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最 新 电 梯 使 用 和 运 行 安 全

使用单位:

管 理 制 度

目录

一、 电梯日常作业人员职责

二、 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三、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四、 电梯日常检查制度

五、 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六、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七、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八、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

演习制度

九、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电梯管理制度

一、 电梯作业人员的职责

电梯作业人员必需按“电梯常规(日常)检查制度”做好电梯的日常检查工作。 1、 在开启厅门进入轿厢之前,必须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井道内,然后进入轿厢; 2、 开启轿厢内照明;

3、 每日开始工作前,先将电梯上、下行驶数次,检查有无故障和运行不正常情况; 4、 司机在使用电梯前,应检查内外门锁是否失效,及厅外召唤的信号灯或命令载记的

执行是否正确,轿内的主要安全装置如:安全触板开关、急停开关、警铃开关等是否正常。

5、 每天下班时,电梯作业人员应关闭照明和风扇。

6、 当电梯出现故障、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应记录。严禁电梯带

病运行。坚决杜绝事故隐患。

7、 质量第一要保证,安全生产要确保,违章作业坚决不能搞。

二、 电梯作业人员的守则

1、 遵纪守法,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责任心强。

2、 熟悉并遵守厂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电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 掌握并熟悉电梯的性能、结构并能按职责做好电梯的日常检查工作。 4、 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三、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梯作业人员在电梯正常行驶时应遵守:

1、 严禁电梯超载运行;

2、 需要电梯作业人员操作的电梯,司机应站在操纵盘前用手指操作电梯,禁止用身体

或脚来代替操作,更不可用竹竿木条来代替操作: 3、 禁止用牙签之类的东西塞住控制按纽来操作电梯:

a) 不允许乘客电梯经常作为载货电梯使用;

b) 严禁装运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安

全保护措施;

c) 严禁在厅、轿门开启情况下,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行驶; d) 不允许揿按检修、急停按钮作为正常行驶中消除信号之用; e) 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轿厢安全门来装运超长物件;

f) 当物件装进轿厢内后,应先查看所载的物件有否伸出轿厢外,尤其是轿厢内有

两个以上门的更应注意;

4、 门区是电梯轿厢内危险的地方,劝告乘客勿依靠轿门;

5、 等候装载物或人员时,驾驶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可站在轿厢和井道厅门之间,应站在

轿厢内或井道厅门外面等候;

6、 轿顶上部,不得放置它物,轿厢内不得悬吊物品; 7、 严禁以手动轿门、厅门的启闭作为电梯的起动或停止;

8、 载荷重心应尽可能稳妥的放置在轿厢中间,以免在运行中倾倒;

9、 厅外按钮操纵的电梯(包括什物电梯)操纵禁止事项:

i. 严禁载入;

ii. 严禁把头伸入井道内呼叫;

iii. 严禁用厅门急停开关或开启厅门来争抢电梯使用。

(二)电梯司机在协助维修保养时应:

1、维修人员在轿顶进行维修时,司机应将轿内检修运行开关转换至检修状态; 2、司机要服从维修人员的指挥,并按照维修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 3、对门刀时,应该站在操纵盘前,用双手操作。 (三)电梯作业人员在电梯停驶后的工作:

1、当电梯每日工作完毕后停驶时,驾驶人员应将轿厢返回至底层基站;

2、在离开轿厢前,应检查轿厢内外情况,做好清洁工作后,将轿厢内照明灯关闭,并

切断电源;

3、离开轿厢后,应将轿门和厅门关闭,并关闭电锁; 4、运转班驾驶人员要建立交接班制度,当班要做好电梯运行交班记录及接班注意事项。 (四)电梯三角锁匙存放、管理、运用事项:

1、电梯锁匙要由专人保管使用,正确使用电梯锁匙,若电梯钥匙使用不当,将有可能

造成电梯门开启人堕落的严重事故;扶梯钥匙使用不当,将有可能造成扶梯启动时伤人的事故。

2、使用三角匙的人员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操作上岗证,使用时请注意,轿厢有

可能不在本层,有堕落危险,故开启厅门后应确认轿厢在本层后方可进入

四、 电梯日常检查制度

电梯的维护保养,是电梯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电梯的完好率、使用率、故障率

及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日常的维护保养。所以,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电梯常规(日常)检查制度”对本单位电梯进行日常检查:

1、电梯维护人员在每天工作开始前,除对电梯准备试车外,并应每天到机房内对机械

和电器设备作巡视性检查。 2、 每天上班用电梯前,电梯作业人员应对电梯进行逐层停靠运行,在运行中观察电

梯是否有异常现象如:

a. 听有无异声和异常震动。

b. 闻有无异常气味出现。

c. 电梯的启动、停车和平层情况。 d. 电梯的照明及风扇工作是否正常。

3、 检查制动器、继电器、接触器等动作是否正常工作;各级电压是否在正常工作范

围内。

4、 机房的温度、湿度是否正常;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温升是否正常。 5、 操纵箱的按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指层及方向指示是否正常。 6、 电梯作业人员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作好记录。 7、 机房内应有足够通风排气设备以保持机房通风良好。 8、 注意机房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

9、 做好防风、防雨、防霉、防火措施,及时清理机房杂物。 10、不要让水流入电梯井道,不要让水淋湿电梯部件。 11、机件应定期加油维护。

附表一 年 月 日

电梯常规(日常)检查电梯名称 电梯型号 序 日期 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试车 制动器 接触器 机房温度、湿度 电动机 减速器 异声 异常震动 异味 1 2 3 设备编号 年审日期 29 30 31 10 平层 11 风扇 12 照时 13 门的开启、关闭 14 操纵箱按钮开关 16 备注 15 检查人员签名: 主管人员签名:

五、 电梯的维修保养制度

(一)电梯的维修保养为每月定期检修一次,按以下记录表项目完成,完成后用户认可签

名。(见以下A表) (二)当电梯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查出故障原因,及时排除、

维修,同时按保养项目整梯验查一次。填写好“维修记录表”,用户认可签名后,电梯才能使用。(见以下B表)

六、 定期报检制度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在用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设备均属特种设备,该设备由设备科进行统一管理,并按“特种设备定期报检计划表”按期向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申请定期检验。

特种设备定期报检计划表 年 设备型号 备注 注:电梯、厂内机动车、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起重机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二年。

七、 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第十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的规定,制定本企业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制度:

1、 对新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维修保养的人员,必须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科进行相应的培训,并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能对本厂内的特种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及维修保养。

2、 对已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书”的人员,对其操作证书的有效性定期送交

柳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进行定期复审。

复审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工作。

3、 各种特种设备的作业证书的有效期自发证日期及年审日期计,每二年复审一次。 4、 本单位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名单: 本厂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单 姓

名 操作证类别 证书编号 发证日期 证书复审日期 备 注 八、意外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因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首先要持证上岗,其次要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这仍然难以防止一些意外事件、事故的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我们是否熟练掌握紧急救援的方法,如果惊慌失措、动作迟援、拖延时间或救援方法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国家财产的更大损失。因此,必须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救援演习次数)救援演习。只有平时刻苦训练、熟练掌握紧急救援的方法,在实际救援中才能不慌不乱,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迅速进行抢救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救援演习内容包括: 1、触电急救

⑴ 了解触电解救的基本常识 ⑵ 低压触电解脱方法 ⑶ 高压触电解救方法 ⑷ 人工呼吸的基本方法 2、电器灭火方法

⑴ 了解电气着火后的灭火常识

⑵ 要会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器材 3、了解掌握一般的包扎方法

4、当人员被困在电梯轿箱内的救援方法

(1)及时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安抚受困人员不要慌张,保持镇定,安静等待救援,不要扒门或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指轿厢未平层且电梯门被打开的情形)。

(2)迅速和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取得联系,告之电梯发生困人事件。若一时无法联系,或维修保养单位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可直接拨打110,请专业救援单位的救援人员前往。 (3)尽量确认被困人员所在轿厢位置,防止其他在电梯外等候的乘客对设备采取不理智的举动。在一层和故障层设好防护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若得知被困人员中有伤、病员,应做好其他救援准备。 (5)、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按“松闸盘车救援程序”进行。

九、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1、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2、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 竣工验收报告;

E、 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 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 事故及故障记录;

I、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 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5、有关人员部门需借用电梯资料的应经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同意签署意见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借阅,并按规定作好借阅登记手续,按时归还借阅资料。

6、电梯的各种资料应按年度由档案管理部门装订成册。

7、电梯相关资料的销毁应经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的允许才可进行。

A表:

电梯定期检验及定期检查记录表

制造单位:

电梯型号: 设备位置:

定期检修项目: 完成情况

1、主机运行情况检查(包括刹车、油位、电机温度及噪音) 2、操纵箱、各层外呼箱的按钮及指示检查 3、轿内照明、风扇检查 4、清理地坎及门轨杂物 5、开关门运行以及安全触板检查 6、主、副导轨油盅检查 7、各安全开关有效确认 8、钢丝绳张紧力检查 9、张紧轮距离检查 10、各层厅门闸锁检查 备注:

检修人员签名:

日期:

B表:

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表

制造单位: 型 号:

位 置:

维修内容 零件更换情况: 维修人员签名:

维修结果 日 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