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一堂好课的标准大讨论

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一堂好课的标准大讨论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实践与探索l营-理 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堂好课的标准大讨论 一李洪军 最近,我校组织了一次新课程研讨课活动,每个学科 推出一节课,目的是通过这一活动总结出新课程环境下一 力,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有效。 3.教学方式。课标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的重要方式,教改的侧重点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 堂好课的标准。在评课时引起了教师们的争议。有的教师 说,一节好课主要看三条:教的有效,学得愉快,考的满意。 也有的说,一节成功的课主要看两条:一是看学生是否乐 意上这节课,是否愿意参与探索、交流等;二是看学生得到 程,依照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最佳的教学 策略,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 我们要求教学方式要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学流程注 重教学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巧妙,形式 了什么,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还有的人认为, 一节好课应有五条标准:一看教学目标,即师生都有目标 多样灵活,有情趣,学生乐学,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 和效率意识;二看内容,即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谐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引导者、组 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方 法多样化。 三看程序与策略,即每节课的顺序结构及教学实效等;四 看教师素养,即专业品质的高低;五看学习状态与结果,即 学生的兴趣、气氛、参与、目标达成等等。 通过大家的充分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认为评价 一4.学习方式。一堂好课一定要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 生积极参与、经历和体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扎实 节课,因年级、学科、课型以及评价者的不同,评价的标 有效,方为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确定, 准也应有所差别。但为了平时教学中能有所遵循,我们提 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为保证的,学生没参与或参与不够, 就谈不上“主体”。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 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 堂教学的活动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就深度而言,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否潜心钻研。所 出了以下评价一堂好课的六条标准。 1.三维目标的达成。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针对传统教 学目标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 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而提出的。三 维目标既然是课程目标,就不必苛求三个维度在一堂课上 教师了解和认同三维目标,树立整体把握三维目标的思 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落实三维目标。因为它关注了 以,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课不是好课;只有少数优秀 面热热闹闹,但没有引起认知冲突的课也不是好课。 都要实现同样的达成度,而要结合教学实际,关键是要让 学生展示才华,大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的课不是好课;表 5.教师素养。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有艺术性;教态 亲切端庄,有感染力;课堂组织能力强,有应变能办;知识 面广,教育观念新;教学组织有艺术性和个性化。 6.教学效果。一堂好课要看学生学到多少东西,看其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充分体 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的提出,从某种意 义上说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无疑会产生深远 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学目 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价值观的形 式;看课堂学习是否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如何;看课堂效率 怎样等等,这些都能体现出教学的效果。一堂好课必须有 丰富的知识含量,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都必须守住的 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及学生的实际;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开发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 能力。 2.创造性地开发新课程资源。就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底线。过去评价课堂知识含量,主要看教师课堂传授的知 识点是否够多,至于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另当别论。如今 评价课堂的知识含量,要看这些新知识是否纳入到自己原 内容而言,都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 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特点。 新教材成了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 有的知识体系中来去自由,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要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 上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总之,课堂评价的视点从主要看教师转向主要看学 生,这不仅是视角的转移,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根本 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 生并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 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 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材 的使用者,都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功夫,才可 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我”服务,为“育人”服务。因 此,我们提出课堂评价标准之二就是:正确理解新教材,抓 住新教材的特点,思路清晰,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 转变。只要观念转变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牢固了,一堂课的 优劣是不难定性的。(作者系镇赉县第三中学副校长,中学 高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科研型名教师、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刘云程】 吉椿敏亳・鲧台10/2009 37|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