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拿什么让孩子喜欢

我拿什么让孩子喜欢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我拿什么让孩子喜欢

——读《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 王小琴

一直以来,我孜孜以求的就是做一个和学生没有代沟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路的实践,一路的酸甜苦辣,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难!究竟该拿什么让孩子们喜欢我?这一思索一直让我感到彷徨、迷惘。直到看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后,才茅塞顿开。

在书中,于老师开篇就强调: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那就要做像“甘草”一样的人。他把学生喜欢自己的原因和甘草做了比较:甘草是一味中药,它的第一大特性是性温、味甘。哪个孩子不喜欢面带笑容、性格温和的老师呢?甘草的第二大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学生天性活泼,犯错误是难免的,这就需要老师有一颗包容之心。甘草的第三大特性是调和。甘草不仅有药用价值,还能调和百药,解百药毒。作为老师要做到宽严有度,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

聆听着于老师的教诲,我深深地知道,我应该拿什么让孩子们喜欢。 拿“玩”让孩子喜欢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天性就有“玩”这一项。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成为大孩子,和他们一起创造玩的时间。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经和学生打成一片,一起野炊,一起游戏,一起写生„„那时候,教学于我而言充满了激情;学习对孩子们而言充满了快乐。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对我“恭敬”了,却少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喜欢。读着于老师的《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细细想来,才知道自己不知何时忘记了孩提时的自己,忘记了孩子的天性,忘记了孩子的生活方式,却一味地要求他们按照我的意愿前行:“把课文多背几遍,不许出错!”“放学后少看电视,多看与学习有关的书。”就这样,教学成绩貌似提高了,但是孩子们真的开心吗?一个个“多”字从我的嘴中就这样轻松地说出来,就这样剥夺了他们“玩”的机会。

在这方面,于永正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他自己非常喜欢玩,所以带着孩子玩,而且能玩出新意,让孩子们获益匪浅。于老师的课堂不是传统

的严肃,而是妙趣横生。一次次惟妙惟肖的表演,一个个幽默风趣的故事,一回回包容性十足的交流„„课外活动就更妙了。于老师带领孩子们去野炊,和他们一起去参观苹果园、考察皇藏峪,到农民家中做客„„孩子们在精心设计的“玩”中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成长。

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的背后,难道不发人深思吗?我想,教学中只要把“玩”的文章做足了,何愁孩子们不喜欢呢?

拿“喜欢”让孩子喜欢

美国拖德·威特克尔说:“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喜欢自己,都渴望自己得到肯定,这符合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作为老师,其实表现喜欢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课堂上,于老师总是这样宽容地夸学生:“你的作文,语言通顺多了,这与你重视朗读有很大关系。”“你有很大的潜力。照这样下去,一年之后,你的作文会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你好好练,准能超过他!”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特别注意他、喜欢他。于老师的班里有各种各样的“大王”—— 读书大王、跳高大王、热心大王、动脑筋大王等等。但凡评上的,都有奖状和奖品,奖品是于先生买的书。为了表示郑重,每本书都有老师的题词和签名,并盖有老师的印章。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次表扬,一句话,一个奖品„„这在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随处可见。

眼睛里有孩子,行为上为孩子,就是这么一堆近乎琐碎的、简单的“喜欢学生的行为”,让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与喜爱。这样的老师,有谁不喜欢呢?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对于这些孩子就吝于表示呢?我想,教育是没有纯方法、纯技巧的东西,只要有 “情”字做支撑,即便是面对不喜欢的孩子,也会做出喜欢的样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像于老师一样“喜欢” 学生,从而让他们喜欢我。

拿“自我”让孩子喜欢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汉代的班固也曾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这些古代有识之士无不强调了教师的“自我”示范作用。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张扬到极致。无论何时何地,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他在穿戴上总是将自己装扮得整整齐齐;但凡下笔写字,字迹都工整认真,不敢有丝毫的潦草;只要犯了错误,他一定会当着孩子们的面承认,不掩饰不支吾;他备课认真仔细,一个字的书写,一段话的朗读,都反复推敲;他每天认真阅读报刊杂志,以便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互动和交流„„一堆堆的细节,让于老师的课堂变成榜样展示自我的场所,变成教学魅力辐射的“幸福区”。普通老师的课堂总是受到学科知识的限制,而于老师的课堂则是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各方面的知识都广泛涉猎。课堂上,他的书法、朗读等是孩子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他的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京剧,让孩子们大饱耳福,对他充满了崇拜感。。

于老师的 “自我”魅力让我明白:学生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老师的爱好越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也就越多。

我愿做 “甘草”一样的人,只为成为一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当然我也知道,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当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时,有了“喜欢”的教育一定会演绎“喜欢”的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