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检验规范
标 题 制定部门 板材原料进料检验规范(通用) 质量部 编 号 制定日期 QAI—201003001 2010/3/18 版 本 页 次 01 第1页,共2页 一、目的:为了规范原料板材进料检验,控制原料板材来料品质,有效提升品质。 二、目范:适用于宁波司普瑞茵所有原料板材来料检验,包括:不锈钢,冷扎板,电解板,电镀板,热扎板,铝板,锌板等板材. 三、权责: 3。1 仓库仓管员负责收料及物料的报检,合格物料缴库及不合格物料退货. 3。2 IQC检验人员负责来料检验及检验数据记录,物料的状态标识及物料监督. 3.3 品质工程师负责品质判定及相关品质异常处理。 3.4 品质经理及副总负责异常物料的最终判定。 3。5采购负责供应商的联络及相关品质事务。 四、定义: 4。1 起皱:板材表面所显示出来皱纹形状的不平,原因是板材在裁剪时因前后两个滚筒速度不一所致。 4.2 砂眼:板材表面气孔及凹陷形状。 4.3 裂纹:板材开裂现象 4。4 氧化:主要指表面保护电镀层氧化。 4。5 压伤:因外在压力撞击和撞压在板材表面,导至板材局部变形现象. 4.6 划痕:表面划伤的痕迹,可分有手感和无手感两种. 4。7 起皮:板材表面出现的小块状皮层现象。 4.8 电镀层起泡:电镀层里起有像水泡形状现象。 4。9 电镀层脱落:电镀层与基材脱离现象。 4。10 水纹/水印:电镀和电解过程中,表面上积水没有吹干净,就直接烘干,留在物件表面上水迹的形状. 4。11 纹路:表面拉丝纹的方向。 4。12 错纹/乱纹:拉丝的方向错误或拉丝纹路错乱。 4.13 不锈钢表面白点:不锈钢在加工镜面过程中,因加工不当,导致镜面上有白点现象。 4.14 杂质:材质原料掺有杂质,表现于表面的一些小黑点现象。 4.15水锈:表面沾有水时间比较短所生一种锈,这种锈对基材是没有腐蚀,通过水洗就能洗掉. 4.16腐蚀性生锈:表面生锈己对基材造成腐蚀。 五、检验内容: A)材质检验要求: 每批送货供应商提供第三方测试材质报告. B)外观检验要求: 1.热扎板进料检验外观要求: 1。1 表面除水锈外,无腐蚀性生锈现象。 1。2 表面无波浪纹和起皱现象。 1.3 表面无起皮现象. 1.4 无明显有手感压伤和缺料现象。 2。冷扎板和搪瓷板来料检验外观要求: 2。1 表面除水锈外, 无腐蚀性生锈现象. 2.2表面无波浪纹和起皱现象。 2。3 表面无明显有手感压伤/及压痕. 2。4 表面不允许有手感划痕和缺料现象. 3.电镀板来料检验外观要求: 3.1 表面电镀层/颜色正确. 3。2 电镀层无氧化、砂粒、起泡、脱落、针孔、水印及光泽黑暗等电镀不良现象。 3.3 表面无明显的手感的划痕。 3.4 表面无压伤和压痕现象。
进料检验规范
标 题 制定部门 板材类进料检验 质量部 编 号 制定日期 QAI-201003001 2010/3/18 版 本 页 次 01 第2页,共2页 4。 电解板来料检验外观要求: 4.1 表面无氧化、针孔、水印及光泽黑暗等电解不良。 4.2 表面无手感划痕。 4。3 表面无压伤现象. 5.不锈钢板来料检验外观要求: 5。1 表面外观要求正确,不锈钢外观处理有雾面、砂纹面、镜面(亮面)三种,来料外观与样品对照必须正确. 5.2 不锈钢镜面外观要求:表面光亮,照影清晰无模糊,无氧化、黑点(杂质)、白点、针孔(麻坑)、压/划伤等不良。 5.3不锈钢砂纹面要求:砂纹型号和纹路方向正确,纹路清晰,无错纹/乱纹现象,表面无氧化、黑点(杂质)、针孔(麻坑)、压伤、明显手感划痕及不平行于纹路方向划痕。 5。4不锈钢雾面外观要求:表面无氧化、锈斑、针孔、杂质,无明显手感划伤和压伤现象. 6。其它板材外观要求: 表面无氧化、针孔、明显手感划痕、压伤等外观不良现象. C)尺寸检验要求: 测量板材宽*长*厚,两边对角线相差,公差按GB/T1804—m级。。 D)特性测试要求: 1.折弯测试: 裁剪2块30*30规格板,做折弯测试,要求折弯半径R为料厚的1.2-1.5倍,做90度横坚折弯测试,折弯处无断裂和开裂现象. 2.不锈钢盐雾测试:初次来料,要求5%的浓度盐水,至少96小时后,表面无生锈现象.后序每批来料,做48小时盐雾测试,表面无锈斑现象. 3。硬度测试要求:依实际要求或BOM要求材质要求硬度,硬度偏差±5。 4。电镀板和电解板膜厚要求:要求电镀板膜厚〉12um,电解板膜厚>8 um,如果膜厚达不到要求,镀锌板/镀铝板做盐雾测试24小时,表面无氧化现象.镀铝锌板做盐雾测试48小时后,表面无氧化现象。 5.搪瓷测试:搪瓷板要做试搪测试,试搪后放置24小时后,无爆瓷现象。 六:抽样要求 根据来料数量进行抽样,即n≤10(全检),10<n≤100,抽5件,n>100,抽总数的5%检查,尺寸和性能抽样按照S—1,尺寸记录数值为5个,外观判定允收水准根据抽样数同抽样计划样本数最为接近的参照; 制 定
审 核 核 准 会 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