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的逻辑 假如有一个人约你吃饭,你实在没有多大兴趣,但又不 好意思不去,结果虽百般无奈也只好赴会,那么你要如何避 免还有下次的机会?你该怎么做才能不用在短期内再见到他 而又不失礼数呢?其中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出钱埋单,把 这顿他主动邀约的饭聚变成你的慷慨请客。如此一来就是他 欠你一餐饭了,日后就算他再约你,你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借 辞推托,反正现下欠债的不是你。
如果你不怕心里不舒服,也不管这人以后会不会小看你, 总之见他一次就算,绝对不要再有下回,那么你也大可反其 道而行,愉快地让他去掏腰包。因为自此之后是你欠了他的 一餐,依据常理,他断不会不要脸地三番五次来电催促:“喂, 你还欠我一餐饭。”(要是说得出这样的话,那一定是个不用 闪躲的熟人。)于是你就能够厚着脸皮铁了心,让他痴痴地看 着手机心想“他怎么还不约我”,直到世界末日。
当然,上述情况已经简化,我还没把双方的性别差异、 年龄长幼以及地位的高下一一计算进去;假如顾及这些条件 的变化,情形又会复杂许多。然而这么复杂的道理,我们大 部分人却用不着人教,也用不着看书上课,就自自然然地在 社会生活里学懂了。因为请客与被请的逻辑就是整个社会关 系逻辑的一个切片,看一个人会不会“做”,只要看他懂不 懂请客就行了。
在同一个社会里打滚,我们会预期其他人也懂得这堆复 杂的原理。比如说李嘉诚叫你出来吃饭,你觉得他会在饭后 和大家说“不如这餐AA制”吗?当然不,因为大家都知道 地位越高身家越厚的人就越该请吃饭。法国社会学大师莫斯 (Marcel Mauss)在他上世纪20年代的经典名著《礼物》里 力证这套请客的原理不独中国专享,几乎全世界上所有文化 都有“人情”和“面子”一类的观念;几乎全世界有权又有 钱的人也都要负责埋单,而且心甘情愿,因为这么做才能彰 显他们的地位,这是人类社会的不明言规则。
在莫斯引用过的例子之中,最有名的当属北美印第安部 族的“夸富宴”(Potlatch)了。话说每年秋冬,各部落既然 无事可做,就聚在市镇里大摆筵席狂欢度日,有点像咱们过 年。不同家族的酋长会轮流做东请吃饭,饭局上山珍海味毕 呈自不待言,主人家还要送给客量的金银珠宝,奇贝皮 草。客人也不能空手赴宴,必须送上分量相当的礼物。为了 显示身份,主人会源源不绝地回礼;再夸张点的话,更要当 场销毁礼品与自己的财货,就像土豪用一沓百元美金点雪茄 一样,意思是“这点小钱老子不在乎”。吃了人家一顿,其他 家族当然也要回请,否则就会被人耻笑,而且最好是吃得更 大花得更多。为免辱没祖宗,回请时切记要吃得更豪华花得 更狠。一个冬季下来,这些部落竟能把全年辛苦积累的财 产耗尽一空,而最豪爽的那一家就全变成地区最威风的大 人物了。
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莫斯说得很 清楚,送礼请客一类的“酬报”心理无处不在,吃过人家的 饭收过人家的礼自然要如数奉还(如果不是加倍的话),这是 人际往来的义务、社会关系的基石。为什么办婚宴请喜酒通 常有钱赚呢?这是因为客人的“人情”加起来可能要比一顿喜 酒的开销大。再看近来年年创下天价新标准的酒店:团年饭”, 难道那不是一种现代中国版的“夸富宴”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