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分享行为现状和教育策略刍议

幼儿分享行为现状和教育策略刍议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幼儿分享行为现状和教育策略刍议陈云婷(江苏省昆山高新区鹿城幼儿园,江苏昆山215300)摘要: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关键,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也是提高幼儿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契机。文章阐述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意义,分析教师如何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引导处于亲社会行为形成关键期的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和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重要意义;现状;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036-0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共享、的强化、外部的强化和替代性的强化,这三种强化作合作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用被班杜拉看成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幼儿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培养幼儿乐意与有分享的内在动机,才是形成分享行为的关键。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和分享的情感。一个乐意与他二、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人分享的人,是内心欢愉、心理健全、人格完善的人,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和认知情感处于快速发展阶也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在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迅速段。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明显表现出更多的分发展的中班时期,教师应更加重视幼儿的分享意识和享行为,但是在分享对象、分享目的、分享的主动性等分享行为,给幼儿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引导幼儿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局限。积极参与各类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他人交往的乐1.分享对象的邻近性和亲密性趣,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培养分享行为。在同一个班级中,幼儿更愿意与自己同组的幼儿一、分享行为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意义及要好的朋友进行分享。幼儿与邻近的小伙伴接触更幼儿的分享包括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两个维度,多,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学本领、做游戏,所以分享分享意识支配分享行为,分享行为是分享意识的外在行为经常出现在相邻的好朋友之间。教师在观察幼儿表现形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过生日分蛋糕过程中发现,所有的小寿星都把第一块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即人人都希望得到关蛋糕送给自己最要好的玩伴。如果蛋糕数量充足,幼心和照顾。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适应期,熟悉了儿会由近及远、从密到疏地给班里幼儿送上蛋糕。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班级同伴,对与同伴交往的需要2.分享目的的直接性和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对爱和归属的社会性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一日常规的建立中,幼儿明白幼儿园的玩具和而分享行为能帮助幼儿满足马斯洛第三层次的需求。物品应该大家分享,分享行为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中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和社会班幼儿已形成“不能独占,要分享”的意识,分享甚至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中班是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发成为部分幼儿内心深处的规则,认为违反规则会受到展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心理发展理惩罚。部分幼儿甚至为了避免惩罚或受到表扬而进行论中提出,4岁~6岁是儿童形成意识的关键时分享。由于年龄、社会经验和心理状况等多方面的限期。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重要的双重关键期培养制,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独享行为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表现比较突出,被动分享和诱发分享居多,自发和主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需要通过学习而获动分享较少。基于以上现状,教师应在一日活动中抓得。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住教育契机,鼓励幼儿的主动分享行为,使幼儿理解习,家长和教师都是幼儿的重要学习对象。班杜拉提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出观察学习有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教师三、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和家长成为分享的榜样比较容易实现,但是榜样再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首先要让幼儿懂得分享行示范行为后,幼儿是否能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这要为的意义是感受爱和体验快乐,其次要帮助幼儿提高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三个方面,即自身认识,学会更好地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并且收获爱和快乐。作者简介:陈云婷(1992-),女,江苏昆山人,幼儿园二级教师,从1.激发意愿,树立分享意识事学前教育研究。分享意识的形成能促进分享行为的产生。教师应訝輴輧2021年3月·第8期(总第672期).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明白分享是友好、有爱的行为,分享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享是快乐的,分享者往往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分享,分享能使人获得双倍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强势主动的幼儿经常能占有自己喜爱的玩具和图书,并感到沾沾自喜,而胆小内向的幼儿不敢争抢,也不会主动与同伴商量解决问题,甚至不敢向老师求助。这时,教师作为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可以用一言一行为幼儿做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游戏与幼儿协商:“我们可以一起阅读这本书吗?”或者说:“我也很喜欢这个玩具,我们轮流玩吧!”教师可以鼓励活泼能干的孩子,让他们解决玩具和图书的分配问题,也可以利用移情的手段,在一日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让幼儿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感受同伴的需求、情感和意愿,引导幼儿发展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向故事、儿歌中的人物学习。2.抓住契机,渗透分享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分享行为去帮助别人,让幼儿体会帮助别人和分享的快乐。教师在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多夸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少涉及幼儿的品性和人格。比如,要多说:“他也想玩你手里的玩具,你把玩具分享给他,你们会一起玩得很开心!”这可以使孩子认为:“我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我也很快乐。”要少说:“你把玩具给他.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玩了,真是个好孩子。”这会让孩子认为不分享就是坏孩子。幼儿在教师的提醒下反复练习分享行为,就会逐渐转化为自觉的分享行为。为强化幼儿的认知,教师可以把“分享”融入儿歌、故事,让幼儿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有趣的故事明白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质。3.深化分享,物质走向精神分享的内容有多个维度,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共享,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共享,如分享快乐。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主要是物质的分享。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将移情的发展理论中的第三个阶段与学前期阶段基本对应,主张依据幼儿移情发展的年龄特点,组织有助于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形成的教学、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分享物质,分享快乐和喜悦。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等契机,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分享快乐的事情,让一个人的快乐通过分享成为大家的快乐。同时,幼儿也可以倾听他人的分享,感受小伙伴们各种各样的快乐。4.家园合作,巩固分享行为家长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因此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幼儿在生活点滴中受到教育。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教育具有复杂性,不是家庭或幼儿园一方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成效。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群信息、开放日面谈、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达幼儿园教育分享行为的要求,反映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使家长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强化教育,做到家园一致。家长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在园与在家的表现,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技能。意识的树立、行为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需要经历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习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都需要通过正确认识、亲自行动、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使幼儿体验分享及被分享带来的满足和欢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动机、主动的分享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使幼儿将来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参考文献:[1]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2]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林思南.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03).[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DiscussonChildren'sSharingBehaviorandEducationalStrategyChenYunting(LuchengKindergarten,KunshanHighTechZone,JiangsuProvince,Kunshan215300,China)keytoestablishagoodpartnership,thefoundationofhealthypsychology,andtheopportunitytoimprovechildren'sexpressionteachersuseappropriateeducationmethodstoguidethesharingbehaviorofmiddleclasschildreninthecriticalperiodofharmoniousdevelopment.Keywords:children;sharingbehavior;significance;currentsituation;educationstrategyprosocialbehaviorformation,soastopromotechildren'shealthygrowth,adapttothesocietyandcomprehensive,healthyandAbstract:Sharingisanimportantprosocialbehavior,oneoftheimportantwaysofchildren'ssocialcommunication,theabilityandcommunicationability.Thispaperexpoundsthesignificanceofchildren'ssharingbehavior,andanalyzeshow2021年3月·第8期(总第672期)訝輵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