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教师论坛发言稿-计算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论坛发言稿-计算教学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小学数学教师论坛发言稿-计算教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学心得,我深感荣幸。其实和所有的老师一样,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小学数学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工具。计算正确率的提高,也是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的关键。一个优等生,往往在解决问题中算式列对了,而因为计算而失分。而对于后进生来说,计算也是相对来说得分比较容易的内容。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立足课堂,提高实效

1. 数学生活化,语言趣味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为了达到教学有效,我经常选用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情景作为教学素材,这样做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说话幽默风趣,有时称学生为“张老板”、“孟老师”等等,适当开一些小玩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时会说“这样做可以吗?我好像觉得不对呢!贝老师你来讲一下。”这时候,学生一定会帮着说,这样你一言,她一语,就把算理也搞懂了。让数学课堂时时响起笑声,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课。

2. 动手操作实践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很多数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动动手,通过操作,真正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像商不变的性质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一组题组,让学生算一算,观察观察,猜想一下,验证得出结论。

我还很喜欢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每次学习新课后,我都会请学生进行板演,在新知识讲解完以后,我会在黑板上出四五道题目让学生选做一两道题目。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我去巡视,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是一些好的解题方法时,我会请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评一评,从而更好的明白算法。学生们也很喜欢被老师请到。

3. 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这类训练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开拓思维的灵活性。我经常给学生举这样的例子,就像三墩去杭州一样,你可以选择步行、自行车、汽车等等。平日里可以选用各种方法,到时你就可以有自己选择的余地了。

简便计算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把学生的方法一一晒出,再进行对比,找一找哪些方法可以更利于计算,也就是说所选的方法要保质保量。

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圈关键词,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圈出如“从大到小”“是谁的几倍”“除”“比……多”等容易混淆的词语。

(2)认真书写,扮靓第二张脸。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的书写也会潦草,这时候更要严格要求。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准备鼓励一部分做题正确率高的,书写认真的同学用水笔做题。

(3)订正错题,查找原因。订正后,让学生找找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不懂,粗心,没看清题目,想当然……再想一想如何改正。

(4)挑战从身边开始。在班级里找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和他展开竞赛,激发学生固有的好胜心。每次测试时将自己要挑战的同学当众报出来,测试完毕后看谁挑战成功,可以获得挑战奖。

5. 做个较真的老师

(1)及时地批改,一个也不能少 。

不管什么作业,我都要求学生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对于口算,考虑到中高年级的学生计算的快慢差异,我让学生回家做口算,或者是让做得快的同学在课堂完成。随着作业量的加大,批改每个同学的口算也不现实。我就要求学生铃声一响就打开口算,请一位同学报答案,同桌互相批改。全对的打上五角星,有错的写上减几。让学生课后去订正。为了避免一些同学不订正,还要隔三差五地去翻翻。

一个班里的学生做题总有快有慢,为了避免一些调皮的学生不交作业或忘记订正,我会在每次批完作业后,将未交作业或需订正的学生名单记下来,学生改好作业,我就随手勾掉这个同学的名字,这样就避免漏网之鱼。我也告诉学生,我会像愚公一样,今天没清

完作业的同学,明天我还会上门找你的。所以,班里熟悉我脾气的学生已渐渐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和有错及时订正的习惯。

(2)错误收集

平时,我会把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做上记号进行重点讲解。到了复习的时候,再把这些题目整理出来。我想学生会做的题目,没时间也没必要再做,唯有这些易错题才能检测学生是否真的会了。当然,在一些复习阶段时,我会请孩子们全班讨论,说一说有哪些易错题,“陷阱”题,在一一列举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怎样避免错误;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金点子。因为这是孩子的亲身体验,这样的金玉良言,学生也自然而然比较容易听进去。

(3)怎样安排回家作业顺序?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先做自己不太喜欢的功课,最喜欢的功课放在最后做。这样的话,他就不会找什么借口不做作业了。

(4)多多鼓励。学生只要是书写工整,题目全正确,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优☆。其实别看他们个头长得高,看到成绩登记本上的那一排☆,一个个都会喜笑颜开。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要求他通过解题的多元化来寻求解决最优化,而对于后进生来说,只要学会一种方法保底就行。这样也就比较好地协调一个班里作业快慢的差异性。对后进生进行额外的照顾,课堂内多请他们板演,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于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提前批,以便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订正。我还鼓励优秀的学生做他们的小老师,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感受与做法,说的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