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106 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 g;
(2)106 g 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3)向106 g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HCl =NaHCO3+ NaCl;当Na2CO3 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2 。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4)另取10% Na2CO3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Na2CO3 31.8 HCl 14.6 X 16.8 NaCl 23.4 CO 4.4 H2O m 则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10.6 g; (2)4.4g;
(3);
(4)1.8;3Na2CO3+ 4HCl=2NaHCO3+4NaCl+H2O + 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06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106g×10%=10.6g,故填:10.6。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消耗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则有
Na2CO3+2HCl=2NaCl+H2O+CO21067310.6ga10610.6g=73a10610.6g=44x x=4.4g,a=7.3g;
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3)设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需要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44x
Na2CO3+HCl=NaHCO3+NaCl10636.510.6gy10610.6g=36.5yy=3.65g 盐酸溶液的质量为
3.65g=36.5g 10%7.3g=73g 10%碳酸钠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
故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36.5g=36.5g,故曲线为:
。
(4)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说明给出的碳酸钠有一部分转化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钠,X为NaHCO3,碳酸钠和HCl是反应物,碳酸氢钠、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31.8g+14.6g=16.8g+23.4g+4.4g+m,m=1.8g; 设反应方程式为aNa2CO3+bHCl═cNaHCO3+dNaCl+eH2O+fCO2↑
a:b:c:d:e:f=31.6g14.6g16.8g23.4g1.8g4.4g:::::=3:4:2:4:1:1 10635.58458.51844方程式为3Na2CO3+4HCl═2NaHCO3+4NaCl+H2O+CO2↑。
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
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4.4g 96.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g+50g-56.6g=4.4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44x10644= x4.4g x=10.6g
4.4g10.6g×100%≈96.4%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g答:(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4.4g;(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
3.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___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 21.2g;(2)13.9% 【解析】
试题分析:(1)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质量=80g×26.5%=21.2g
(2)从图甲中获知,当BaCl2完全转化为沉淀时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40g,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中Na2CO3与BaCl2的质量关系,可求出BaCl2的质量,进而可求解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BaCl2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208 106 x 40g×26.5%
208∶106=X∶(40g×26.5%) x=208×40g×26.5%/106=20.8g
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8g/150g)×100%=13.9% 答: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9%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4.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6 g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2 g溶液。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1)CO2的质量为:15.6g+100g-111.2g=4.4g (1分)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原混合物中有碳酸钠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 106 117 44 Y X 4.4g
X=11.7g Y=10.6g (各1分,共2分) (15.6g-10.6g+11.7g)/111.2g×100%=15.0% (1分) 答:(1) 产生二氧化碳4.4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如图所示的炼铁厂。小新想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测定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征得工人师傅同意,带回一小块生铁样品。称得该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滴入54.0g稀盐酸时,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9.8g。(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请你帮小新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g,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可知反应前样品6.0g放入54.0g稀盐酸,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9.8g,质量减少了6.0g+54.0g-59.8g=0.2g,为氢气的质
量,将氢气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就可计算出样品中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生铁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6.0+54.0g-59.8g=0.2g 设生铁中铁的质量是x Fe + 2HCl = FeCl2 + H2↑ 56 2 X 0.2g
x=
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答: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g,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6.金属单质A与非金属单质硫(S)发生如下反应:2A + S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2S。甲、乙、丙三组学生
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A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6 g。充分反应
甲 A的质量/g S的质量/ g A2S的质量/g 5 1 5 乙 4 2 5 丙 a b 3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丙组实验中a∶b为 (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4 ………… (1分)
(2)a∶b为2∶3或9∶1 ………… (2分,写对1个且过程正确的给1分) 【解析】
(1)由甲、乙的反应可知,4g A和1gB完全反应生成5g的A2S,进行解答 (2)生成3gA2S,一种情况时A全部反应,一种是S全部反应进行解答
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溶液并振荡,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的溶液中溶
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_____7(填“>”“<”或“=”)
(2)求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_____。
(3)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 3.92% 195.3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3.42%×100g=3.42g。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此时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烧杯内溶液的pH<7。故填:<
(2)解:设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y。
H2SO49850xg+BaOH21713.42g==BaSO4+2H2O233y
98171233= 50xg3.42gyx3.92%;y4.66g;故填:3.92%
(3)滴加Ba(OH)2溶液至150 g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的求法是,先看往烧杯中加入了多少物质,再看以什么形式从溶液中出来。共加入了150g+50g=200g;由(2)可知有4.66g硫酸钡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出来,故200g-4.66g=195.34g;故填:195.34g 【点睛】
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8.等差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相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组别 1 2 3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7 10 7 温度(℃) 30 50 20 4 10 30
(1)请写出铁粉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_________(填组别)可知,温度对于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 (3)图1中表示第3组实验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200ml10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你认为,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下图为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20ml1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HCl=FeCl2+H2↑ 1、3或2、4 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金属与酸反应速度越快 d 金属的颗粒大小 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的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同的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 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 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解析】
(1)铁粉溶解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要比较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就要选择相同的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在不同温度下
的反应,因此选择的对比组是1、3或2、4;
(3)①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浓度、温度及压强外,金属的颗粒大小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故还要控制的变量是金属的颗粒大小;
②由图乙所示可知,当金属过量时最终生成的氢气量相等,即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的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同的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
[拓展提高]由图示可知氢气的生成量,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2)盐酸有挥发性,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9.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克。 【答案】(1)30%(2)29.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未反应完的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通过图像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20g-80g=40g; 解: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MgSO480x80x 588.7gx=12g
=Mg(OH)2+Na2SO458
8.7gNaOH%=12g/40g ×100% = 30%
(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80g×30%=24g 设硫酸的质量为y,
H2SO498yy=29.4g
+2NaOH=Na2SO48024g+2H2O
98/80 =y/24g
10.为确定某变质的烧碱样品的变质情况,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1实验:
(1)B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 (3)由D﹣E蒸发水的质量为_____g;
(4)样品中未变质的烧碱占变质前原烧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提纯上述变质的烧碱样品需要①_____(填一种固体)的质量为②_____;
(6)请绘制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图____。
【答案】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44 x4.4g61.6g 50% 氢氧化钙 7.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00g溶液B中加入50g稀盐酸后,得150g溶液说明该段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继续
加入150g稀盐酸后,得溶液295.6g,说明发生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50g-295.6g=4.4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44; x4.4g(3)设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m。
10644 x=10.6g x4.4g11744 y=11.7g y4.4g7344 m=7.3g m4.4g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200g×7.3%-7.3g=7.3g 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也是11.7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1.7g×2÷10%=234g 由D—E蒸发水的质量为295.6g -234g=61.6g (4)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n。
4036.5 n=8g n7.3g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a。
80106 a=8g a10.6g原氢氧化钠的总质量为8g+8g=16g
8g×100%=50% 样品中未变质的烧碱占变质前原烧碱的质量分数为16g(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设提纯上述变质的烧碱样品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b。
10674= 10.6gbb=7.4g
(6)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0-100g时不生成二氧化碳,100g-200g生成二氧化碳共4.4g,加
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图
【点睛】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aOH2+ Na2CO3=CaCO3+ 2NaOH 1008010gx10080= 10gx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g×100%=10% 80g答:(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2.现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________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答案】23.3g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根据题意,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100g×9.8%=9.8g
BaCl2208y+H2SO4=BaSO4+2HCl 982339.8gx989.8g= 解得x=23.3g 233x989.8g= 解得y=20.8g 208y(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g+23.3g-100g=208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8g100%=10% 208g答:(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g;(2)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