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凤仪航电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的升级改造

凤仪航电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的升级改造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32 ・ 四川水利 2O11.NO.1 凤仪航电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的升级改造 刘 丹,付 茵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工程公司,成都,610041) 【摘 要】为提高2一HZ75—2F1500搅拌站生产能力,满足风仪项目一枯混凝土生产高强度的需求,对该搅拌站控 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通过提高皮带机带速,使之与升级后的控制系统相匹配,同时调试控制程序的相关参数,使下 料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大缩短上料和进料的时间,提高了原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能力。 【关键词】拌合楼技术改造控制系统 凤仪航电工程 1 概述 2一H:Z75—2F1500搅拌站自2006年于四川 夹江千佛岩工程开始投入生产,于2008年12月 出控制程序合适的参数。一方面提高骨料在皮带 机上的运输速度,一方面改进下料的方式,几种骨 料可以利用皮带间隙同时由料斗下到皮带上,极 大地缩短每拌混凝土的生产时间,从而大大提高 搅拌站的生产能力。 搬迁至凤仪航电工程项目部使用。由于凤仪项目 工程混凝土总方量为43.3万m。,一枯需完成 25.4万m。,高峰期月生产强度要达到7万m , 所以施工设计配备了1座2一HZ75—2F1500搅 拌站和1座HL115—3F1500搅拌楼。两座拌合 楼与砂石筛分系统共用1个成品料仓,砂石生产 2改造实施及效果 2.1 改造原搅拌站微机控制系统 原来控制系统采用WIN98控制界面,两台 计算机组成上下位机一同控制,操作维护较为复 杂,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本次拌合站 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改造,将原WIN98控制界面 更改为拌合楼普遍采用的JH—MCS 1I控制系 统。新控制系统基于WIN NT控制界面,主要有 如下新特点: 系统生产的骨料送到料仓后,由皮带机直接送至 两座拌合楼进行混凝土拌合生产。本工程设计使 用的料仓容积达到10800m。,对于2一HZ75— 2F1500搅拌站,皮带机的运距较一般工地长(平 段长100m,斜坡段长65m),如果采用常规的皮 带机带速2m/s~2.5m/s,采用搅拌站原来的下 料方式(即一种骨料从料斗下到皮带机的过程结 束后才能开始另一种骨料的下料),那么骨料从下 (1)配料精度高。采用16位A/D数据采集 卡,代替原来的12位A/D数据采集卡,称量的数 据采集精度提高了8倍,从根本上提高了系统的 控制精度,符合GB/T10171—2005、SL/T242— 料到进到搅拌机的时间约需3.5min ̄4min,骨料 在搅拌机里拌合的时间为1.5min~2min。为提 高2一HZ75—2F1500搅拌站生产能力,满足凤 仪项目一枯混凝土生产高强度的需求,凤仪项目 部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组织专业 技术力量对该搅拌站进行了技术改造研究。 经研究确定改造方案为:改进搅拌站的控制 系统,将皮带机的带速提高到一定程度,与升级后 的搅拌站控制系统相匹配,同时通过反复调试找 1999的要求,适合水工混凝土精度高、大批量、高 强度的控制要求; (2)基于中文Windows多任务网络操作平台 的微机控制系统,界面友好,所有参数均使用对话 框方式,操作简单方便; (3)可靠性高。采用双机备用术,微机控制系 统由两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两台计算机互为 备用; 2O11.NO.1 四川水利 ・ 33 ・ (4)快速系统调零,系统校秤。在提高了控制 精度的基础上,在校秤时无需调节外部的硬件隔 离放大模块,如调整放大器等,所有工作都由软件 实现,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 方面的风险,这是本次拌合楼改造成功与否的关 键。为了找出这个关键的数据,凤仪项目部成立 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从2008年12月25日2 一HZ75—2F1500搅拌站安装完成以后,到2009 (5)用户可根据混凝土生产工艺要求,在显示 窗口自行设定分批卸料顺序,并可随机调整; (6)为控制称量和卸料误差,提高称量精度, 年3月搅拌站改造成功,中间经过了3个多月的 时间,多次的反复调试,最后得到满意的结果,将 皮带机的带速由通常的2m/s~2.5m/s提高为 系统具有称量提前量动态自动修正和欠秤自动补 秤、超秤自动扣秤功能,实现落差的智能跟踪及修 正。 2.2提高皮带机带速 提高皮带机带速,缩短每拌骨料的运输时间, 同时寻找合适的参数与之相匹配,与升级后采用 的JH—MCSⅡ控制系统相适应,使上料方式发 生根本性的转变,以拌合站的形式实现拌合楼的 功能。 在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皮带机 的输送能力不够。在此次改造中,充分利用地形 并合理布置皮带,同时提高皮带机的带速(由原来 的2m/s提高为3.15m/s)以缩短骨料的输送时 间,从而更为有效地与控制系统及软件相结合,提 高混凝土产量。 本工程2一HZ75—2F1500搅拌站皮带机的 运距为165m,较一般工地为长。通常情况下,搅 拌站皮带机选用的带速为2m/s~2.5m/s,骨料 从料仓下到皮带机的方式为一种骨料从料斗下到 皮带机的过程结束后才能开始另一种骨料的下 料,骨料从下料到进到搅拌机的时间约需3.5min  ̄4min,再加上骨料在搅拌机里拌合的时间为 1.5min ̄2min,那么每拌料从下料到搅拌完成需 要5min ̄6min。这里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我们 可以通过提高皮带机的带速来实现①缩短每拌料 在皮带机上的运输时间;②与升级后采用的JH— MCSⅡ控制系统相适应。通过寻找合适的参数, 实现上料方式根本性的改变,可以利用皮带机的 空隙实现几种骨料同时从料斗下到皮带输送机 上,大大缩短上料和进料的时间,从而最终完成以 搅拌站的形式实现搅拌楼功能的过程,大大提高 原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能力。 找出合适的皮带机带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拌合站生产能力,又能保证拌合楼的运行无安全 3.15m/s。同时对升级后控制程序中有关皮带机 上料、下料有关参数的设置进行反复研究,得出与 现有实际相吻合的最佳结果。 2.3 改进原搅拌站砂仓和砂秤斗 在原使用过程中,发现砂仓和砂秤斗经常出 现起拱下不来料的情况。在本次改造中,考虑到 人工砂更有可能出现起拱的现象,加大了砂仓出 料口和秤斗门的斜度,同时增加了振动装置。在 振动装置的选用上,如果采用振动电机的话,如果 功率选择不合适,或者维护不到位,容易出现出料 门钢板振裂的情况,同时如果振动太大,会影响称 量精度,所以最终选用WAM球型气动振动器。 它的主要优点是:新型落料装置,无需电源;磁力 冲击力,落料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工 作稳定、故障率低。 由于采取了以上的方法,该搅拌站完全能满 足目前的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强度要求,使生产 率由80m。/h~100m。/h提高到140m。/h~ 160m。/h,所生产的混凝土各项质量指标经试验 室检测均满足要求。 3 结语 凤仪2一HZ75—2F1500搅拌站的改造升 级,是在原搅拌站的形式不变的情况下,仅通过对 搅拌站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将原搅拌站微机控制 系统更改为搅拌楼的JH—MCSⅡ控制系统,提 高皮带机带速与之相匹配,从而实现搅拌楼的功 能。一方面提高了骨料在皮带机上的运输速度, 一方面改进了下料的方式,几种骨料可以利用皮 带间隙同时由料斗下到皮带上,极大地缩短每拌 混凝土的生产时间,满足了高强度混凝土生产的 需求。目前我局还没有尝试过此种技术,而皮带 机的带速由通常选用的2m/s~2.5m/s提高到 3.15m/s,在国内也不多见。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