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木工工长大木考题参考: 2014年5月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划“×”,答案写在每题的括号内)
题1 清代小式建筑以斗口为基本权衡尺寸。(× )
题2 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是古建筑的5种基本建筑 形式。( √)
题3 柱、梁、枋、檩、板、椽是古建大木的6种基本构件。(√题4 小式建筑的檐柱高为11斗口。(× )
题5 小式建筑的侧脚为柱高的1/100。(√ )
题6 古建筑檐头由檐柱中向外挑出的水平距离为上出。(√ )
题7 古建筑台明外皮到柱中的尺寸称为下出。( √)
题8 斗口是指大斗进深方向的刻口。(× )
题9 古建大木构架相邻两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步架。( √)
题10 古建大木构架相邻两檩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举高。(√ )
)
题11 古建屋面的曲线是由各步举架不同造成的。(√ )
题12 古建筑正中开间为明间。( √)
题13 硬山建筑又称悬山建筑,两山木构件外露。( ×)
题14 明清建筑一般要求明间椽当居中,特殊者例外。 (× )
题15 檐不过步是指建筑物的出檐不能大于步架。 (√ )
题16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不允许使用腐朽的木材。 (√ )
题17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柱子、梁对含水率的要求是35%。 (× )
题18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结构用材可以烘干。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题1 某小式建筑,明间面宽为3600,则柱高通常应为 。 A 2900
A 2900 B 3200 C 3600 D 4000
题2 某小式建筑檐柱高为2800,则上出应为 。B 930
A 1000 B 930 C 840 D 900
题3 某小式建筑,上出为900,则下出应为 。B 700
A 900 B 700 C 800 D 300
题4 大木古建画线符号有多种,其中 为 符号。C.中线
A.升线 B.截线 C.中线 D.断肩线
题5 古建大木画线符号中 表示 。B.截线
A.升线 B.截线 C.中线 D.断肩线
题6 古建大木画线符号中 表示 。 B.升线
A.正确线 B.升线 C.老中线 D.错线
题7 是位于古建屋面最上面的椽子。 C.脑椽
A.花架椽 B.檐椽 C.脑椽 D.哑巴椽
题8 是不露明的椽子。 B.哑巴椽
A.花架椽 B.哑巴椽 C. 脑椽 D. 边椽
题9 某小式建筑,椽径80mm,按一般权衡比例推算,明间面宽应为D.3300 。
A.3600 B.3500 C.3400 D.3300
题10 古建筑转角处椽子排列如飞鸟展翅,故称 。D.翼角
A.翘角 B.翘起 C.飞檐 D.翼角
题11 翼角椽是檐椽在外转角处的 。 D.特殊形态
A.斜向排列 B.不平行排列 C.放射排列 D.特殊形态
题12 翘飞椽是飞椽在外转角处的 。 D.特殊形态
A.斜向排列 B.不规则排列 C.不平行排列 D.特殊形态
题13 角梁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的 。C.伸臂梁
A.挑梁 B.悬臂梁 C.伸臂梁 D.过梁
题14 如果檐椽局部有节疤,安装时应令其朝 。 B.下
A.上 B.下 C.左 D.右
题15 如果花架椽局部有节疤,安装时应令其朝 。 A.上
A.上 B.下 C.左 D.右
三、计算题
1题 已知三间六檩卷棚悬山,明间3600,次间3300,进深5400,柱高3000,檩径270,求用椽子各多少根?
[解] 根据以上条件,可知椽径为90,明间用椽数:3600/(90+90)=20根;次间用椽数:3300/(90+90)+4(出梢椽)=22;用椽数:(20+22+22=)*2=128根;
答:用檐椽数:128根;飞椽128根,花架椽数128根;用罗锅椽数64根。
题2 已知三间六檩卷棚悬山,明间3600,次间3300,进深5400,柱高3000,檩径270。求:六架梁与柱子两项共用木材多少立米?(损耗按5%计)
[解] 柱子用料长,3.00M+上下榫各按柱径3/10。柱总高为3.18M,径0.27M,每根柱子用料为(0.135)2 XπX3.18X1.05=0.19m3
8根柱共用料0.19m3X8=1.529m3
每根梁高为0.39m
每根梁厚为0.3m
每根梁长为5.94m
每根梁用料为5.94×0.3×0.39×1.05=0.73m3
共四根:0.73×4=2.92 m3
2.92+1.529=4.448 m3
答:柱子六架梁两项共用料4.448 m3
四、简答题
题1 说出常见柱子种类名称。(答出10种)
答: 檐柱、金柱、重檐金柱、中柱、山柱、童柱、擎檐柱、雷公柱、角柱、将军柱、瓜柱。
题2 写出常见梁的名称。(10种)
答: 七架梁、五架梁、三加梁、六加梁、四架梁、顶梁、双步梁、单步梁、三步梁、桃尖梁、抱头梁、桃尖梁、顺梁、踩步梁、挑檐梁步梁。
题3 写出常见桁檩名称。(6种)
答: 檐檩、金檩、脊檩、挑檐檩、正心桁、脊桁、扶脊木、踩步金檩。
题4 写出常见椽类构件名称。(10种)
答 。 檐椽、飞椽、花架椽、脑椽、罗锅椽、板椽、哑巴椽、牛耳椽、翘飞椽、蜈蚣椽、翼角椽。
题5 馒头榫和管脚榫分别用在何处,有何作用?
答: 管脚榫用与柱根下面,是用来防止柱脚移位的。馒头榫用在柱头,是用来固定柱头,梁头的。
题6 为什么钉椽子时,梁头部分一定要空当坐中?
答:因为梁头部分是两檩茬处,是构造缝隙,居中钉椽子牢固,只能以梁中线为中心,两侧重各让半个椽当再钉椽子,让椽当坐梁(柱)中。
题7 一座五檩小式建筑,构造为檩三件,檐、飞椽、请自下而上写出构件名称。(20种)
答: 檐柱、檐枋、垫板、檐檩、五架随梁、五架梁、瓜柱、垫板、金檩、三架梁、脊瓜柱、角背、脊枋、脊垫板、脊檩、檐椽、飞椽、脑椽、花架椽、望板、连檐、瓦口。
题8 说出常见的木材缺陷(疵病)种类都有哪几种?
答: 腐朽、木节、斜纹、虫蛀、裂缝、髓心。
题9 说出北京地区传统建筑的结构用材通常都有哪些品种?(说出其中5种)
答 。 楠木(金丝楠)、满州(老)黄松、落叶松(黄花松)、红松、白松、马尾松、衫木(水衫)等。
题10 简述下架大木安装程序。
答 。 下架大木指柱头以上构件。其安装程度为(1)先将柱子搬运到位,按号入坐,勿使错位;(2)按方向竖起立柱,并用浪荡绳拢在脚手架上;(3)按大木位置号所标位置安装枋子,注意闯退中线,随时校正,调好尺寸后掩上卡口,使枋与柱固定;(4)逐根安装后,使戗杆(迎门戗与龙门戗)并吊直拨正,使下架构件固定不再移动,下架构件安装即告完成(如有廊步时。在檐柱与金柱之间还要安装抱头梁。穿插枋、金柱进深方向还要安装随梁枋。)
文物建筑工长班木作——修缮及木材部分考题参考: 2014年5月7日
一、判断题:
1.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维修中,当柱子糟朽的深度超过柱径的1/5时,可以采用剔补包镶的 方法来进行维修。 ×
2.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维修中,当露明柱柱根糟朽的高度已超过柱高的1/5,不露明的柱子柱根糟朽的高度已超过柱高的1/3,并且柱子糟朽的深度已超过柱径的1/5时,必须对柱子进行更换,不得使用墩接的方法来进行维修。 √
二、填空题:
1.木材的缺陷(疵病)种类有 六种。
腐朽、木节、斜纹、虫蛀、髓心、裂缝。
2.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维修中,“打牮拨正 ”的作法是针对建筑物“歪闪下沉”的现状进行维修的一种方法,其中 “ 打牮”专指柱、梁的抬升方法,专治建筑物的“下
沉”;而“ 拨正”则专指将“歪闪”的建筑物归回原位的方法,专治建筑物的“歪闪”。
三、简答题:
1.柱类构件对木节的要求是什么?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MM长度内。所有木节(死节和活节)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积的2/5。
2.檩类构件对裂缝的要求是什么?
榫卯处不允许有裂缝,其他部位裂缝深度不大于檩径的1/3。
3.柱、梁类构件的含水率有什么规定?
柱、梁类构件的含水率不大于25%。
4.大木归安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①大木归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文物建筑操作规程的规定;②打牮拨正是严禁用牮杆支顶梁头,操作前应将各种戗杆邦好,并备好撞板 ; ③大木拨正必须先将装修拆下,将柱门掏开,如落架拨正应将椽子挑开 ; ④ 大木拨正时必须保证大木的各种榫卯完整无损,各种梁、枋、檩、椽等构件均不得翻转使用;⑤ 大木落架归安,必须分间、分逐性编号,保证做到原拆、原归原安。
重点(装修):
一、单项选择:
1.古建大门门钉个数的排列是( B )
A.固定大门穿带的构件 B. 古建等级观念在建筑装修上的体现 C. 装饰构件
2.古建大门槛框(有中槛的槛框)的安装顺序是(A )
A. 上槛→下槛→抱框→门框→中槛→短抱框→余塞、走马板
B. 上槛→下槛→抱框→门框→余塞板→中槛→短抱框→走马板
3.古建大门槛框上的门簪是( C )
A. 装饰构件 B. 连接构件 C. 装饰与连接构件
4.古建大门槛框上的门簪头长是(B)
A.1/7-1/9门口净宽 B.1/5-1/8门口净宽
5.大门制作表面的优良标准是( A )
A.表面光平洁净、无刨痕、戗槎、B.表面光平洁净、榫卯饱满
6. 隔扇类装修包括( C )
A. 隔扇、风门、B. 隔扇、风门、碧纱橱 C. 隔扇、帘架、风门、碧纱橱
7. 一扇五抹头扇隔扇高为3000mm,则隔扇腰抹头以下部分尺寸应为(B )
A. 1000 B.1200 C. 900
8. 一扇隔扇宽为650mm,则隔扇边框尺寸应为( D )
A. 55mm B. 65mm, C.70mm, D. 60mm
9. 古建安装于柱间的窗类装修包括( A )
A 槛窗、支摘窗、横披窗、楣子窗 B.槛窗、支摘窗、牖(you)窗、横披窗 C. 支摘窗、横披窗
10. 一扇外檐支摘窗步步锦棂条为18mm,则棂条纹饰分当为( B)
A.70mm B.54mm C.44mm
11. 一古建筑柱径为300mm,则外檐装修槛框各部件看面尺寸为(A )
A.下槛 240mm,中槛 200mm,上槛 150mm,风槛150mm。
B.下槛 250mm,中槛 220mm,上槛 180mm,风槛150mm。
12.只起装饰作用的什锦窗是( A )
槛窗、
A. 镶嵌什锦窗 B.单层什锦窗 C.夹樘什锦窗
13. 古建天花种类包括( A)
A. 井口天花、木顶格、藻井
B. 井口天花、海墁天花、木顶格、藻井
C. 井口天花、藻井
14. 古建井口天花支条与空当之比通常为( B )
A. 1:4~5 B. 1:6~7 C. 1:8~9
二、 多项选择:
1.古建大门中穿明带的大门是(BCD )
A. 实榻门 B.攒边门 C. 撒带门 D屏门
2.在冰裂纹纹饰棂条不应出现( ACEF )
A. 有榫无眼的棂条(“光棍条”);B. 用棂条围合成的不规则几何图形C.一根棂条的一侧出现两个卯眼;D. 确保“一棂三空”的分当规矩 E. 棂条两侧的卯眼相对;F. 图形呈平行四边形(“棺材头”)。
3.古建大门、槛框的尺寸及安装应符合( ACD )
A.凡槛框、大门及附件的模数尺寸均根据“柱径”而定。B.大门、槛框尺寸须根据面宽、柱高尺寸适当而定。C.外檐槛框安装位置依据为外檐柱弹在柱子侧面的升线,槛框垂直于地面。D槛框与木柱、槛与框、大门附件与槛框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榫卯连接的方式。. E. 大门余塞板须采用打槽安装。
三 计算题:
1、一座无斗拱建筑物,檐柱径300mm,檐柱高3300mm,隔扇边梃断面尺寸为80mm。檐柱间安装修,如次间安装槛窗,求:槛墙高度。
解:根据已知得出:上槛高150 mm(0.5 d)、下槛高240mm (0.8 d)风槛高150mm(0.5 d)檐枋高300 mm(d)
隔扇高为:3300-300-150-240=2610mm
2610(隔扇高) x 2/5(0.4)=1044mm
槛墙高为:1044-150+240-(4×80)=814mm
答:槛墙高度为814mm。
2、一座无斗拱建筑物,明间4200mm,檐柱径300mm,檐柱高3300mm,檐柱间安装修,根据一般权衡比例求一扇隔扇的满外尺寸及边梃看面尺寸。
解:根据已知得出:上槛高150 mm(0.5 d)、下槛高240mm(0.8 d)、抱框200mm、檐枋高300 mm(d)、檐柱径D=300mm。
隔扇高:3300-300-150-240=2610mm
隔扇宽:4200-300-(200×2)÷4=875mm
隔扇边梃为1/10隔扇宽即:875÷10=87.5mm≈87mm
答:每扇隔扇高×宽为2610mm×875mm、边梃看面尺寸为87mm。
四、案例:
背景:
某庙宇建筑院落属国家级文保单位,该院落长期被学校使用。本期工程是对庙宇中大雄宝殿进行复原修缮。该大殿为前后廊重檐歇山建筑,通面阔五间,通进深两间,建筑面积1210平米。改工程已由设计单位进行了前期勘察,并做了修缮设计。
本工程施工工期限定6个月,施工单位进入现场后,经设计单位施工交底以及现场勘查,发现大殿常年实修,木装修破损严重,并有部分装修已被使用单位改造。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措施。
残损现状:
1.部分槛窗被更改为现代装修形式和做法。
2.槛框抱局部 糟朽、坏损。
3.隔扇活扇:
4.现象:翘曲、下坠变形、拔榫、断榫、棂条残缺。
5.隔扇死扇:
6.现象:棂条残缺。
7.楣子类:
现象:木扇脱位、弯曲下垂、坐凳板起翘扭曲开裂、棂条残缺。
6.天花藻井类:
现象:天花下垂、枝条变形脱落,天花板变形开裂残损。
修缮方案:
1.拆除后更改的现代装修,并以该建筑原槛窗使用的材质,并按原建筑同时期、同规制恢复槛窗。
2.挖补糟朽、坏损槛框。
3.隔扇活扇修缮方法
(1)将翘曲、下坠变形门窗扇调整归位、恢复原状,并加鳔楔。
(2)(2)补配更换断榫、破损严重边、抹。
(3)(3)整体更换破损严重的木门窗扇。
(4)(4)补配残缺棂条
4.隔扇死扇修缮方法
(1)补配残缺棂条
5.井口天花
修缮方法:
(1)支顶天花归位并加吊杆。
(2)将天花板整形归位,并加穿木带,并用相同木质材料补缝。
要求:
1. 修缮中所使用材质须与原装修材质相同。
2. 修复后的装修规制、外形须与原貌相同。
法律法规思考题:
1、按顺序说出我国六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说出其法律主体。
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部门规章、地方规章。
2、法律法规的作用有哪些?
答:法律法规是协调、解决和规范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法律问题的依据。是以市场经济中建设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建设活动的监管、市场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行为。
3、简述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1)地位:在建设工程中,大多数建设活动主体都是法人,施工、设计、监理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建设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其它组织。都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作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每个法人都是独立的,可以独立开展建设活动,在自愿、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从事经营活动。
4、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和作用有哪些?
答: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为了完成某项建设工程施工任务而设立的组织。项目经理
部是由一个项目经理与技术、生产、材料、成本等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班子,是一次性的具有弹性的现场生产组织机构。其主要成员有:工长、质量检查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等岗位。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性质,明确项目经理部的职责、任务和组织形式。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资格,是企业非常设的下属机构。项目负责人根据法人的授权组织和领导本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授权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上的管理者:项目经理的职务行为可以代表企业法人。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内部的岗位职务。
建设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企业制度的制约下运行,其质量、安全、技术等活动,须接受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5、工长主要的岗位职责和任务有哪些?
答:工长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遇到技术问题可在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给予解决。工长应按照传统工种的分工设置,各工种的工长在对自己施工任务范围内的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用工用料以及文物保护、工种交接等负有直接的责任。工长在有关人员的配合与参与下,组织本工种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并督促质量检查员和资料员按规定完成相关工作。
6、简述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
答:项目负责人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并领取证书后,有权进入文物保护工程工地担任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以及从事工程的管理。项目负责人对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对工程进行中的工程质量以及产生的有关工程施工文件有签字权、并作为工程
竣工、验收或备案的依据。
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恪守职业道德,珍惜职业操守,不做和不参加违反法律的事情,运用智慧和所学本领保证文物保护工程达到合格以上标准。项目负责人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充实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7、项目负责人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答:《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项目负责人因过错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令停止执业一年;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吊销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情节特别恶劣的,终身不予注册。
8、工长如何领导好材料员的工作?
答:施工单位应加强文物保护材料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并完善文物保护工程材料使用管理和质量保证制度,包括合格材料的选择、文物保护工程材料进场(库)验收、文物保护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标识、储存、保管、发放、台帐记录、档案资料汇总等各项制度措施,确保所采购和使用的文物保护工程材料符合规定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要求。
施工单位对其采购、使用的文物保护工程材料有见证取样和检测的责任。
9、分别叙述《准则》对文物保护的目的、保护的任务和保护措施的原则。
答: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的和管理的措施,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所有保护措施都
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10、叙述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意义。
答:古迹的保护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日常的维护. 日常保养是及时化解外力侵害可能造成损伤的预防性措施,适用于任何保护对象。必须制订相应的保养制度,主要工作是对有隐患的部分实行连续监测,记录存档,并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保养工程。
11)谈谈现状修整的方法和工程内容:
答:现状修整是在不扰动现有结构,不增添新构件,基本保持现状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性工程措施。主要工程有:归整歪闪、坍塌、错乱的构件,修补少量残损的部分,清除无价值的近代添加物等。修整中清除和补配的部分应保留详细的记录。
12)订立合同的条件是什么?
答:《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 合同的当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双方自愿协商,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观点、主张强加给另一方;合同的目的性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的成立必须有两个以上当事人,且表达意思是相一致的。
13)书面形式的合同有哪些好处?
答:书面形式的合同内容明确,有据可查,对于防止和解决争议有积极意义。《合同法》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
14)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有哪些?
答: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务;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15)如何解决劳动合同争议?
答: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16)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答:责任制一般包括:安全生产责任的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直接管理责任人、具体岗位责任人的责任目标;责任人岗位职责范围和内容;责任评价和考核办法;问责与奖惩措施;责任档案。
18)简述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主要是:
(1)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4)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5)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9)简答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 承担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并应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禁止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同时也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挂靠的形式承揽工程。
(2) 承担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应通过国家文物局认可的文物保护工程培训机构的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应获得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 施工单位应根据文物建筑现存情况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须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审核。同时,施工组织设计应经过建设(监理)单位的审查批准,方可执行。
(4)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应建立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应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确保作业班组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案。
(5)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操作规程的规定,施工单位必须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质量检查验收的过程应符合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顺序,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 施工单位应采购满足设计要求或达到合格标准的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材料进场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由于建筑材料不合格而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由施工单位和采购者负责。
(7)施工单位应负责完成工程的竣工报告,竣工报告应当体现施工过程中具体的作法和保护措施,应能作为工程施工的总结,供人们查阅和研究。
(8)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遵守有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施工安全和劳保的法律、法规,要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应经常开展对职工进行文物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的教育。
(9)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施工单位应负责文物保护工程各阶段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工作,保证工程资料真实、齐全和及时。
(10)文物保护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的施工资料整理、汇总完成。施工单位应负责编制三套施工资料,其中移交业主单位一套,由业主单位转交文物主管部门一套,自行保存一套。
20)简述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验收的人员组织和程序?
1)分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部的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填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分部工程质量应由项目经理部的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其中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应由企业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组织核定,并由设计单位认可。填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单位工程应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组织企业有关部门进行综合检验评定,并组织质量等级核定,然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现场逐项检查并签署文字意见。
4)单位工程当有几个分包单位施工时,其总包单位应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各分包单位在总包单位参加的情况下按本标准和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检验评定所承建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并应将评定结果及资料汇总交总包单位。
文物建筑工程施工工长培训资料与验收复习题
一、 判断题
1、工长的职责中有: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 √ )
2、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在施工班组自查合格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工长、班组长、质检员进行评定,由质检员核定,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上签字。( √ )
3、施工工长的工作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施工组织、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 )
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以及对《设计变更》、《技术洽商》交底等,由工长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 )
5、隐蔽工程检查是对已经完成将被隐蔽的关系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实体内容而做的检查。关系结构安全的隐蔽工程检查应附示意图或照片。( √ )
6、预检是为保证下道工序工程质量,对下道工序工程质量具有约束作用的位置线、标高线或样板、器具等的预先检查。( √ )
7、交接检是指班组交接班或转移到下一工序时的检验。( √ )
8、工长应把施工资料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进行管理。( √ )
9、工长应熟悉质量通病,通过加强对工艺技术的管理防治质量通病。( √ )
10、工长除了应做好技术交底外,还应做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交底。( √ )
二、单选题
以下每个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的选项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以下选项属于施工试验的是( A )
A. 灰土密实度试验 B. 防水卷材进场进行见证送检
C. 瓦件试验 D. 砖试验
2、以下选项属于材料试验的是( A )
A. 木材进场进行含水率试验 B. 做地仗前对木基层进行含水率测试
C. 灰土干密度试验 D. 防水淋水试验
3、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合格标准是:(A )
A.保证项目必须符合规定; B. 基本项目基本符合标准的合格规定;
C.允许偏差合格点数在90%及其以上; D.维修、复建的质量评定允差标准相同。
4、在文物建筑工程中,下列选项属于装饰装修分部工程的是( C )。
A.地面; B. 油饰工程
C.门窗; D. 彩画工程
5、对工程质量管理应尽量避免( D ),即“死后验尸”情况。
A.事前预控; B. 过程管理
C.事中检查; D. 事后发现
三、多选题
以下每个题目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弧内。多选选错不得分,少选但正确的,得 分。
1、文物建筑中,以下选项属于分部工程的是( ABC )
A. 地面工程 B. 油饰彩画工程
C. 装饰装修工程 D. 门窗
2、下面选项是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标准条件的是:(AC )
A. 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合格; B. 质量保证资料应基本齐全;
C. 其中有50%及其以上分项工程为优良; D. 由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
3、以下选项属于隐蔽工程检查的是( ABC )
A. 暗柱或隐蔽处防腐剂涂刷 B. 柱子墩接材料及做法
C. 做地仗前木基层处理 D. 椽碗椽花分位线检查
4、以下选项属于预检的是( ABC )
A. 椽花分位线检查 B. 丈杆、样板检查
C. 分中号垄分位线检查 D. 木构件榫卯、暗销检查
5、施工工长工作依据( ABCD )
A. 设计文件 B. 规范、规程、标准
C. 施工方案 D. 设计变更或技术洽商
6、属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有( ABCD )
A.做好技术交底 B.做好过程检查验收
C.控制质量通病 D.加强特殊过程管理
7、施工管理应注意动态管理,应注意以下因素的变化( ABCDA.人员 B.材料
C.机械设备 D.环境
8、下列选项属于“三检制”内容的是( ABC )
A.自检; B.互检
C.交接检; D.专检
9、文物建筑工程质量等级有( AB )两种。
。 )
A.合格; B.优良;
C.合格、不合格; D.合格、基本合格 。
三、简答题
1. 分项工程质量的验收程序?
答:在施工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由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核定,报监理验收。
2. 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程序?
答:三级管理情况下,由分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分公司级的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质量核定(对于两级管理的单位,分项分部工程均有项目负责人组织评定,项目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核定)。其中,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由企业技术和质量部门组织核定,报监理组织验收。
3、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一般应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一般应有以下基本内容:
(1)分项工程概况
(2)施工方法
(3)施工进度计划
(4)物资需用量计划
(5)作业安全、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4、我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的原则是怎样描述的?
答:我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 “不改变文物原状” 的原则。
5、请给自己所在工种的班组做一次书面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大木构件制作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一、╳╳╳╳╳歇山建筑我,檐柱径为230MM,其它构件尺寸采用附表:权衡表。或按设计图纸列表。
二、采步金下采用顺梁法。
三、收山做法按:檐檩向内退一檩径为山花板外皮。
四、举架:0.5、0.65、0.8。
五、木架材质为落叶松。
六、木材含水率:柱、梁、枋:不大于25%,檩不大于20%,檐子、望板不大于10%,连檐做地仗前不大于10%(制作安装时按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七、检验标准:执行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法律法规复习题
填空题
(法规部分)
1、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鼓励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水平。
3、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同时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4、未取得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
建工程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申领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应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所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作出批准或秒批准的决定。文物保护工长程资质等级的分级标准和审批办法,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6、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全面的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物和自然环境)。
7、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申报审批机关应当建立有关工程(行政、技术和财务)的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
8、实体质量检查,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测),由监督人员根据(结构部位)的重要程度及施工现场质量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9、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执行建设程序情况,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评价,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度、内容和(组织形式),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内容。
10、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次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担工程。禁止(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施工单位)
的名义承揽工程。
11、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的名义承担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12、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13、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纷呈(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的工程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负责。
14、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15、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16、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17、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负责返修。
18、文物建筑的修缮工程,必须按批准的(设计)施工。管理使用单位变更设计,应
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批准原设计的(文物行政管理机关审批)。
(企业建设部分)
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禁止方式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2、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者采购的设备的质量负责。
3、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4、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5、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吕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局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7、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8、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负责返修)。
9、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二、简答题
1、申领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有取得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2)有从事文物保护工程所需的技术设备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什么是监督检查?
答:监督检查是指监督机构根据有关工程技术标准及规定,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对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随机进行的抽样检查活动。
3、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答:(1)施工图
(5)设计说明书
(6)施工图预算
(7)相关材料试验报告及检测鉴定结果
4、如何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答:工程竣工后,,是业主单位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及说明等资料,经原申报机关初验合格后报审批机关。项目的审批机关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5、什么是建设工程的监督注册?
答:监督注册是指建设单位在申领建筑工程许可证前,按规定各监督机构输的工程项止监督登记手册。
6、勘察和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答:(1)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2)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记录和施工个阶段的验收工作,整理好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3)进行质量自栓,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4)提交竣工资料;
(5)签订保修合同。
8、施工过程中应如何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技术设计?
答: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设计,由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现场洽商,并报原申报审批机关备案;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或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原申报机关报审批机关批准。
9、文物建筑工程现场工程质量检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1)形式前检查
(2)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
(4)分布、分项工程检查
(5)成品保护检查
10、文物保护方式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主要工作是以工程质量为基础,以工序质量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推行工序质量责任抽制,制定创优目标管理。
11、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工序质量控制的因素首先是施工顺序不可颠倒,其次是操作技术要熟练掌握,然后是上岗制度作为保证。
12、请谈一下文物建筑工程竣工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文物建筑工程的竣工报告,是指施工在工程完工后,按照《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各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提交的,以证明工程项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文件。工程竣工报告应包括分项工程验收表、分部工程验收表、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设备合格证、材料设备朝霞检验及复试报告等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技术标准的各类技术文件。
13、浅谈你对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的认识。
答:在文物保护施工过程中,有些分布、分项工程已经完成,其他工程尚在进行中,或者某些工程部位已经完成,其他部位还在施工,对于已经完成的部位(或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坏或污染,直接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甚至有的损伤难以恢复到原样,造成永久性缺陷和破坏。因此,做好成品保护,实际上关系到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工期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文物修缮工程中经常遇到许多精美的、文物价值及高的工艺品(或构件),一旦损坏,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要点:(1)文物保护原则。
(2)检查原有大木构件是否可以使用,构件登记编号。
(3)按原位归安。
(4)需修整按规范标准做。
(5)文物建筑构件价值。
14、简述施工单位在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的程序和组织:(1)分项工程的质量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施工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班(组)人员进行评定,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核定,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2)分部工程的质量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负责人和班(组)长按照操作堆积和设计文件的质量要求进行评定,填写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其中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应由企业技术部门或质量部门组织核定,并由设计单位认可。
(3)单位工程的不通人情在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组织企业技术部门或质量部门,按照操作堆积、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提出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进行综合检验评定,并进行质量等级核定。
(4)单位工程当有一个或几个分包单位施工时,其总包单位应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各分包单位在总包单位主持下,由分包单位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本标准的规定,检验所承建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并应将检验结果及资料汇总交总包单位,由总包单位的工程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核定。
15、请叙述现场质量检查的依据、检查的过程和坐吃山空的分工情况
现场质量检查按照质量验评标准的要求,以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三部分进行检查;分项工程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在场,工地的技术负责人、工长、质量检查员参加,依据质量检验更衣室标准现场打分,填写检查记录单;分部工程的质量检查,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参加,所有人员按规定当时就在相应的检查记录单上签字。单位工程的质量预验收(初步验收),则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参加,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按照质量检验评定的规定组织验收。
文物保护工程的总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面参加,质量监督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督。
四、 复习题: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完成文物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要求和设计文件内容的计划。也是衡量施工单位对文物保护工程理解和认识的一种标尺。施工组织设计其实就是施工企
业对工程过程的全面安排,是指导工程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单位要对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时代特点、建筑艺术、传统工艺等方面要有一个全面地认识,才能理解和掌握文物部门的批复精神和设计意图,体现出施工单位的文物保护意识,才能建立有效的施工方案和管理目标责责任。从而在施工部署、人力安排、使用材料、成品保护、安全施工、检查验收等方面进行组织和分工,按工种和施工程序提出对应的保护方法和措施来。尤其是对分项、分部工程的各项检查验收、由谁组织、哪些人参加,都要安排清楚,这也是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工种工长编写,并由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由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2、请叙述现场质量检查的依据、检查的过程和人员的分工情况:
现场质量检查按照质量验评标准的要求,以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三部分进行检查;分项工程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在场,工地的技术负责人、工长、质量检查员参加,依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现场打分,填写检查记录单;分部工程的质量检查,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参加,所有人员按规定当时就在相应的检查记录单上签字。单位工程的质量预验收(初步验收),由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参加,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按照质量检验评定的规定组织验收。
文物保护工程的总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各厍,质量监督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督。
3、工长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一)式长应贯彻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应掌握以下情况;
(1)掌握一般施工准备条件和开工条件。
(2)熟悉古建设工程中各座建筑物的建造年代和历史沿革。
(3)熟悉工地工程机械的使用、保养、维护。
(4)熟悉古建工程施工程序,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安排施工。
(5)了解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
(6)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长应做到加强技术管理,其内容如下:
(1)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操作规程》、《文物保护工程预算定额》、《文物保护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三个文件。
(2)制定本单位的技术管理规定及措施,并制定落实计划。
(3)应掌握设计图纸的全部内容,防止发生指导性错误。
(4)工长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向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工人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5)工长要严把材料进场的质量关,采购的材料要必须是合格品。
(6)工长要指导质量检查员随时按照验评标准的要求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
(7)工长要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的工程资料。
(8)工长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技术交底;
4、《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将文件保护工程划分为哪些几类?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将文件保护工程划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五个类型,便于按不同性质制定保护方案和上报审批。
5、输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监督注册应提供哪些文件资料?
建设单位应持有文物局颁发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许可证》,同时提供文物主管部门关于文物保护工程的立项审批文件、工程勘察设计图纸和施工图、建设单位施工管理法人委托书、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书、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的工程监理合同书、施工和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证书、监理人员资格证件以及专业监理人员岗位证书、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的法人委托书、项目经理资格证书以及专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书、施工企业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现状照片等文件。
6、常见的施工组织措施有哪些?
制定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合格的措施、制定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保证文物本身和操作
人员的安全)、制定现场文物施工的措施、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制定冬、雨季施工的措施等等。
7、工程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工程材料进场前要进行选样送审的材料要确定名称、规格、厂家,并附厂家的资质文件、产品性能说明、质量检验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认可。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立即进行工程材料的检验和复试,等复试和检验合格那道检验报告以后,连同合格证、进厂检查记录等文件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验收。未经复试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8、工程竣工的标准是什么?
施工单位在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内容,并且已经将工程资料整理齐全,经自检合格后,并由有关各方签字认可的基础上,出具工程竣工报告,连同工程资料上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9、勘查和方案设计有哪些内容?
1、反映文物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查报告、实测图、照片;
2、保护工程方案、设计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3、工程设计概算;
4、必要时应提供考古勘察发掘资料、材料实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
质和水文地及即勘察报告。
10、审核技术文件的内容由哪些?
1、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2、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作业班组时下达的开式指令;3、工程采购计划;4、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5、设计变更、修改图纸的有关洽商;6、各工种的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的结果或报告;7、做好各工种分阶段的质量检查,使每一阶段的质量都达到验评标准的要求。
11、施工日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施工日志的内容包括任务安排、组织落实、工程进度、人力高度、材料供应、技术情况、质量情况、安全施工、交叉作业以及发生的经济增减和事务性工作的记录。切忌把施工日志作成流水帐,记录中要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便于及时总结,提高认识,逐步提高管理水平。施工日志琮应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活动以及效果作为重点记录。
1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计划以及各种施工组织措施和人力安排。
13、什么是文物建筑?
凡是由政府宣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都被称作文物建筑。文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遗留焉的实物,它们反映了我国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是
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关系以及科学艺术和工艺美学的实物。
14、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程序是什么?
建设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竣工的报告后,在工程正式竣工验收的5日前,应将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人员名单局面通知质量监督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15、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经理部主要由哪些人员组织?
项目经理机构人员的组成:项目负责人必须经培训考核禽项目管理岗位证书。由他组织古建各工种的工长——工程技术负责人,一般是木工、瓦工、油工、画工、石工等工长;配置质量检查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预算员等专业岗位人员。每个岗位必须有岗位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16、现场工程质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开工前检查,(2)工序交接检查,(3)隐蔽工程检查(此项检查必须在检查谁后方能掩盖);(4)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这些检查应该在经检查验收通过、达到合格,签署验收纪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5)成品保护检查。
17、叙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材料检验的要求?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局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18、在文物保护工程中使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条件是什么?
按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独特的传统工艺技术必须保留。所有的新材料和新工艺都必须经过前期试验和研究,证明是最有效的,对文物古迹是无害的,才可以使用。
19、文物古迹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的和管理的措施,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所有保护措施都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20、如何保护现在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
保护现在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修复应当以现在的有价值的实物为主要依据,并必须保存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遗留的痕迹。一切技术措施应当不妨碍再次对原物进行保护处理;经过处理的部分要和原物或前一次处理的部分既相协调,又可识别。所有修复的部分都应有详细的记录档案和永久的年代标志。
21、你如何理解文物建筑的防护加固?
防护加固是为防止文物古迹损伤而采取的加固措施。所有的措施都不得对原有实物造成损伤,并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环境特征。新增加的构筑物应朴素实用,尽量变化外观。
22、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4、有勘查、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会使用。
23、文物古迹保护最少干预的原则是什么?
尽可能减少干预。凡是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其必须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只用在最部分,并减少到最低限度。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
24、文物古迹评估的内容是什么?
评估的主要内容是文物古迹的价值,保存的状态和管理的条件,包括对历史记载的分析和对现状的勘察。
25、你如何理解日常保养维护?
日常保养是及时化解外力侵害可能造成损伤的预防性措施,适用于任何保护对象。必须制订相应的保养制度,主要工作是对有隐患的部分衽连续监测,记录存档,并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保养工程。
26、在文物保护工程中施工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1、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2、施工人员进场前要接受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3、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纪录和施工统计文件,收集有关文物资料;
4、进行质量自检,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5、提交竣工资料;
6、按合同约定负责保修,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除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工程以外,不少于五年。
27、文物保护工程总验收时对工程资料如何处理?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技术资料应在竣工验收的同时,由施工企业提交给建设单位。如果工程技术资料不完整、不真实或缺少内容,该工程技术资料即视为不合格。施工单位有责任在规定的时间内使之完善。如果工程技术资料不合格,该项工程亦应视为不合格。
28、你如何理解文物建筑的现状整修?
现状修整是在不扰动现有结构,不增添新构件,基本保持现状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性工程措施。主要工程有:归整歪闪、坍塌、错乱的构件,修补少量残损的部分,清除无价
值的近代添加物等。修整中清除和补配的部分应保留详细的记录。
29、讲述重点修复工程的内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重点修复是保护工程中对原物干预最多的重大工程措施,主要工程有:恢复结构的稳定状态,增加必要的加固结构,修补损坏的构件,添配缺失的部分等。要慎重使用全部解体修复的方法,经过解体后修复的结构,应当全面减除隐患,保证较长时期不再修缮。修复工程应当尽量多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痕迹,恢复的部分应以现存实物为依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