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1期 2002年2月 宁渡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VO1.24 Nol Rb 2002 做好高校贫困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幼芳 黄映芳唐丽珍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的一项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国家助学 贷款对银行风险太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有偏差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不够完善和高棱对贫 困学生的资格审定难等问题。要顺利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必须要求银行提高认识和增强责任感,学 提要加强配旮与管理,学生要树立全融意识与信用意识、国家要建立防范机制和完善管理办法。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建议 中圈分类号:G467.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 ̄)627(2002)01-0074.03 国家助学贷款无需担保、以个人信用贷款,不失为一个促使大学生确立 贷款上学 新型消费观 念的良簧,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 培养的重大举措。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使 困难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提供了一定保障,同时也缓解了高校资助经费紧张的状况。国 家助学贷款政簧自2000年在我国高校全面实施以来,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一定 的成就。然而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操作情况并不乐观,实施一年来,我们感到国家助学贷款还存在 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作一探讨 一、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l、经办银行担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太大,因而积极性不高。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无需担保、学 校也不必为此承担责任的信用方式的助学贷款,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带来 了极大的方便 但经办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信用情况心中没底。因为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簧出台之 前,高校内实行的贷学金的信用情况并不尽人意,返还率较低。并且在去年国家助学贷款实际工作 中还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个别学生不按银行要求按期交纳贷款利息:学生中途退学。因家庭经济十 分困难,无法按规定交还全部贷款:与毕业生签订贷款重新确认手续时,个别学生因结业不与银行 签订贷款重新确认合同,擅自离校:高校毕业生流动性大,工作单位不固定.给跟踪催款带来不便 等 因而更降低了他们对这项业务的积极性。银行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商业贷款,作为商业贷款必 须考虑赢利性和安全性。当前,随着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贷款学生的毕业去向很不明朗,且大学 刚毕业几年经济压力也较大,再加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核实一笔金额很少的国家助学贷 款往往是成本惊人。潜在的风险难以控制,安全性不能保证,因此银行对大学生的还贷能力失去了 足够的信心,自然对这项业务顾虑重重。 2,贷款条件严格、手续繁琐。去年.由于银行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在一些学校的确出 现了少数学生赖账的现象,使银行形成了一些呆坏账。为了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某些省、市对国 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作了许多规定,如某省在文件中明确规定:学生成绩必须优良以上,就读期 间不及格必修课目累计不得超过一门,德育考核要求优良以上。同时,要求贷款学生具备许多证明 材料,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要申请一笔国家助学贷款必须要完成一套繁琐的手续,丽一些成绩差、 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则与国家助学贷款无缘。但事实上,目前高校贫困生往往由于沉重的经济压力 收稿日期:2001 ̄)9.28 第一作者简介:王幼芳,宁波大学学生处助理研究员(浙江宁嫂31 521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堕 三竺蔓! 堑 竺苎里兰里窒 兰塑塾三 几点思考 7 使他们在心理上、学习上都存在困难,而对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因为人校时学生间考分相差较大, 第一学年有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会暂时出现二门功课不及格也是难免的。这些规定对 一部分高校贫困生而言,面对助学贷款只有望洋兴叹,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3、贷款额度偏低,还款期限不够长。教育部规定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为高校学生一 年的学费和所需的生活费。而有些地区为了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规定贷款总额不超过6 000元, 这对于每年需交4 000 7 000元学费的学生来说,生活费所剩无几。另外,教育部规定助学贷款还 款期限是学生毕业后4年内还清,似乎过短。一方面因为目前需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多是家庭经 济较差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毕业后,既要担负起在经济上赡养父母 的责任,又要考虑在不远将来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问题,他们所面临的家庭经济负担会异常沉重。 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不同和就业市场的变幻,学生对未来就业后的经济收入预期较低,使得一些 信用观念较强的学生感到要在如此短的期限内还款心事重重,不敢贸然贷款。 4、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有偏差,使用动机存在误区。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是 助学 ,但 许多大学生对助学贷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第一,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认为 申请助学贷款是件丢人的事,怕显露了自己贫困的家境,低人一等,很丢面子;另一部分学生存在 “等、靠、要 的思想,希望通过学校的 减、补 等资助政策来解决贫困问题,申请助学贷款,担心毕业 后缺乏还贷能力。第二,一些大学生金融法制意识淡薄,信用观念不强,产生 不贷白不贷 的盲目 借款思想,并将所贷款项用于购手机、BP机、甚至炒股票、搞经营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及使用动机 上存在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和开展。 5、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开展时间不长,又是一项新生事物, 在有些政策的制订及操作办法规范化、科学化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国家对防范贷款风险的机制 不够健全,缺乏对贷款银行的风险补贴政策。由于我国目前还未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且广大公民信 用意识淡薄,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也不高,国家助学贷款潜在的风险确实较大。由于国家缺乏防范 贷款风险机制,对银行又缺乏风险补贴政策,银行为了减少贷款风险,增加了贷款手续,从而造成办 理贷款的效率降低。 6、高校贫困学生界定难,助学贷款找不准“助 的对象。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对象为学校中经 济确实困难的学生。但由于高校学生分布不平衡,收人水平、物价及地区差别存在较大差距,贫困 生界定难,困扰了高校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及其它资助工作。学校向各地民政部门或乡镇(街道)发 出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回函率很低,同时地方乡政府、村委会等单位对调查工作把关不严,而由 学生提供的调查表可信度又很低,使高校难以建立准确的贫困学生档案。 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几点建议 1、银行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国家助学贷款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对 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支持和关心 ,有关部门也明确指出国家助学贷款 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 育,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也就是通过银行贷款以利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银行应 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主动承担责任完成这项工作。同时银行也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是知 识型群体,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潜在的预期收入保障,是金融机构潜在的客户群:随着政 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银行存款实名制及全国银行联网一定会很快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及个人 信用制度也将迅速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率将会大大降低.因而银行应简化贷款手续, 深化服务意识,积极发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2,学校应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助学贷款的各项监督与管理工作.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高校也 是直接受益者。为此,高校也应转变观念,尽心尽责,主动与经办银行配合,加强对学生贷款的指 导,认真审核学生的贷款资格,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贷款使用过程的监督。要积极配合银 行探索一套助学贷款管理系统,以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6 宁渡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加强教育,把培养大学生的金融意识和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纳人“两课 教育中。为使国家 助学贷款工作顺利进行 健康发展,加强对学生的信用教育和信用档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应 当采取各种方式强化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信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的情况下,珍惜个人的信用历史,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旅程非常重要。要把对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诚实守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将金融意识 信用意识教育纳^ 两课 教育 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用观念,提高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树立诚实,守信和高 尚的道德情操 4 完善防范机制,规范贷款办法,使助学贷款工作健康发展。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问题、 防范金融风险,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国家要建立必要的风险基金或对 银行给予一定的贷款风险补助。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资助 方式,因此,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仅负担50%利息是不够的,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信用制度还未建立 和完着的今天,国家助学贷款确实存在较大风险,各高校以往实施的贷学金还贷率低的情况说明、 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拖欠率 坏账率也不会很低。据专家测定,该贷款坏账率如果超过6%,银行就面 临亏损。因此,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办银行的贷款风险,保证国家助学 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扩大生源地的助学贷款业务,减少银行的贷款风险和坏账率。 5、加强宣传,使助学贷款政策深人人心。国家助学贷款是社会性的,全社会都应共同关心,积 极参与 因此要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广泛深八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使这项工作的重要意 义、政策方法、申请程序等家喻户晓。同时银校联手,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时,将有关国家助学贷 款的有关政策,实施办法 申请条件和要求等一同发出,让家长和学生对之有全面了解,同时要求家 长对子女是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作出表态,便于学校与银行的管理。 6 各地民政部门要加强配合,做好学生的家庭经济调查工作。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及高校贫 困学生的其它资助工作、建立一套动态的、准确的贫困学生档案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为此, 各地民政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加强同高校的配合,积极协助高校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调查。同 时建议在考生档案中增加民政部门出示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便高校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基本 情况 国家助学贷款刚刚起步,遇到种种困难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断进取,认真研究和 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这项工作必将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I]胡卫华推行助学贷款[J] 发展高等教育,上海金融,2000 (4). [2]张废保坑一思想提高认识报抓落实努 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中国教育报 200l-。 一l 7(】) (责任编辑江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