续下去。
4.①点出全文线索。②“飞翔”用比拟的手法突出了瓦的外形,像鸟在展翅飞翔;“岁月”则从时空的角度形象地说明了瓦从古至今,经历过的漫长历史。这个标题使得瓦有了动态之美、沧桑之感,易引起读者的注意。③使得文章寓意深刻。虽说瓦的色彩、质地、结局并不尽如人意,但瓦所呈现出的品质以及与周庄人的相依相偎,让作者生发出对瓦的喜爱与敬意。
四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