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 辽宁省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 辽宁省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辽宁省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申报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负责人:魏敏杰

申报日期: 基础医学院 药学系药理学教研室

教授 2005.07.08

1

国家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药学系 药理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教学科研人才并且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此次按照普通高校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评,现将测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药理教研室学科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课程的发展历经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寻求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合理科学的教学科研体系。我们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各个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工作,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科研项目,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教学科研人才并且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首先将药理教研室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简述如下:

1978年药理学教研室是恢复学位制后获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993年与全国十所医药院校药理教研室竞争,获东北三省第一个药理学专业博士点。

多人留学美国和日本,其中2人博士后出站,6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通过留学深造掌握了先进的现代分子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回国后结合我国医药科研实践,在神经精神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创新意识强、基本功扎实、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

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及国家医药技术创新重大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卫生部科研课题5项,省、市科研基金及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等1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曾荣获省部级奖4项、市局级奖5项

主要学术带头人在国内、省内药理学界占有重要位置, 多人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血管药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代谢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及(或)辽宁省新药审评委员、辽宁省药学会理事、辽宁省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药理学会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担任中国药理学报、《中国心血管药理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等重要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人。

2

我们参加国家规划教材与协编教材的编写。作为副主编单位编写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五”规划系列教材《药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以及与北方诸医科院校合作进行了系列化、一体化的主题教材建设,编著了知识丰富重点突出适用性强的《医用药理学基础》作为本科生应用教材,被国内多所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目前我们深化全方位改革,创建了新世纪的药理学教学新体系。在原有药理学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完善,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而且具有授课用的网络课件,还有网上资源(教学大纲、教案、复习思考题、实习指导、参考文献、CAI课件)作为现代教育资源库上网。我们建立了校园网,师生可上网查询、资源共享。这是我们努力探索,勤奋实践,改革奋斗的结果。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方便师生的教和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药理教研室将不断创新,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大学生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 师资队伍

㈠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情况简介: 课程负责人:

魏敏杰, 博士/博士后,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药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首届十佳授课标兵。198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医疗专业,198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曾先后留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庆应大学、日本札幌医科

3

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中国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三项、中国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基金一项、中国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两项,研究项目曾获中国国家教育部与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本人获中国药理学会与法国药学会联合颁奖的优秀中青年研究者奖、沈阳市优秀女知识分子、辽宁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肿瘤研究室进行博士后课题研究期间,承担美国NIH资助项目-乳腺癌发病机制与治疗学探讨等研究课题,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earch, Cancer Cell,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杂志上。目前承担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英文药理学与本科生药理学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进行肿瘤发病机制探讨等科学研究。

主讲教师1:

蔡际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科大学药学系副主任、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兼任中国药理学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教学评估中青年专家组成员、沈阳药学会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继

续教育项目“神经药理学研究方法新进展”负责人。为7年制和英文班讲授药理学理论课。先后获国家教委归国专项基金、沈阳市科委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1987年中国医大硕士毕业。1991年赴日本新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留学,1995年获得日本医学博士学位。因首次发现Depogen是IV亚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荣获美国ABI颁发的20世纪医学研究成果奖。1999-2000年赴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药理教研室开展合作研究,利用世界最先进的遗传性癫痫大鼠(SER)动物模型,在癫痫病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方面做了的大量研究工作。获得日方无偿赠送的双基因变异遗传性癫痫大鼠品系,并已在中国繁育成功。发表了《Effects of levetiracetam on absence-like seizures and tonic convulsion in spontaneously epileptic rats》等多篇关于癫痫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论文。目前正利用遗传性癫痫大鼠模型开展“遗传性癫痫基因变异与海马钠通道功能异常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血清药理学方法筛选中药的抗癫痫有效成分

4

的研究。

主讲教师2:

金万宝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审评委员。197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55期),留基础部药理教研室任教至今。1980年~1982年以留学生身份和1987年~1988年以研究员身份二度赴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部药理教研室留学和工作, 所学专业为心

血管药理学。在日本期间,主要从事β受体阻断剂降压作用的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机制、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心肌中腺苷来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82年在日本获新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以来在国内负责并已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肾上腺素能神经 受体亚型在心血管的分布与机能》、《血管内皮损伤对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影响》、《关于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神经反应性和调控机制的研究》,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关于外周血管舒张神经-NO能神经的研究》, 另外做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一项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研究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壁受体失衡和反应性改变机制及其调控》和一项国家医药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等工作。已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在教学方面,历任从57期起的各期药理学的教学工作。目前,除用双语进行日文医学班的药理学理论教学外,还承担研究生的《医学科研概论》的教学工作

主讲教师3:

李金鸣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参加多年的基金评审工作;参加辽宁省内各种基金的评审和新药审评工作;参加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函审和科技成果奖项的评审。 从事心脑血管药理及细胞膜离子通道药理学的研究。曾

留学于日本国立共同研究机构冈崎生理学研究所著名生理学家入泽宏教授实验室。在国内较早的建立了膜片钳电生理实验室,并为兄弟院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5

研究离子通道提供应用和指导。研究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肝脏细胞、神经元等细胞的钠、钾、钙等通道的生理学及药理学特性,其论文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被SCI及CA、BA等收录。曾负责和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负责卫生部基金一项;参加八五攻关子课题及卫生部重点课题二项。曾获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发明创造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承担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培养博士生5名,毕业1名;硕士生15名,毕业9名。作为编者参加了新编药物学手册,第1版及第2版;实用临床麻醉学,第3版;.医用药理学基础,第4版及第5版;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的编写。

主讲教师4:

詹丽芬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沈阳市优秀教师。兼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及药理学方面的研究。1990-1991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完成卫生部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课题及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课题,发表

论文20余篇,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沈阳市发明一等奖(1987)、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辽宁医药监督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现在进行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㈡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教研室有具体建设规划与稳定队伍的措施,遵循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教研室除上述介绍的主讲教师外,还拥有一支年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简要介绍如下:

刘强,副教授,1993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一直在药理学教研室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现担任教学组长负责药理实验课教学工作。中国医科大学首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获奖者。

6

金睿,讲师,1990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02年沈阳药科大学硕士毕业,2002年-现在工作于药理教研室,承担本科生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聂宏光,讲师,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2003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3-2004年赴日本鹿儿岛大学合作研究。承担本科生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王崴,讲师,1998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承担本科生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2004.05~2005.05在日本金泽大学研修。

房月,讲师,1999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日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2002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3. 09~2004. 08在日本研修。2004年度学校与基础医学院双语讲课比赛获奖者。承担日文医学班、本科生的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何苗,讲师,2000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2003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现任教研室科研秘书。承担本科生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宋志国,讲师,2000年沈阳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2003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现任教研室教学秘书。承担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以及夜大学的理论课教学工作。

杜娃,讲师, 2000年中国医科大学信息专业毕业,2003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4年度学校与基础医学院双语讲课比赛获奖者。承担本科生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7

朱珂,助教,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英文医学班本科毕业,2003-2004年度教研室教学秘书,2004年度基础医学院双语讲课比赛获奖者。承担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以及夜大学的理论课教学工作。

王爽,助教,2001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2004年药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获联邦奖学金奖励。承担本科生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王雅男,助教,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日文医学班毕业,获2005年沈阳市外语大赛日语组二等奖,主要承担日文药理学教学。

关福兰,赵海山,姚维凡等教辅人员参与完成实验课教学。

本药理学课程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进取精神、立志在国内创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和教辅人员,能够承担各类教学任务。药理学教研室做到教学与科研是工作相互促进,教学工作为科研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和科研课题设计的新思路,而科研工作的进展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内容和新手段。

学历结构:硕士以上学历13人,占专任教师62%

职称结构: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4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比为5:1:9:4。

年龄结构:有35岁以下10人,35-50有5人、50岁以上教师6人;50岁以下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71.4%。

高职称教师授课率:教授、副教授占理论授课学时70%以上。

8

㈢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药理学教学改革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 ⒈ 充分认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根据学校的国家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组织实施及其效果实验性研究”,药理学整合课程组教学改革研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20001年9月开始,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药理学整合课程组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比较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方面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新教学方法的形式和如何设立合理的对照组,使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我们药理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照和学习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经验,结合我校药理学教学的实际进行了药理课程的整合教改革。在我校99届普通医学班中拿出4个班进行整合教学改革实验,与按传统方法教学的班级随机抽取的4个班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实践证明,启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的中心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使药理课程的教学气氛发生了根本改变,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 教学改革的立题依据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也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填鸭式药理学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医学知识的飞速发展,如何改革药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药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是药理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药理学教学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坚持与时俱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必须不断推进药理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

⒊ 搞好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工作 ⑴调查研究:

通过对现在已经在临床工作的过去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对过去药理课所学的知识记忆较少,即使能记住的部分内容也大多与临床的实际应用相差甚远,遇到复杂的病例常感到束手无策。这种结果使老师

9

们在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致感到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检讨。主要以板书为主和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药理教学的需要。

⑵转变思想:

全体教师通过认真总结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病和学习哈佛大学全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旧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需要,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搞清楚我们应该向学生们传授什么和怎样传授的问题。多年来的药理教学主要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很少在课堂提出问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通过学习哈佛大学医学院新的教学理念,大家认识到,药理课程的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药理学的一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学习医学知识的方法和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增加学生在教室里的主动活动空间。有的药物虽然在教科书上介绍的很多,但在临床上早已停止使用,而许多临床大量应用的药物在教科书中却没有。教师们认为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的形式是否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但是如何能科学的评价和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周密的设计和科学的研究。

⑶设计方案与试行方案: ①科学分组: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首先按统计学的原则将实验与对照的班级进行科学分组。在我校99届普通医学班中拿出4个班(1、2、3、4)进行整合教学改革实验,同时把按传统方法教学的班级随机抽取4个班(5、8、11、14),对他们进行了全学期药理教学的比较性研究。

②减少学时数,相应增加学生自学及与教师交流的时间:

根据当前临床的实际和培养学生两个能力的需要,我们把整合班的药理学理论课教学的时数减少42%,由原来的68学时变成了40学时。砍掉了一些在临床已经没有应用价值的药物,部分章节由讲授改为自学。增加了以学生为主的病历讨论课和学术论文报告课。

③启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的中心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 a. 开展病历分析讨论课,结合临床实际讲授药理学。在整合班的教学中我们先后开展了2次病历分析讨论课,在讨论课开始的2周之前就将心肌梗塞和白

10

血病的临床治疗病历以及结合病历中的用药给学生们提出的讨论问题发给学生,以保证学生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适当的预习和准备。在上讨论课时,老师先向学生们介绍病历的概况,然后提出问题。讨论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非常踊跃。通过对一心肌梗塞病人的药物治疗实际过程的讨论,不但对抗高血压药、抗凝血药、降血脂药和镇静催眠药的药理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而且对这些药物的具体临床应用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讨论,学生们对抗肿瘤药、抗菌素、抗痛风药和解热镇痛药的药理知识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复习。结合具体病历讲课不但教学内容丰富了,而且使学生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药理课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习的知识更加有的放矢。通过开展病历分析讨论课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使老师教的有的放矢,学生们学的联系实际

b. 开展学术论文报告课,培养学生科研的能力。在药理学整合班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们查阅文献的能力,了解药理学的最新进展,我们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在课程结束之前,写出一篇与药理学有关的综述论文。并选出13篇进行大会报告。学生们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不辞辛苦。利用因特网和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在对论文的反复讨论修改和独立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学术论文报告课中,学生们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对“抗癌新药紫杉醇的研究概述”、“头孢菌素研究进展”等13篇综述论文进行了大会报告,并对每篇论文的报告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邀请了包括生理、生化、药理的7名教授作为大会评委,对每个报告的学术水平、语言表达和回答问题能力等都进行了认真的评分,选出了3篇优秀论文。并撰写了由24篇综述组成的论文集。学生们反映通过这样的报告会不但学到了药理学的最新知识,而且真正培养了自己科学研究的素质,增长了才干。

④改革现有的药理学考试方法,由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转向考核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去的药理学考试主要考的是学生们的记忆能力,能死记硬背的就得高分,往往是一张试卷定乾坤。无法检验学生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指挥棒的作用,学生们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历届药理考试题上,上课不认真听讲,对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较差。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我们对85期的药理学考试也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减少理论课考试中笔答所占的比例。将

11

整合班药理学考试的总分数分割为3部分,实验课占15%,病历分析讨论和学术论文报告课占15%,理论课占70%。二是改进出题的重点和形式。在试题中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将问答题和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分析型试题增加到45%。使药理学考试的重点也不断向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转移。

⑤在理论课教学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过去的理论课教学老师以写板书为主,在讲授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也只是在黑板上画画图,不但同学难以理解而且浪费大量时间。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药理教研室的教师制作了许多多媒体教学资料,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临床病例内容方面通过动画和实际病人影像等进行教学,使同学感到药理学并不是往届同学讲的那样难懂。在七年制和整合班的多媒体教学比例均为100%。同时要求老师增加对同学的提问,使同学和老师的教学产生互动,课堂上出现了久违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⑥新教学方法的完善与稳定。

通过对99届(85期)五年制临床医学班整合教学研究的总结,大家认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旧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经过病例讨论课、综述论文报告会和期末考试说明整合班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提高。由于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理论课授课时数削减了近一半,部分内容靠学生自学还存在某些困难,因此决定将在40学时的基础上增加8学时,并将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继续推广到86期临床医学班的整合班和七年制的教学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和相关学科知识面的宽窄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在86期的整合班和7年制的药理教学中任课教师均由两名教授担任。

⒋ 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99届考试成绩的t-检验统计分析,利用新的教学方法讲授药理学的4个整合班(117例)与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的4个普通班(117例)在总成绩、70分共答题成绩和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分析型试题成绩3项指标相比较,整合班都高于普通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p<0.05)。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的整合班的学生无论在掌握药理学系统知识方面,还是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优于普通班同学。

12

(四) 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

⒈ 教学改革立项:

项目负责人 药理教研室 蔡际群 蔡际群 金万宝

项目名称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

金额 2万元

获奖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

药理学新教学方法的探讨 0.5万元 七年制及英语医学班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0.5万元

药理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0.5万元

⒉ 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改革药理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两个能力

专业外语讲演会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形式

根据七年制英文班学生特点和药理学学科特点进行药理学教学改革

七年制及英文医学班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药理学新教学方法的探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

获奖等级

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二等奖

中国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获奖者 常天辉、王怀良、范纯富

刘承恩、常天辉、孙晓东

王怀良、蔡际群、常天辉等 王怀良、蔡际群等 蔡际群 金万宝

时间 1989 1992 1995 1997 2003 2003

⒊ 教学论文

论文名称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智能和自学能力已成燃眉之急

如何管好医学实验技师班的生产实习

在药理实验课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药理实习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一点体会

专业外语演讲会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形式

用科研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药理实验课

七年制药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体

作者 赫梅生 丛华 常天辉 金万宝

刘承恩 常天辉等詹丽芬 丛华 金鑫 王怀良

期刊/杂志名称

时间

中国药理通讯 1988;5(2):7-9医学教育与管理 1988;(2):42 医学教育与管理 东三省药理学会论文集

医学教育与管理

1990 1992

1992;(3):54-55

1993;(3):

医学教育与管理

40-41

医学教育与管理 1994;(1):

13

英文药理学实验论文报告会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16-17

郝丽英 张庆利等

医学教育与管理 医学教育与管理 医学教育与管理 中国基础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与管理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4;(1):28-29

1995;(1):32-33

1995;(1):46-48 1997 1997

1997;14(2):58

1997; 4(6): 3-4 1998;5(1):3

77期(91级)药理考试总结分析 刘承恩 金鑫 在改革药理实验教学中加强新师

资的培训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改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七年制及英语医学班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开发计算机药理教学软件《药理学练习96》 药理学学习辅导 药理学学习辅导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日文医学班药理学理论课教学的一点体会

参加回归基础及科研见习教学活动的一些体会 药理学实验课改革体会 学习哈佛教学心理念 搞好药理学课整合教学

詹丽芬 丛华 刘承恩 李智 王怀良 蔡际群等金万宝 赵乃才等李金鸣 蔡际群 金万宝 魏敏杰 李金鸣,魏敏杰等王崴 李智等 蔡际群 王晓红等

医学教育与管理 1999;(3):3-4 医学教育与管理 医学教育与管理 中国高等医学教

1999; 3: 5-6 2002;(1):19-20

2002;(2):57-58

⒋ 教学学术会议

会议名称 发言文章

第四届全国药理教学学术会议 《药理学练习96'》软件的开发 第六届中国药理学教学与科普

药理学整合教学的改革探索

学术大会

参加者 金万宝 蔡际群

时间 1997.5 2003.5

⒌ 教学与能力培养相关材料 ⑴ 病例讨论课材料(见附件)

⑵ 85期整合班药理学综述论文集(见附件) ⑶ 86期整合班药理学综述论文集(见附件) ⑷ 86期七年制药理学综述论文集(见附件)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任务

㈠ 课程内容: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涵盖内容

14

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在教授学生们药理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同时传授给学生们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因此,承担药理学的授课教师首先要做到自身过硬,同时还要做到知识的不断更新。此外,药理学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的密切联系与融会贯通是药理学教学的首要出发点。

⒈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药理学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是17:8,即总共100学时,理论课68学时,实习课32学时(其中8学时为机能整合实验课)。

⒉ 授课对象:

⑴英文医学班、7年制、日文医学班、普通本科班、高等护理专业、法医学、口腔系、儿科系、公共卫生系、成人教育等药理学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为:

①绪论:

②总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 ③各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内脏系统药理学;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化学治疗药物等章节。

⑵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为: ①药物代谢动力学; ②科研统计与分析方法学; ③药理学。

⒊ 增加病历分析讨论课,结合临床实际讲授药理学。结合抗高血压药、抗凝血药、降血脂药和镇静催眠药的药理知识与抗肿瘤药、抗菌素、抗痛风药和解热镇痛药的药理知识进行了2次病历分析讨论课,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⒋ 开展学术论文报告课,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的能力。在药理学整合班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们查阅文献的能力,了解药理学的最新进展,我们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在课程结束之前,写出一篇与药理学有关的综述论文。并邀请生理、生化、药理的相关专业的教授作为评委,对每个报告的学术水平、语言表达和回答问题能力等都进行了认真的评分,评选优秀论文。

15

⒌ 开辟新的药理学实验课,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结合国外教学的成功实例,引进了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部的咖啡因对健康人大脑计算能力影响的药理学实验。在实验课中,每个学生既是实验者又是实验对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家亲身参与实验,态度认真,兴趣十分高涨,出现了多年没见过的生动活泼的实验课场面。有的学生为了把实验结果及时统计出来,用计算机算到深夜。通过这次实验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但亲自感受到了咖啡因的药理作用,而且对双盲、随机等实验方法有了具体形象的理解。学生都对这样的实验课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⒍ 继续教育课程内容:

⑴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讲授膜片钳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并演示采用全细胞记录的方式测定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

⑵毁脑脊髓大鼠模型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讲授毁脑脊髓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进行模型制备的实验操作。

⑶大鼠海马慢性安插电极方法在抗癫痫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实验演示在大鼠海马慢性安插电极的方法,介绍该研究方法在抗癫痫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抗癫痫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⑷癫痫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重点介绍目前国际上唯一的自发性癫痫大鼠(spontaneously epileptic rat,SER) 动物模型的特点、培育及在抗癫痫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⑸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展:重点介绍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特点、培育及在药物疗效研究中的应用。

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理学的应用。

㈡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⒈ 高职授课比例:高职授课比例为100%。

⒉ 授课内容实施:正副教授承担的主要课程理论课授课学时数的比例≥70%,其中正教授的主要课程理论课授课学时数所占比例≥30%,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授课占授课比例的40%以上。外文班教学中积极推进双语教学,使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率达50%以上。授课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密切联系科研

16

及临床知识,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保证并不断提高讲课质量,授课质量很好, 所有授课教师的学生反馈意见评分均在90分以上。

3.教与研同步开展: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含教育立项)有21人,占教师总人数100%。近三年省部级科研项目或成果9项。教研室积极开展对外的科学研究工作,聘请广岛大学药理教研室的笹征史教授和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实验动物中心的芹川忠夫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他们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后,向我校赠了可传代的癫痫大鼠动物模型。聘请东京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渡边太雄博士为我校客座副教授,并与日本日健总社投资的微小藻类保健品的毒理学方面进行共同研究。为教研室引进部分精密研究仪器及300万日元/年的科研经费。

㈢ 实践教学

⒈ 实践教学内容:药理学是实践性很强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开设实验课内容的不仅影响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影响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相关学科问题的能力。针对本科生(包括七年制)的实验课教学,设计思想是通过实验原理的讲授和实验过程的操作,在学习药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有机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近年来,通过增加投入,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系还承担七年制科研的教学实践,每年接受七年制学生10人左右,设计思想是通过为期12周的参与课题科研,使学生熟悉文献综述、选择课题、制订方案、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和表达的基本过程。

⒉ 实践教学方法:

近年来,学校投资配备了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展示实验步骤,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实施了以下措施:

⑴增强三基训练:为培养学生开展医学实验的动手能力,通过更新实验内容和增添实验设备、加大教学实验经费投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⑵改进实验内容:在药理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将科研中建立并成熟的新技术,逐步取代了陈旧、过时的实验项目,目前开展的实验课内容已基本适应现代药理学进展的需求。

三. 教学条件:

17

㈠ 教材及相关材料: ⒈ 教学文件与管理:

⑴教学大纲:有科学完整的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反映知识、能力、素质合理结构等内容。

⑵教学日历:有完整、准确的任课教师名单等教学日历。

⑶教学文件管理:教学文件由教学秘书专人管理, 管理条例齐全、规范,药理学科课程管理实现现代化。任课内容及教师书写的电子教案、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名单,都在电脑储存,并归档入盘备用,电脑可查询药理课程的任何信息一目了然,便于教务部门和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相关领导据此信息可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课程情况。 ⒉ 理论课应用的教材:

七年制学生用:《药理学》七年制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

第一版

《Human Pharmacology》,Mosby 1995

《Pharmacology》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2nd Edition

五年制学生用: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第六版

《医用药理学基础》,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 第五版 《药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一版

成人、夜大学生用:《药理学》,卫生部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第一版

⒊ 实验课选用的教材: 《 药理学实验指导 》(自编)

⒋ 教材建设:将教材建设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用或编写的教材符合大纲和教学对象要求。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的教学课件、教案、习题集、实验指导等材料均通过我校网络中心上网,网址为 ftp://202.118.43.131,可供学生查阅。学校已建立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可连接学生实验室和教研室。应用方便,可满足教学或学生查阅资料的需要,学校可通过网络来与各学科教研室联系进行教学管理。全部教学资源业已上网,并免费开放,运行良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药理教研室制定编写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复习思考题及

18

按各章节教学进度书写的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等,已上网对外开放,网上可查询,使用效果好。学生可选择性地自由查阅,有利于知识的重温,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将全部药理教学资源编成目录、编号,便于查阅。并且,网上资源与文字材料相匹配,存档备查,利于管理。

⒌ 积极参加教学教材参编工作: 参编的2000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用药理学基础》第四版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其它参编工作如下表所示。

著作名称 基础医学讲座 中国农村医学 药理学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著/译者 詹丽芬 詹丽芬 赵乃才 赫梅生 詹丽芬 詹丽芬 詹丽芬 金万宝 李金鸣 金万宝 李金鸣 李金鸣 魏敏杰 詹丽芬 詹丽芬 詹丽芬 蔡际群 詹丽芬 蔡际群 蔡际群 李金鸣 金万宝 魏敏杰 李金鸣 金万宝 李金鸣 蔡际群 蔡际群 蔡际群

主/参编 参编 参编 参编

时间 1987 1987 1989

药理学实习教程 药理学

(中国乡村医生教材 第二版) 医用药理学基础 (第三版) (第四版) (第五版) 药理学 (日文版)

新编药物学手册(第二版) 实用临床麻醉学(第三版) 中国寄生真菌研究与应用 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 血栓与抗栓药

药理学复习应试指南 (第一版)

中草药药代动力学 临床药理学 (第一版)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 (第一版)

世界图书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参编 副主编 参编

1989 1992

1994 1998 2002 1995 1995 1996 1997 1998 1998 1998 1999 2001 2001

中国医科大学中日医学教育中心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 参编 编者 参编 参编 参编 参编 副主编 参编 参编

药理实验方法学 医学科研概论

(硕士研究生参考教材) 治疗学基础 (第一版) 药理学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药理学(全国专升本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医大研究生处出版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 参编 参编 副主编 参编

2002 2002 2002 2004 2004

19

Fundamental medical pharmacology 护理药理学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蔡际群 蔡际群 蔡际群 魏敏杰

参编 参编 主编 主编

2004 2004 2005 200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竞技体育兴奋剂概论 中国医科大学教材科国家临床职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药理学)

㈡ 实践教学的环境、先进性与开放性:

⒈ 实践教学的环境与设备:本科生实验课教学在机能实验室的第三、第四实验室进行。实验环境优良,设备完好,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期维护和随时检修,以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顺利进行和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实验室用设备仪器 RM6240C信号采集系统 722型分光光度计 YSD-4G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

DJW-1电动记纹鼓

离心机 Magnus实验装置 张力换能器

所用于实验

药物对离体肠管作用等实验 磺胺嘧啶钠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

血压,呼吸检测实验 有机磷农药对蛙腓肠肌的作用 磺胺嘧啶钠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

药物对离体肠管作用等实验 药物对离体肠管作用等实验

⒉ 实践教学的先进性: 我们药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与效果, 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 经典实验内容如: “大鼠致畸实验”, “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对家兔呼吸作用的影响”,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的实验内容已经录制成教学录像片, 并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⒊ 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⑴对7年制英文班课间实习学生及对本科生回归基础学习学生的开放情况(截至至2005年):

七年

时间 指导教师 1999

魏敏杰

实习内容 钙信号转导

综述论文

细胞内钙释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获奖情况校二等

20

制英文班科研见习

2000 2000 2001 2002 2002 2002 2003 2003 2003 2004 2004 2004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李金鸣 金万宝 李金鸣 李金鸣 蔡际群 詹丽芬 李金鸣 蔡际群 金万宝 李金鸣 李金鸣 蔡际群 魏敏杰 魏敏杰 蔡际群 蔡际群 蔡际群 蔡际群 李金鸣 李金鸣 金万宝 金万宝 金万宝 詹丽芬

钾通道 ATP敏感性钾通道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药理凋亡 再灌注损伤神经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心血管药理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心血管药理心律失常 神经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药理学中医药 神经药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膜片钳 心血管药理受体机制 心血管药理药代动力学

关于外周血管舒张神经研究的新进展 脑缺血谷氨酸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钾离子通道与遗传性癫痫 5-FU淋巴化疗的研究进展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of obesity Gene mutation and gene therapy of

epilepsy Nitric oxide in teating lung disease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论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及可行的治疗措施 心房颤动离子重构机制的研究 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与多药耐药基因

乳腺癌临床诊治现状 肿瘤多药耐药中药逆转机制的研究 中药方剂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抗癫痫中药作用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

响 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与癫痫 钾离子通道与遗传性癫痫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

病毒膜通道蛋白

醛固酮受体及其阻断药研究进展

咪唑啉受体综述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对平滑肌的药理作用

校二等

五年

2000

21

2000 回归

基2001 础

2002

2002 2004 2005 2005

魏敏杰 金万宝 李金鸣 金万宝 魏敏杰 金万宝 蔡际群

分子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心血管药理心血管药理分子药理学信号转导 神经药理学

细胞内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CGRP能神经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

的应用

糖尿病药理学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进

α受体的分布及机制研究 关于癫痫研究的大鼠模型

⑵对研究生与相关研究部门的开放情况如下表所示:

姓名

在我实验室完成实验内

容 离子通道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离子通道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离子通道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大肠癌细胞内钙检测 肝细胞分离等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

检测 离子通道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离子通道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主要使用仪器

时间 所属单位 课题名称 指导人

1993年5月~1993年6月 1994年4月~1994年8月 1994年11月~1995年5月 1994年11月~1995年5月 1995年5月~1995年12月 1995年9月 1995年11月~1996年4月 1996年12月~1997年5月

刘良明 徐 春 宁 可 王红梅 刘 东举 王丽 洪 晶 白玉兰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

所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教研

室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普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呼吸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眼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儿科

促甲状腺素释放素增敏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脏肾上腺素受体及其机制 L-四氢巴马汀对心脏功能的作用及其

机制研究 颅脑损伤早期神经细胞钙通道的变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大肠癌的发病机制

研究 钙离子对低温保存大鼠肝脏的损伤伤作用及钙通道阻滞剂对低温保存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慢阻肺的发病与治

疗 低温冷冻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阿霉素诱发心肌病的机制及纳洛酮对其保护作用的实验

研究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荧光分光光度计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荧光分光光度计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李金鸣教授

李金鸣教授

李金鸣教授

魏敏杰教授

李金鸣教授

魏敏杰教授

李金鸣教授

李金鸣教授

22

1996年11月~1997年12月 2002年7月~2002年12月 2002年9月~2002年12月 2002年11月~2003年5月 2002年10月~2003年5月 2004年4月~2004年12月 2004年5月~2004年11月 2004年8月~现在 2004年9月~现在

杨 光 杨丽丽 王 刚 闻 颖 赵岚 李萍 杨栋 王雪莲 付鹏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胸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呼吸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急诊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感染科 抚顺矿务局总

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传染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环内科

膜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及药物作用

的研究 肺血管舒张的作用

与机制 血容量与血管舒张神经的作用与机制外周血管舒张神经的作用与机制 中药对癫痫大鼠的

作用 肠道内分泌激素的功能于调控研究 乳腺癌临床病例相关癌基因的检测 心肌细胞钙信号转

导的研究 心律失常机制的研

离子通道部分实验设计及实验 家兔肺梗塞模型制备 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制

备 大鼠离体 肾脏灌流 癫痫指标的

检测 细胞分离 与培养 检测癌基因的表达 离子通道部

分 心梗模型

膜片钳检测与记录系统 四道生理记录仪 四道生理记录仪 四道生理记录仪 脑电记录仪 细胞培养室 组织学研究室 膜片钳 四道生理记录仪

李金鸣教授 金万宝教授 关福兰主管

技师 金万宝 教授关福兰 主管

技师 金万宝 教授关福兰 主管

技师 蔡际群 教授

魏敏杰 教授

魏敏杰 教授

李金鸣教授

金万宝教授

㈢ 网络教学环境:

⒈ 积极开发和使用教材、CAI课件: 目前教研室全体教师均能独立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用于本科生、七年制、专升本、网络班、硕士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中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情况如下: 英文班和七年制外语授课时间超过50%; 日文班的外语授课时间超过70%; 七年制和英文班的多媒体授课率为100%; 日文班多媒体授课率为100%; 普通班多媒体授课率100%。

23

⒉ 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料:如下表所示.

课件名称 薬理のCAI Pharmacology 药理学多媒体材料 课件来源 自编 自编 自编 授课对象 日文班 七年制和英文班 普通班 包括内容 全部药理学 全部药理学 全部药理学

⒊ 承担网络学院的教学工作: 由资深教授李金鸣主讲,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生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㈠ 教学方法:

⒈ 理论课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互动,进行教学改革。 ⑴首先对整合班的理论课教学进行减少学时数、相应增加学生自学及与教师交流的时间,由原来的68学时变成了40学时。砍掉了一些在临床已经没有应用价值的药物,部分章节由讲授改为自学。增加了以学生为主的病历讨论课和学术论文报告课。

⑵启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的中心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 ①开展PBL教学,结合临床实际讲授药理学。在上讨论课时,老师先向学生们介绍病历的概况,然后提出问题。讨论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非常踊跃。通过对一心肌梗塞病人的药物治疗实际过程的讨论,不但对抗高血压药、抗凝血药、降血脂药和镇静催眠药的药理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而且对这些药物的具体临床应用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讨论,学生们对抗肿瘤药、抗菌素、抗痛风药和解热镇痛药的药理知识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复习。通过开展病历分析讨论课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使老师教的有的放矢,学生们学的联系实际。②开展学术论文报告课,培养学生科研的能力。在药理学整合班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们查阅文献的能力,了解药理学的最新进展,我们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在课程结束之前,写出一篇与药理学有关的综述论文。同时邀请了包括生理、生化、药理的7名教授作为大会评委,对每个报告的学术水平、语言表达和回答问题能力等都进行了认真的评分。学生们反映通过这样的报告会不但学到了药理学的最新知识,而且真正培养了自己科学研究的素质,增长了才干。

24

⑶改革现有的药理学考试方法,由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转向考核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减少理论课考试中笔答所占的比例。将整合班药理学考试的总分数分割为3部分,实验课占15%,病历分析讨论和学术论文报告课占15%,理论课占70%。二是改进出题的重点和形式。在试题中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将问答题和与临床实际结合的分析型试题增加到45%。使药理学考试的重点也不断向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转移。

⑷增加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过去的理论课教学老师以写板书为主,在讲授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也只是在黑板上画画图,不但同学难以理解而且浪费大量时间。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药理教研室的教师制作了许多多媒体教学资料,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临床病例内容方面通过动画和实际病人影像等进行教学,使同学感到药理学并不是往届同学讲的那样难懂,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⒉ 实验课教学:以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们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在药理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将科研中建立并成熟的新技术,逐步取代了陈旧、过时的实验项目,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并改进已用的实验内容,使目前开展的实验课内容已基本适应现代药理学。

㈡ 教学手段: 运用板书、教学挂图、录像片及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 ⒈ 药理学教学挂图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挂图名称

连续恒速给药时的时量曲线 M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对眼的作用 肾小管各段功能及利尿药作用部位示意图

几种药阻断DNA合成的作用环节 受体-腺苷酸环化酶和受体-磷脂酶偶联示意图

GABA受体超分子功能单位的设想

药物对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示意图 抗高血压药物作用部位示意图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25

10 11 12

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与释放

各类抗肿瘤药杀灭小鼠骨髓干细胞及淋巴瘤细胞的量效曲线

1 1 1

⒉ 现代教育技术(CAI、模型等)开发应用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 称 药理学计算机多媒体

辅助教学软件 计算机模拟心肌细胞 电生理演示软件 药理学总论powerpoint

演示软件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powerpoint演示软件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powerpoint演示软件 心血管系统药物药理powerpoint演示软件 药理学练习96

开发单位 药理教研室 英国牛津大学药理教研室 药理教研室 药理教研室 药理教研室 药理教研室

使用单位 药理教研室药理教研室药理教研室任课教师 药理教研室任课教师 药理教研室任课教师 药理教研室任课教师 药理教研室

投入资金 5000元

应用效果 开发中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五. 教学效果:

为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教研室建立健全了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制度(评价表见附件), 同时注重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学生反馈意见表见附件),并及时调整与改进。授课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密切联系科研及临床知识,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保证并不断提高讲课质量,授课质量很好, 授课教师所收到的学生反馈意见评分均在90分以上。具体的操作办法如下:

㈠ 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有健全的试讲、备课、听课制度。为了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药理学教研室对七年制的考核由以前的单纯笔试改为笔试与口试或综述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拓知识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㈡ 保证授课质量:本教研室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密切联系科研及临床知识。课程主讲教师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点,能教书育人。是市

26

优秀教师,多次获校优秀教师,并被学生们无记名投票评为最优秀的教学老师。授课质量好,能够把讲授和学生的自学讨论相结合,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讲究教学方法举一反三,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索,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智慧潜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一堂课受益非浅。学生认为该主讲教师教学效果为优秀人数超过95%以上,连续被学生评估教学效果好。

㈢ 分析考试及试卷情况,及时总结。从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能力和素质的目的出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试卷题量、难度适当,符合大纲要求,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批改认真、无误,管理符合要求。

㈣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贯彻少而精教学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模式,针对日新月异的药理学理论和技术,采取去掉现象抓本质的态度,在融入新进展的同时强调“三基”,精简讲述内容,编写“药理学教学纲要”,减少课堂讲述时间,增加讨论时间和增设讨论课,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讲授难点和重点;讲授必须掌握和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了解熟悉、易懂的内容。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指定自学的内容,教员提出问题,请同学回答,教员再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㈤ 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

⒈ 校外同行专家评价: 药理学教学效果良好, 受到校内外相关学科的专家一致好评, 如教育部专家评估组副组长湘雅医学院院长卢捷湘教授在听了魏敏杰教授讲授的药理学内容-糖皮质激素药理学后, 评价授课质量很高, 效果很好; 大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主任谢思荣教授在听了金鑫教授讲授的药理学内容-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后, 给予高度评价; 白求恩军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秦葵教授在听了蔡际群教授讲授的药理学内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后, 反应讲课效果很好; 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杨明峰老师反映李金鸣教授的授课内容-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讲解十分透彻;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的朱忠宁老师认为金万宝教授讲解的内脏系统药理学重点突出, 清晰易懂; 鞍山卫校药理教研室主任孙玉斌教授十分赞赏詹丽芬教授承担的药理学总论的授课内容; 铁岭卫校进修教师胡志强在他的进修总结报告中高度赞扬了药理教研室全体教员所承担的

27

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表示受益匪浅。

⒉ 校内同行专家评价: 督导团及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们对药理学的教学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具体反馈意见见附件11。

㈥ 学生评价:

学生们对药理学主讲老师的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赞扬, 一致反映药理学课程的主讲师资强大, 方法得当, 内容丰富生动,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效果非常好。具体反馈意见见附件12。

㈦ 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员有:

詹丽芬, 教授, 1999年被沈阳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 魏敏杰, 教授, 1998年中国医科大学首届十佳授课标兵 蔡际群,教授,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蔡际群,教授,2001-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优秀教师 房月, 讲师, 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中青年双语讲课比赛二等奖 杜娃, 助教, 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中青年双语讲课比赛三等奖

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青年双语讲课比赛二等奖 朱珂, 助教, 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青年双语讲课比赛二等奖 聂宏光, 讲师, 2004年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青年双语讲课比赛优秀奖

李金鸣,教授,2005年度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七. 科研工作

在多年科研工作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形成了创新意识强、基本功扎实、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基本形成了下述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

⒈ 膜通道药理学研究: 1985年我室经卫生部批准,建立了心血管药理研究室,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细胞内微电极技术与电压钳技术,研究了多种药物对心肌细胞离子电流的影响。1990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国际上先进的膜片钳技术,开展了药物及病理因素对细胞膜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达到从分子水平探明药物作用机理,并寻求以离子通道为靶部位提供防治疾病的新的理论依据。利用该项技术探明了中药白花前胡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的机制是阻断Ca2+通道和开放K+通道。该项新药已获国家临床试验证书。

⒉ 血管舒缩及调控机理的研究: 通过电生理测量技术进行关于心脏血管

28

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分布与机能、血管舒缩神经及高血压、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研究。目前正进行《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神经反应性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已发现在大鼠后肢血管存在CGRP能血管舒张神经的证据。本项目从多角度探讨糖尿病外周血管舒张神经反应性及血管平滑肌信号调控机制的变化。研究结果将对阐明糖尿病时神经及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开辟研究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研究的新领域、制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所用毁脑脊髓大鼠模型、犬心肺标本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⒊ 神经精神药物药理学: 主要进行癫痫动物模型及抗癫痫药的研究。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疾病,关于它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热点。本科室从日本京都大学成功地引进了自发性癫痫大鼠,并能够成功地对自发性癫痫大鼠进行基因型的筛选,采用在大鼠海马和皮质安插电极的方法测定脑电图,用杏仁核刺激等方法制备癫痫动物模型,结合膜片钳和细胞内电位测定技术,对癫痫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促进我国抗癫痫药物的筛选和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⒋ 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 本实验从80年代中期即开展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采用微生物法和HPLC法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额资助项目“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卫生部留学基金“腹腔急性炎症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OK432对5-FU药代动力学影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目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室在已有药代动力学研究基础上,近年来开展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了四种单方中药天麻、智南星、蜈蚣、僵蚕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结合药效学研究说明中药药效与体内动力学的相关性。

⒌ 分子药理学研究:分子药理学是以分子为基本功能单位,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药物-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影响整体功能及机体处理药物的作用原理。90年代初期本实验室便启动了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机制及受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药物的作用原理,已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一项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包括“人子宫平滑肌M受体的研究”、“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内RyR功能检测及基因表达的研究”、“人子宫平滑肌毒蕈碱受体后转导机制的研究” 等,国家自然科学基

29

金资助项目“人子宫平滑肌M受体及亚型的研究” 获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

承担课题:

魏敏杰教授:

1. “Mechanisms of BRCA1 Dysfunct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supported by Breast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 of United States (Tracs ID: 27266, co-principle investigator);

2. “Genetics of Breast Cancer in Blacks”, supported b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United States (RO1, CA89085-01A1 co-principle investigator);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子宫内膜癌细胞钙信号转导与抑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

究》,立题人, 起止时间:2001.01-2003.12 (No.30070849,); 19.00万元;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子宫平滑肌毒蕈碱受体后转导机制的研究》,立题人,

起止时间:1997.01-1999.12 (No.39600178); 9.00万元;

5. 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内RyR功能检测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立题人,起止时间: 1998.01-1999.12(96-1-205); 5.20万元;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子宫平滑肌M受体的研究》,立题人, 起止时间:

1993.01-1995.12 (No.39270774); 5.00万元; 7. 国家教委归国人员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Propofol抑制血管平滑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立题人,起止时间: 1997.10-1999.12; 2.00万元

蔡际群教授:

1. 20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遗传性癫痫基因变异与海马钠通道功能异常关

系的研究》(资金19.0万元)进行中,负责人

2.1997.7-1999.12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启动基金 《磷酸二酯酶同工酶亚型在血管平滑肌的分

布》(资金4.0万元)已完成,负责人

3.2001.3-2003.3沈阳市科委科学基金《利用基因变异癫痫大鼠模型观察中药勾藤,蜈蚣,

僵蚕和刺五加等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抗癫痫作用》(资金2.0万元)已完成,负责人 4.2003-2006力量内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筛选复方中药的抗癫痫

有效成分〉(资金6.0万元)进行中,第二负责人

5.2001.6-2003.7 国家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组织实施

及其效果实验性研究”(编号B13034)的药理学整合分支课题(资金0.5万)已完成,负责人

6.卫生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神经药理学实验方法高级学习班”(项目编号:

2002-13-01-002)已完成,负责人

金万宝教授: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立题人,《心脏血管α受体亚型的分布与机能》,科基生准字

237号,1985.1~1988.12, 6.5 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立题人,《血管内皮损伤对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39270309, 1993.1~1995.12, 3.5 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立题人,《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神经反应性及调控机制的研

究》,№A39970349, 2000.1~2002.12, 11.0 万。

30

4.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立题人,《关于外周血管舒张神经-NO能神经的研究》,

№962321, 1997.1~2001.1, 3.0 万。

5. 国家医药技术创新重大项目(1035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降低COPD病人肺动脉高压

新药QF-8的开发研究》, 1996.10~1999.12;批号:国家科委96-901-04,5.0万。 6.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参加人,《研究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壁受体失衡和反应性改变机制及

其调控》, 1995.04~1998.04.

李金鸣教授:

1.豚鼠单一心肌细胞Na-Ca离子交换转运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39070930 1991.1~1993.12 3.5万元 负责人 完成并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2. 急性脑外伤神经胶质细胞钾通道特性及药物保护作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397707581998.1-2000.12. 9.0万元 负责人 完成

3. 白花前胡对急性脑外伤时神经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卫生部立项. 0.5

万元. 1996.10-1998.12. 负责人.

4. 低温保存时人肝细胞钙通道特性及其阻断剂保护作用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39400138 1995.1~1997.12 7.0万元 主要参加者(第二名) 完成

5. 急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对水和钠离子转运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39870338 ,10万元 1998.1-2002.12. 第2名.

6. 前列腺素E1舒张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机制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619370.

2.0 万元. 1998.1-1999.12. 第2名.

7.遗传性癫痫基因变异与海马钠通道功能异常关系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30270535, 19.0万元 2003.1~2005.12. 第二名

8.脑缺血半暗带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特性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研究(2002

年校重点课题) 编号:202012011, 4.0万元 2002.9~2005.8 负责人

詹丽芬教授: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额资助项目“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 负责人; 2. 卫生部留学基金“腹腔急性炎症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负责人;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负责人; 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OK432对5-FU药代动力学影响”,负责人。

综上所述,按照普通高校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要求,我们药理学学科认为符合达标条件,特此申报。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并为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和水平而继续前进!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