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循环周而复始 人力能挽几何

随着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经济周期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开始是分析各种数据,统计经济周期发生的时间。以时间长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周期:

(1)短周期。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J·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主要根据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指标。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

(2)中周期。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C·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被称为朱格拉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统计美国1807—1937年的共有37个基钦周期,平均3.51年;1795—1937年美国共有17个朱格拉周期,平均8.35年.

(3)长周期。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即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4)建筑周期,也称为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

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5)综合周期,即熊彼特周期。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这些周期是经济起伏波动现象的总结,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却是很有意思的,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的周期,分析其原因,并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分析后认为,资本主义的萧条不会导致其消亡,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这和主流的观点不同,加上他反对农村全盘集体化和批评工农业发展不平衡,斯大林非常愤怒,将其充军西伯利亚。关于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

A、纯货币理论。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理论流行,宋鸿兵《货币战争》几部书里都是讲诉这个理论,银行家如何让经济盛衰循环:在经济萧条时大肆出资购进资产,放松银根,鼓励大家创造财富,在经济繁荣时收紧银根,引发工商企业资金链断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等到哀鸿遍野再用白菜价买进,然后再一次扩张信用。按照这个理论如果政府控制中央银行,那么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经济就可以走上康庄大道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货币政策宽松,只会放出通货膨胀甚至恶性膨胀这洪水猛兽。

B、投资过度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会促进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想想我们产能过剩就可以知道一二,在我国投资热情很少降下来。钢铁和光伏目前的困窘,就让人感慨万千,由于进入门槛低,一哄而上,产能过剩只能竞相压价,出口的时候留人口实被认为是倾销,领导部门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还要进行贸易战。这个是结构性的,钢铁高附加值的不能生产,生产的都是一般性的钢铁,光伏原材料行业也是技术不行。

C、消费不足理论。消费不足理论的出现较为久远。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据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该理论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释了经济周期危机产生的原因,而未说明其他三个阶段。因而在周期理论中,它并不占有重要位置。我们拉动内需是这个原因,而导致我国消费不足,有个观点是跨国公司强大的议价能力,导致国内工人的薪酬少,而如何提高收入,其解释又不足为信。

D、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联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E、太阳黑子理论。该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据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又会影响整个经济。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 Jevons)于1875年提出

的。以前农业是基础,各种轻工业都以农业的收成决定原料,而现在轻工业的原料来源广泛,特别是石化等发展。2008年世界农业歉收,加上国际资本的炒作,农产品价格暴涨,但是对于经济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反倒是一些贫穷国家的人民食品更困难,发生很多为抢食品而暴乱的事件。

F、创新理论。创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波特提出用以解释经济波动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条件。而一旦用新组合的技术扩散,被大多数企业获得,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个就不得不说美国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滞涨,苏联大肆扩张,而在困难时期,苹果、微软等公司创立,互联网也在酝酿,到九十年代确实带动经济增长。现在新能源、新技术等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主要是抓住经济发展的未来,比印钞票刺激经济安全和有效多了。现在3D打印技术渐渐蔚然成风,不知能否带动经济发展。每家每户自己生产太阳能和风能等,在通过高效的储存技术,加上物联网的发展,链接成网,确实是个吸引人的图景。

G、政治性理论,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是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主要是为了循环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①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②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③政治家喜欢连选连任。这三个在现实中都是容易满足的。小布什上台后,发动两场战争,很讨军工综合

体喜欢,但是需要很多钱,国内的互联网泡沫刚破裂,于是美联储开始降低利率,刺激了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的投资。1999年通过的法案,美国银行业可以混业经营,在金融创新的魔法下,不符合购房条件的人也可以抵押贷款购房了,然后金融机构将这些有毒的抵押贷款打包评级向全世界销售,包括香港的很多歌星(08年危机后,很多人损失惨重,于是又开始唱歌了),直到07年开始出现金融危机。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小布什的连任时,经济蒸蒸向上,没有发生什么危机。建筑周期按说是20年左右,但是在金融创新的作用下,只有10年不到的时间,可能是金融促进周期缩短了,变成了朱格拉周期。

经济周期和我国周易的思想很相似,周而复始,否极泰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吾国人崇尚“花未开时月未圆”,希望能熨平经济的起伏波动,于是采取逆周期而动的方法,经济过热时降温,经济停滞时刺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每次调整和刺激总是留下很多问题,相比经济的大起大落,或许,能简单控制一下,更能让人欣慰和心安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