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13《人物描写一组》课外阅读及答案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 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 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梁晓声《普通人》节选
1、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大概 酬金 摄影 褐色 .....
3、补充词语。
惹( )注( ) ( )手画( ) ( )襟( )坐
4、“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句子中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父亲是怎样坐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6、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7、文章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C
2、略
3、惹人注目 指手画脚 正襟危坐
4、略
5、 画: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6、做事情认真、一丝不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他人着想。
7、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
分析:通过写旁人对父亲的评价,使父亲的性格更加真实可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