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感觉统合的概论
1
在长期从事儿保健和儿童心理工作中,触到不少家长和孩子,反映上课注意力不中,坐不住、经常提笔忘字、写作业拖拖拉拉、阅读时喘磕巴巴、漏行行、粗心大意、旁部首颠倒,如:24-42、h-d、有的孩子语文好数学不好、有的孩子计算题不错,文字题很差,有的孩子明明是在认真听讲,课后却一点也记不住,经常被老师认为是不带耳朵的孩于,还有的孩子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总之表现在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请家教、吃小灶、个别辅导等等,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孩子到底怎么啦?我们说是感觉統合能力失调造成的学习能力发展不足
生空
第一节感觉统合理论起源
是她最早提出的感觉统合
感觉統合Sensory Ingetration Jean Ayres最提出的
她认为只有经过感觉统合,大脑才能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神经系统的不同方才能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感觉统合通常是孩子在期成长相应的环境和字得到育和进
是一些孩子感觉统合没有效的得到发震和法:
各能发展我光上显题存在
家提太
3
距离感案:视,听重、重
【内部感】:楼机体内部的如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
前庭,木体
运动堂,平衡,内脏感觉等
2)感觉的作用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认识外界物体,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
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实现自我调节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感觉的生理构成基础(神经传导)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大脑皮质功能区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从感觉到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整合的结果。
3、感觉统合——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形成有效率的组合
【神经系统传导模式】
感受器(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各感觉中枢(信息整合)—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器官)信息传导离不开感觉和运动
大脑是如何进行感觉统合的
感觉输入(视觉、听觉、本体觉/前庭觉、触觉)—感觉统合(组织、统合、注意、记忆、认知)——动作输出(运动、书写、阅读)—回(视觉、听觉、本体觉、前庭觉、触觉
5、感觉统台的两个互动过程
5
【视觉的发育】
1、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既有了视觉反映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2,34周的早产儿的视觉功能接近新生儿:
3新生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视觉功能,但只能看清15~20cm内的事物。
4、1个月后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
5、3个月能注视4-7米的物体,3-4个月时已能分辨颜色、形状:头眼协调较好:6、6个月可以注视飞行物等。
7、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
8、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
【视觉的主要功能】
视觉(vision)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美国Dr. Peter发现视觉皮层一层内突触数目从出生时每个神经细胞约2500个至6个月后增加到18000个(7.2倍),2岁达到最高平均浓度,每个神经细胞有15000个突触。保持此水平直到10~11岁,以后逐渐减少
1、视觉分辨
2、视觉注意(视觉广度-视觉跟踪)
3、视觉记忆
4、视-动统合
二、听觉:主要是耳朵。刺激信息—声波经传入神经到大脑听觉部位。
Es
一
空
【听觉的发育】
1、实验证明:5~6个月的胎儿即开始建立听觉系统,7个月的胎儿听觉功能发育的就很好了
7
1、重力、平衡与空间
2信息选择
3、人格、情绪、安全感注意力、人际关系
四、触觉:主要是皮肤及粘膜
触觉是人类最大的感觉器官,因此,大脑中枢神经感应触觉的部分最多最复杂【触觉发育】
触觉是婴儿出生时最发达的能力之一
1、胚胎3周:开始对触觉刺激有反应
2、胎儿12周:全身都能对触摸进行反应
3、胎几7个月:真正体会到触觉经验。
4、新生儿即有高度敏感的触觉
新生的温度觉很敏感,但痛觉较迟钝
5、婴儿触觉的发育表现为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
【触觉的主要功能】
触觉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
触觉是婴儿出生时最发达的能力之一。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辨识能力、而且对身的灵活度及情绪的好坏有重要意义。因此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足会影响大脑对外的认知和应变,导致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
1、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如:冷温、痛痒,基本形态感觉:触压觉状、形状、深部感觉
2、情绪、性格、安全感、注意力,社会交往。
五、本体感:本体感觉在英文称为 Bodymap身体地图.在大脑中的自己身体的地图以不用看,大脑可以随时掌握身体的任何部位。在医学上称为深感觉,是一种高度复杂变应能力,人的生活工作和运动都离不开它。
9
从简单的吃饭脱衣服、写字、骑车到高难度的体操体能动作都需要本体感的功能。
本体感不成熟的儿童常常表现为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缺乏自信、挫折很多、拖拉磨
蹭、
丢三落四,没有创造力等等。
(1)运动、节奏
(2)协调与控制
③)语言
第二节感觉统合与其他能力关系
、感觉统合与学习能力关系
学习能力:知识的获得和运用的能力称为学习能力它分为:学业性学习能力和发展性学习能力
(1)学业性学习能力是指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的能力,是后天获得的,基础是发展性学习能力
(2)发展性学习能力:是内在的,不须特别学校的学习或传授的,自然产生的.基础是感觉统合能力
二、感觉统合系统与五大智能的关系
五大智能
感觉统合系统
(1)认知
→视觉、前庭觉
(2)语言
听觉、本体觉
(3)精细动作
视觉、前庭觉、本体觉
(4)大运动
本体觉、前庭觉
(5)社会交往与情感
触觉、前庭觉
第三节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初级感觉统合—高级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依年龄以自然的次序发展。7岁之前是“感觉一动作”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在此阶段中与正常的感觉统合发展次序偏离他已后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有麻
11
第二章感觉统合失调第一节感觉统合失调原因影响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原因
1、内因:
分娩方式—剖宫产、胎位不正、早产
2、外因:
(1)活动空间小爬行不足,人工喂养
(2)独生子女缺乏模仿、沟通
(3)传统教育溺爱或束缚,保护过度限制活动
(4)玩具现代化:游戏机、电视机;学步车;过早认知学习(5)家长洁癖使孩子与水、泥、砂接触少
(6)等待中的成长,延误矫正时间
二、感觉统合失调情况调查
1、北京市某区幼儿园中、大班儿童
、
“感觉统合失调情况”调查
13
该儿童处理信息能力弱,耗氧量多,其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映力较慢力较,出现我们见到的重度感统合失调的种种表现,
上1女孩,9岁,学习障碍,极度情化,有自杀倾向
15
心大意、丢三落四、偏科、自信心不足、不会与人交往、很聪明就是学习不好等,
3、青年期变化明显: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但走上社会却无法适应,很多方面发挥不出来,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出现困难,甚至终生受限、埋没于社会。
因此,对于正处在学龄前期的孩子,家长、老师千万不要忽视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三、感觉统合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注意力不集中:听觉注意、前庭觉、触觉
2)粗心大意:视觉分辨、视觉注意
3)阅读困难:视觉注意、视觉分辨、前庭觉
4)语言问题:听觉分辨、听觉理解、本体觉
5)办事拖拉:视动统合、本体觉一肌力、平衡、节奏、控制
6)胆小自信不足:触觉、前庭觉、本体觉
7)写字难看、大小不均、不在格内、偏旁颠倒:视觉、前庭觉、本体觉
8)性格个性问题(固执、暴躁、钻牛角、自私、社交困难):触觉、前庭觉、本体觉9)行为问题(吃手、摸生殖器、好哭粘人、偏食、挑食、睡眠障碍):触觉、前庭觉、本体觉
10)数学问题:
文字题视觉注意、听觉理解
式子题——视觉注意、视觉分辨
竖式、进位一—视觉、前庭觉
第三节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
1、观察:
*对感觉刺激的反应。
*日常生活学习能力。
*运动、行为状态
2、检查:
神经肌肉反射。
*标准化的评定量表
17
第四节
感觉统合失调预防及方法
1、除立足现有条件尽量为儿童拓展运动空间。
2、放手让孩子作自己的事
3、在儿童感觉统合的发展时期进行一个系统的、专业化的预防性干预训练活动0—2岁婴幼儿可进行感觉统合律动训练;
3-5岁儿童进行感觉统合游戏、预防感觉统合失调,促进智力发育:
4、幼儿园应有感觉统合训练课。
第四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介绍
第一节各年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1、感统律动——亲子操(出生一2岁)
2、感觉统合常规训练(2岁—)
19
穿衣服最好:时刻注意观察宝宝变化
二、反托抱
适宜月龄:1~3个月
训练方法:宝宝成俯卧状,妈妈站在宝宝脚侧,双手抓住宝宝的肘部向后拉,并托住宝宝的胸腹部慢慢托起,使宝宝成背弓状。
训练要求:每天10次,每次30秒。
注意事项:离床近点,注意安全;月龄小的可以仰抱成后曲状,时间短一点,次数多一点
2
三、中托抱
适宜月龄:1~3个月
训练方法:宝宝躺在床上,抓右手腕上提,妈妈的左手托住宝宝的腰背部,慢慢托起,使宝宝成桥型,身体充分展开
训练要求:每天2~3次,每次累计5~6分钟。
注意事项:哺乳前、洗澡后做,动作要慢而稳
21
六、竖托摆转
适宜月龄:2~5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站在床前,左手拖住头,并使宝宝身体支撑于妈妈上右手托住宝宝的腰,让宝宝身体成30度,妈妈重心左右移动双臂随之摆动,温和且节奏性摆动,安宝宝适应后,利用惯性使宝宝以身体以纵向为轴再做90转动。
练习要求:可作3~4次,每次10个摆动,与竖托摆交替做。
注意事项:1、妈妈双臂作婴儿身体支撑,注意安全。2、配合音乐或唱儿歌,母子情感交流
七、扭转运动
适宜月龄:1~4个月
训练方法: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的双手抓住宝宝双踝,以左右手扭转婴儿身体成9度,反复进行。
练习要求:每天做三遍,每遍5~10次。
注意事项:床面要软一些,转动要慢,扭转时注意90度,不作全翻转。
23
,坐抱
适宜月龄:1~6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站或坐,托抱婴儿,使其自行支撑身体数秒,托抱与松托之间,训练婴儿全身伸张力量
练习要求:每日做3~4遍,每遍做3次。
注意事项:1、在宝宝颈部不稳时,可缩短坐姿时间2、每次练习时间要短,次数可以多一些
10
一、跪抱(爬前准备)
适宜月龄:4~7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坐在床上,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拉伸重复动作。
练习要求:每天2次,每次5分钟。
注意事项:1、对于没有坐稳的宝宝不要时间太长以防背部弯曲2、以游戏方式进行趣味及顺应性反应。
25
定,保持语言交流:最好爸爸妈妈两人一起做,保证滚动时的安全,
13
十四、浴巾操
适宜月龄:3~12个月
训练方法:让宝宝躺在浴巾中间,爸爸和妈妈抓住浴巾的四个角,晃动,当宝宝高兴以后,逐渐增加摆动速度和摆动方向。
训练要求:每日两次,每次5~10分钟。
注意事项:以游戏方式进行,促进亲子交流;注意晃动速度,不要勉强
14
十五、倒抱
适宜月龄:2~12个月
训练方法:宝宝成俯卧状,抓住宝宝的双踝,慢慢的拉提起至胸前。妈妈身体后仰,腾出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胸部放到床上。
训练要求:每日一遍,3~6次,根据宝宝的情绪状况增减训练次数。
注意事项:这是个较高难度的动作,可由爸爸来做,不可勉强。
27
十八、站抱
适宜月龄:2~10个月
训练方法:左手抱住宝宝的腰腹部,右手托住宝宝的双脚,小孩子会往下蹬,当宝宝蹬时妈妈的左手稍微松一下,让宝宝感受一下支撑。
调练要求:每日2~3遍,每遍4~6次,月龄小的一次几秒钟,大的每次几十秒钟注意事项:最好爸爸妈妈一起做,亲子情感交流。
18
十九、小摆钟
适宜月龄:4~12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站立,双手合抱宝宝腋下,先做小幅度摆动,宝宝适应后逐渐加大摆动的帽度
训练要求:每日做3~4次。
注意事项:以游戏方式进行,配合音乐产生节奏感:每次时间不可过长,依婴儿情绪情况
29
二十二、纵托转抱
适宜月龄:6~12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的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做左右转动和上下抛接,当宝宝高兴放松的时候,妈妈的左右手向相反的方向托转,下接的时候要有缓冲的动作
注意事项:加强语言沟通,上托离手后要全神关注孩子下接孩子时要有一个缓冲的动作,22
二十三、回环抱转
适宜月龄:8~12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双手握住宝宝上臂,前后摆动并超过水平线,空中转动180度,宝宝的双腿落在妈妈的后背上。
训练要求:每天1~2次。
注意事项:必须在摆动中孩子放松、面带笑容,妈妈在孩子的双腿落下进向下蹲姿,缓冲下降的速度
31
二十六,升降机
适宜月龄:6~12个月
训练要求:妈妈双脚并立,俯身抓住宝宝的双脚,将宝宝的臀部放在自己的脚面上,然看伸腰展胸曲臂,使宝宝沿着妈妈身体向上滑,妈妈要尽量展胸控制两人的平衡,回到原位训练要求:每日做5~7次
注意事项:妈妈向上提的速度要快,到腹部后停止,下滑动作要慢一些,边做边和宝宝沟通
26
二十七、宝宝跳转
适宜月龄:5~12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坐在椅子上,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在妈妈的腿上跳,或妈妈站在床边,抓住宝宝的手或手腕,让宝宝在床上跳,起跳时,妈妈用力要和宝宝的跳跃一致,可以过渡到宝宝自己抓住妈妈的手跳。宝宝每跳一次横向转动一下(也可前后跳)宝宝每跳一次妈妈带动宝宝转一圈,然后把他放在床上,力量强的宝宝可以逐渐自己抓住妈妈的手跳训练要求:每天起床后或两顿饭之间为宜,每日3~4次
33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宝宝的表情,如果宝宝很兴奋,可以反复多次
29
三十空中飞
适宜月龄:6~12个月
训练方法;妈妈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前后摆动,当宝宝适应以后,可与爸爸两人空中题接
训练要求:每天起床后或两顿饭之间为宜,每天3~4次。
注意事项:妈妈爸爸抛接的距离慢慢地由小渐大抛接前摆动宝宝次数要多一些,在抛接过程中要全神贯注,接宝宝时必须做好缓冲动作。
30
第三节感觉统合常规训练(2岁——)
、计划制定
1、感觉统合计划的制定应该按系统分类去做:
觉训练
觉训练
觉训练
37
【视觉注意、分辨训练】
小学三年级——初中
1找字母
训练方法:把字母行中的“j”找出来,并在字母下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