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踏青(tà) 喧嚣(xiāo) 黏土(nián) 摩肩接踵(zhǒng) B.丘壑(hè) 推崇(chóng) 残损(chán) 自出新裁(xīn) C.幕年(mù) 遏制(è) 频临(bīn) 恹恹欲睡(yān) D.踌躇(chú) 燥热(zhào) 狼籍(jí) 抑扬顿挫(yì)
2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写于普法战争时期,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
C.“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孤”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自称;“铭”与“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D.诗歌《未选择的路》的写作重点放在了已经选择的路,作者想借助它告诉读者面临选择时要慎重,不要随波逐流,否则会后悔终生。
3 .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民在宜昌保卫战中同仇敌忾,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由长江西进的态势,打破了日军以战迫降、迅速解决中国战场的妄想。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任何人也压制不了。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的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4 . 下面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摩挲(suō) 颓(tuí)唐 遗孀(shuāng) 遴(líng)选 B.油蛉(líng) 觅(mì)食 天堑(qiàn) 挑衅(xìn)
第 1 页 共 11 页
C.摒(bìng)弃 镶(xiāng)嵌 轶(yì)事 参(cān)错 D.捋(luō) 倏(shū)忽 牌坊(fāng) 竣(jǜn)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提示:(1)本文共1607个字,建议阅读4分钟左右。(2)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关注人物追月的主要历程。 一心只做追月人
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与“养精蓄锐”之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走,到月球背面去”,这声召唤,84岁的欧阳自远终于听到了回响。
欧阳自远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他早年从事地质学,后来进行核爆研究,现在一直主持月球探测工程,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从40年前第一次触摸到月岩起,欧阳自远就将自己的命运与月亮绑定了。从研究地质到陨石,从申请探月到实“嫦娥计划”,欧迎自远一心只做追月人。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神舟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让时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所长的欧阳自远看到了探月的希望。
1993年,他彻夜伏案写下两万字的《探月必要性与可行性报告》,从军事、能源、经济等多方面阐述了登月的重要性,提交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组。
接下来的10年,欧阳自远不断同上层力争,跟专家、同事改进工程方案。他的妻子邓筱兰如此形容:“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回到家就是进书房、看书、查资料,家里的事儿什么都不管,饭做好了叫他吃就行,好的赖的都能吃,恨不得天天只穿一件衣服,家里小孩的生日永远记不住,大概就知道是几岁”。
2003年底,经过10年努力,一份关于“嫦娥一号”的综合立项报告送进了中南海。两个月后,在这份报告上签了字批准了中国月球探测第一期工程,欧阳自远被任命为首席科学家,这距离他开始月球研究已经整整过去了25年,那一天是大年初二,欧阳自远带着4名学生,与探月工程的总指挥栾恩杰下了趟馆子。他特地开了瓶茅台酒,举杯时声音有些颤抖:“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我们很幸运。”
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绕、落、回,即一期突破绕月探测关键技术,二期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
第 2 页 共 11 页
等技术,三期突破月面采样和返回地球等技术。因此,一期开始的2004年被称为绕月探测工程的开局年,这之后便是3年攻坚时光。3年里,每一个项目都离不开欧阳自远的参与,70多岁的他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各个对接城市来回飞。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在西昌发射,它需要进入月球200千米使命轨道,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这个过程需要13天。
2010年10月,“嫦城二号”卫星升空,试验新的奔月轨道;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等任务,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实现,如今,作为“嫦娥三号”备用卫星的“嫦娥四号”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未来,欧阳自远还要全身心投入到探月工程第三期,即“嫦娥五号”的工作中。
聊起探月计划,欧阳自远最动容的时刻,是说起“嫦娥一号”命运的时候。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所有绕行任务,将按照计划撞向月球,葬身太空。那是欧阳自远最心痛的时刻,呕心沥血10年,犹如自己的孩子。他有些哽咽:“‘嫦娥一号’,最后在我们的控制下,飞了一刻钟、1469公里,撞在丰富海,粉身碎骨。它真的是一位‘英雄’为了国家的利益,献身于这个事业。后来我说,以后不要撞了,所以‘嫦娥二号'的命运好多了。它干完了自己的事情以后,我们找活给它干,让它去‘监视’,一颗名为战争之神的小行星。”
他将“嫦娥一号”称为英雄,将所有的“嫦娥号”比作自己的孩子,这便是一位科学家的柔情。
由于科学上杰出的贡献,2014年11月4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编号为19号小行星命名为欧阳自远星。
去年,欧阳自远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已经83了,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了,我觉得可能做不完,所以希望能够多一点时间,能够把它做好。”耄耄之年的欧阳自远将剩下的人生岁月和奔月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亲眼看到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第 3 页 共 11 页
5 . 根据文章内容,依次填入上面人物卡片空格中的信息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嫦娥计划” 2013年12月 “嫦娥四号”也成功完成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 B.月亮 2013年12月 “嫦娥四号”成功完成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 C.“嫦娥计划” 2014年11月 “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 D.月亮 2014年11月 全身心投入“嫦城五号”工作中
6 . 文章用大量笔墨写1992年1993年2003年2004年内容是为了( ) A.突出欧阳自远对月球的研究时间早。 B.突出这十年是研究月球最重要的十年。
C.突出欧阳自远是一个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人。 D.说明他们很幸运,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7 . 下列对本文以“一心只做追月人”为标题的作用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把“研究月亮”,比作“追月”,生动形象,富有文学味。 B.高度概括了欧阳自远的一生追求。
C.对欧阳自远只顾工作不顾家庭的态度的谴责。 D.对欧阳自远执着研究月球精神的赞扬。
8 .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题。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第 4 页 共 11 页
③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④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⑴说说第①段加点词语“不知不觉”的表达效果。 ⑵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 ⑶下面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情景交融,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其中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B.“山坡上卧着”的村庄,“在水里照个影儿”的垂柳都是作者对近景的描摹,诵读这些语句,会产生细致鲜明的印象。
C.选文第④段详尽地写出了水藻的绿意盎然,展现了水藻的勃勃生机,同时也从侧面衬托了水的清澈、透明。 D.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南夷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增明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流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赉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注: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起兵反叛蜀汉。南夷:古代的少数民族。国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间。赉:赏赐,给予。
9 .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第 5 页 共 11 页
A.苟全性命于乱世/李顺乱蜀
B.若必欲过,须致祭/人恒过,然后能改。 C.孟获为南夷所服/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
10 .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11 . 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甲、乙选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12 . 甲、乙两文在叙事中饱含感情,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_____________);阅读乙文,可知南夷对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之情。
四、句子默写
13 .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5)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7)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五、诗歌鉴赏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第 6 页 共 11 页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 . 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15 . 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六、语言表达
16 .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第 7 页 共 11 页
17 .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八、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一笔最好的财富”,改变你以前固有的思维和习惯,仔细的想一想,苦难不正是对人的 tǐpò、心理和思想素质的最好móliàn吗?它能让人具备与逆境抗争所必需的条件,从而走出逆境,dǐdá成功的彼岸。人生也如此,你有怎样的生活想法,便有怎样的人生,如果你总是带着忧郁, A (杞人忧天/怨天尤人)的情绪过每一天,相信你很累吧!但如果你积极乐观地走过四季,真诚地过好每一天,想必你的人生画卷上处处都会有美丽的风景!从今天开始,破除以前固定的思维,你就会开始一段美好的人生。
18 .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9 .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
20 . 请在B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
21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2 . 南莫中学将举行以“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举行一次“我成长我快乐”的演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早恋、网游病问题,学校准备邀请教育局罗琳主任在3月25日下午3:00
第 8 页 共 11 页
在大阶梯教室举行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请你以学校校长室名义给罗主任写一份邀请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漫画 马南邨
在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中,有的人认为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只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从西洋传入中国;至于中国古代的画家,则根本不知漫画为何物,便没有什么漫画作品之可言。这种议论当然大有商榷余地。
到底中国古代有没有漫画呢?回答不但是完全肯定的,并且还应该承认中国的漫画有它自己的传统特色。 《孔子家语》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牖,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这就是说,古代的人已经懂得绘画为武器,揭露恶人恶事,表扬善人善事。因此,以善恶对比为题材的绘画,就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漫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般地说来,历来的画家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不但不可能进行分析和批判,而且毕竟还不敢大胆地揭露它的弊病。于是有一些画家就选择了特别含蓄的表现形式,以表达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
这种例子到了清代,可以举出的就更多。龚半千是清代画派中所谓金陵八家之首,他的作品也有一些可以算做漫画的。比如,他为了讽刺当时社会上极大悬殊的现象,画了一幅财神图,画面表现了一个穿红袍的财神,脚踏着两个元宝走路。从这幅画上,人们一望而知,作者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为富不仁者流,寸步不离钱财,同时,他又为自己的穷朋友们鸣不平,因为他们贫无立锥之地,简直寸步难行。
最突出的漫画,还应该说到所谓扬州八怪的作品。在这里,就举罗两峰的作品为例吧。他本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在这里举出他来做扬州八怪的代表倒也适当。他生平最爱画鬼,并且以画鬼而成名。人们都知道他的成名之作乃是《鬼趣图》,这可以说是古代漫画的典型了。
罗两峰画的《鬼趣图》不少,而且每一个图都包含了好几个段落,各个段落的画面,或相连,或不相连。随便打开一卷《鬼趣图》就可以看见许多令人发笑的漫画。例如,他画了两个大头鬼。一个不但大脑袋,还加上大手大脚,头发直竖,每走一步都比跑步还吃力;另一个头重脚轻,两腮特大,看来食欲很强烈,可是他的身子却太小,行动更困难,只能徒唤奈何。如果看了作者的题诗,我们就更清楚地知道他对鬼的讽刺,实际上却是对人的讽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画家如果直接用漫画去讽刺那班活人,一定要惹祸;如果只是讽刺一些死鬼,就不至于有什
第 9 页 共 11 页
么危险了。也许正是经过了这些实际的考虑之后,画家终于选择了以鬼为讽刺对象的这种漫画手法。
由此可见,漫画决不只是近代才有的,也不是都从西洋传来的。我国古代也有漫画,它具有与西洋的漫画颇不相同的特点,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漫画传统。希望我们的漫画家和研究画史的人,更多注意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漫画的传统,使它能够在今天完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们的人民的漫画艺术创作而发挥它的作用。
(选自马南邨《燕山夜话》,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漫画”的画种与“漫画”之词的,这是错误的。漫画,它是一种绘画的品种,是绘画者表达志与情的一种形式,囿于特殊的环境,不可直接言之,就有了画作中元素的比喻义、象征义,极具有社会性,古代亦有“漫画”这种画种。漫画一词,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晁说之的《景迂生集》中,就有关于“漫画”的诗:“漫画复漫画,河尾沙软喙一尺,天生刚啄不解秃,倦鱼薄浅幸有得。谋拙力百费,何处有金翅。饥肠倚暮烟,惭愧信天缘。”诗中“漫画”的意思是描绘的一种名为漫画的水鸟。“漫画”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鸟类名称,而不是指某一画种。由此可见,“漫画”的画种与“漫画”之词一定在中国古代就有。
(选自《美术观察》,2019年第2期,有删改) (材料三) 漫画:天高任鸟飞
(注)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漫画《天空任鸟飞》为丰子恺一九四六年五月所作,其时,丰子恺因躲避战乱迁居至重庆城中,等待着还乡的归舟。
23 . 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表达了____________的观点 A.
24 . 材料二是如何得出“‘漫画’的画种与‘漫画’之词一定在中国古代就有”这一结论的?
第 10 页 共 11 页
25 . 利用材料一、材料二中关于漫画的知识,为材料三中的漫画写几句赏析性的文字。
九、作文
26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1)随着长大,亲人朋友不能永远牵着我们的手,不能永远告诉我们怎么走,只能时刻叮嘱我们说“走路小心点”,我们可能会不时厌烦这句话,但就是因为这繁琐而枯燥的话语却时时带动我们的脚步,使我们走得更稳,不会摔跤……,请你以“难忘_____的叮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以“习惯”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