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4期 2002年8月 煤 炭 学 报 Vo1.27 No.4 Aug. 2002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文章编号:0253—9993l2002)04—0357—04 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初探 杨更社 ,蒲毅彬 (1西安科技学院建筑工程系,陕西西安730000) 710054;2.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摘要:借助于岩石材料冻融循环CT扫描实验,对岩石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损伤扩展特性进 行研究,着重探讨了冻融循环次数对岩石材料损伤扩展的影响。 关键词:冻融循环;岩石;损伤扩展 中图分类号:TD31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寒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4.在冻融环境条件或寒区岩土工程中,冻融环境的变化对岩石稳 定性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由于岩石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损伤材料,且含水量较高 ’ ,冻结 后,引起水分向正冻带运动,并在其内部形成水、冰、岩的多相损伤介质。岩石中冰体的形成和发育,产 生巨大的冻胀力 这种不均匀的冻胀力和冻胀变形对岩体工程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北方, 早晚温度的差异引起冻融循环,冻胀变形对岩体损伤结构产生影响,而在融化过程中这种变形不能完全恢 复,从而加剧了岩石内部的缩胀、损伤开裂等一系列物理、力学的交替变化.,所以,研究冻融环境下岩石 的损伤扩展力学特性对岩体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于岩石材料冻融循环CT扫描实验,对3种典 型的岩石材料(砂岩、页岩、煤)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损伤扩展的初步研究.重点探讨了冻融循环次 数对岩石材料损伤扩展特性的影响. 1 CT扫描原理 CT技术是射线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是CT射线源发的x射线可穿透被检测 材料,不同波长x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而不同的材料对同一波长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x射线穿透 被检测物体时,它的光强遵循下述方程,即 ,:10exp(一 px), (1) 式中,,(】,,分别为X射线穿透物体前、后的光强;IX 为被检测物体单位质量的吸收系数;P为物体密度; 为入射x射线的穿透长度。 一般情况下, 只与入射x射线的波长有关。所以,按下式引入肛(cm )作为物体对x射线的吸 /x=/x P, (2) 收系数更为方便 对于水,P:1。0,其吸收系数 = 。 CT的定量描述是CT数,CT数的发明者N。Hounsfield将空气、水和冰的CT数分别定义为一1 000,0 和一100。所以被检测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 与CT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CT数=(/x一/x ) ×1 000, (3) 式中, 为水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 收稿日期:2001—09—25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72047);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1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D03);教育部骨干 教师资助计划基金和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部分内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煤 炭 学 报 2002年笫27卷 利用正比于cT数的亮度成像,可得完整的cT图像.显然,岩石材料的物质成分、损伤差异和变化 均可由CT数或CT图像所反映.为节省篇幅,本文所做的岩石细观损伤识别主要以损伤CT数为基础. 2岩石试样及试验方法 昕完成的损伤CT实验是利用中国科学院兰州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GE8800设备完成.u『在5~ 10 S内完成一个层面的扫描,每次扫描由523个探测器做576次脉冲曝光,空间分辨率为0.8,密度对比 分辨率为0.5%.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初始损伤岩石试样.岩石试样取自陕西黄陵矿区,其试样的规格和 数量为砂岩:650 mm X 100 mm,2块;页岩:4,49.3 mm X 80 mm,2块;煤样:650 mm X 100 mm,2块. 试验前,先将3种岩石试样做饱水实验,在水中浸泡12 h(是冻融循 环1个周期24 h的一半),让其自然饱水,测得其初始含水量分别为:砂 岩l,2号样含水量分别为7.63%,7.62%;页岩1,2号样含水量分别为 2.64%,2.63%;煤样l,2号样含水量分别为0.38%,0.35%.然后将6 个岩石试样固定在设计好的塑料泡沫模型内的固定位置上,进行初始循环 的CT扫描实验,沿试样竖向方向进行5个层面的CT扫描(图1). 1 2 3 4 5 冻融循环试验,参照岩石力学试验规范要求,冻结和融化温度分别为 一20℃和+20℃,冻结时在一20℃的恒温冷冻箱中,融化时在+2O℃的 图1 岩样冻融循环CT扫描层他 Fig.1 Frost and thaw CV CIes Cq、 scanning sections of rock sample 恒温水融.冻融循环一个周期为24 h(1 d),在一20℃条件下冻结12 h, 然后在+20℃条件下融化12 h.为了节省CT扫描时间及费用,分别在冻 融循环5次(120 h),10次(240 h)和l5次(360 h)时进行和初始冻融条件下相同截面位置上的cT 扫描. 3试验结果及分析 CT扫描分析的最大优点是利用CT数进行 定量分析,CT数的变化对岩石损伤扩展是比 较敏感的.笔者重点分析在冻融循环条件下, 岩石损伤扩展过程中CT数的变化.图2(a), (b)分别是2个砂岩样冻融循环次数Ⅳ和扫描 层面内CT数的平均值 和方差5。变化关系. 可以看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砂 岩损伤扩展的发展,岩样扫描层面内损伤CT 数的均值 和方差5 增加幅度较大,而 循环次数 循环次数 (a) (b) 图2砂岩冻融循环次数和M ,S 的关系 Fig.2 The relation between frost and thaw cycles CT valnes MH,SD of sand stone 数的平均值在增加,CT数的方差s 也有所增大 特别是在冻融初期(前5个冻融循环),扫描层面内CT 超过5个循环后,其CT数的变化较为缓 慢.主要是因为砂岩的损伤孑L隙率较高, 初始损伤程度较大.而在饱水后,水充满 损伤孔隙,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损 伤孑L隙不断发展,从而使更多的水进入损 伤孔隙,使扫描截面内的CT数逐渐增大. 图3(a),(b)分别是页岩扫描层面 内CT数均值 ,方差5 和冻融循环的关 系.可以看出,对于页岩,随着冻融循环 次数的增大,CT数均值在不断减小,而方 图3页岩冻融循环次数和M ,S。的关系 Fig.3 The relation between frost and thaw cycles and CT values MH,SD of shal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杨更社等: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初探 差逐渐增大.这主要是页岩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大,新的损伤裂纹出现,在冻融循环达l5次时,CT图像 上明显出现r损伤裂缝,所以扫描截面内CT数均值不断减小,而方差逐渐增大.在损伤扩展阶段(5个 冻融循环内),CT数均值减小及方差增大的变化率是比较大的. [殳】4(a),(b)分别是煤样扫描截面内CT数 均值"...方差S 和冻融循环的关系.可以看出, 在前5个冻融循环内,扫描层面内CT数均值随着 冻融循环次数增大而减小,方差也在减小.而超 过5个循环 ,扫描层面内CT数均值和方差随着 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幅度不是很 大.这主要是由于煤样坚硬,初始损伤孔隙率不 高,含水量不大(仅为0.38%和0.37%).所以 损伤扩展初期,扫描层面内CT数均值、方差变化 比较大,而在损伤扩展后期,其扫描层面内CT数 均值和方差的变化都不是很大. 图4煤样冻融循环次数和CT数均值及方差的关系 Fig.4 The relation between frost and thaw cycles and CT values MH,S1)of coal sample 从以上3种不同类型岩石材料损伤扩展的CT扫描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初始损伤岩石材料,冻融循环 对其内部损伤结构扩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大孔隙、高含水量或较软弱的岩石材料,其冻融循环次数 对损伤结构的扩展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于比较坚硬、低含水量的岩石材料,冻融循环次数对其损伤 扩展在初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后期影响不大.所以对于岩石材料,初始损伤状态和初始含水量的大小将决 定着冻融循环对其损伤扩展的影响程度. 4 冻融循环岩石损伤扩展本构关系 cT识别一方面可以进行扫描层面内的定量分析,而且为建立岩石损伤扩展本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实 验基础.在岩石损伤扩展过程中能够通过CT数的大小及分布规律的变化和岩石的损伤变量联系起来.笔 者在文献[5,6]中曾对岩石损伤特性的cT数分布规律和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将cT数和岩 损伤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了用CT数表达的岩石损伤变量公式为 D=1/mj[( 一E(H))/(1 000+Ho)], 式中,D为岩石的损伤变量;m 为CT设备的分 辨率系数;Ho为无损伤岩石的CT数均值;E(H) 为被检测岩石CT数的均值. 用式(4)分别计算3种岩石材料在不同冻 融循环状态下损伤扩展过程中不同损伤扩展阶段 的损伤变量.表2~4分别给出了扫描岩石在不 同损伤扩展阶段的冻融循环次数及计算出的损伤 变量. 表3页岩冻融循环次数及计算出的损伤变量 Table 3 Frost and thaw cycles and (4) 表2砂岩冻融循环次数及计算出的损伤变量 Table 2 Frost and thaw cycles and damage variables of sandstone 冻融循 环N O 5 损伤变量D 1 2 冻融循 环Ⅳ lO 15 损伤变量D l 2 0.074 37 0 O68 3O 0.072 04 0.O65 2O 0.071 38 0.064 7l 0.071 23 0.O63 89 表4 煤样冻融循环次数及计算出的损伤变量 Table 4 Frost and thaw cycles and damage damage variables of shale variables of coal sample 冻融循 环、 0 5 损伤变量D I 2 冻融循 环N lO l5 损伤变量D l 2 冻融循 环N 0 5 损伤变量D l 0.1 84 7 0.205 4 冻融循 环N lO l5 损伤变量D l 0 203 8 0 202 9 2 0.162 4 0.173 6 2 0 l72 6 0.173 2 0 084 50 0 096 3O 0 094 82 0.1O3 7l O.OlO 23 O.112 54 O.Ol1 37 0.114 6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0 5 结 语 煤 炭 学 报 2002 第27卷 岩石损伤的CT识别是岩石损伤力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进行定性的图像分析,更 重要的是利用CT数进行定量分析,这将为建立较为真实的岩石损伤扩展本构关系,进行力学计算分析提 供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特性,仅从扫描层面内cT数大小及其变化进行了 初步探讨,同时将冻融循环次数和岩石的损伤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材料损伤扩展本构 关系.可以看出,岩石的初始损伤状态和含水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对损伤扩展的影响也不同.但这方面 的研究还刚起步,更为深入的研究还需大量的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Soloatin V I.g'ater migration and ice segregation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awed and frozen soil J .Permafrost and Periglaeial Processes,1995,5:185~190. :2::3:4: Lemaiter.Damage measurements[J j.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87,28(5~6):643~661. Toshi?,’uki,Kawamura.Observation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a ice b.v x ra computed tomography L J .J.0f Geoph) .Research.1988,a3(e3):2 343~2 350. 徐学祖冻融循环对 灰土路基稳定性的影响[A . :程圈栋.第且 全围冰川冻土学大会论文集 C .、 ¨: 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627~631. :5: :6: 杨更社,i射定义,张K庆,等.岩 损伤cT数分布规律的定量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徉学报,1998,17(3): 279~285. 杨更社,i身}定义,张长庆.岩石损伤特性的cT识别[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1):48~54. 作者简介: 杨更社(1962一),男,陕两武功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从西安理工大学获博上学化,1996年赴f1 本国 鸟取大学』 学部进修1年,1997~1999年在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作,【_j前主要从事 士1 徉 的教学和科研一[作,2项成果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成果获省级二等奖,曾获第三届“陕两青年科技奖”和 陕西省优秀留学凹围人员称号,出版《岩体损伤及检测》专著1部,发表“岩体损伤检测及进展”、“岩体损伤特性的cT 识别”等60余篇论文. Initial discussion on the damage propagation of rock under the frost and thaw condition YANG Geng.she 一.PU Yi.bin (1 Dept of Cit-il EngiceHng.Xin nn Universit)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 nn 710054,China;2.State Ke) Laborato0 of Frozen Soil Engi neering.Chinese 4cadem)of Sciences,Lart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Results obtained from CT scanning test of roc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rost and thaw,the study on the damage propagation of rock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rost and thaw,especially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frost and thaw cycles on the damage propagation of rock. Key words:frost and thaw cycles;rock;damage propa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